【年选征文.散文】司萍||再见,2020
审核:肖龙 编辑:周琛琛 总第454期
再见,2020
文/司萍
每年进入冬季,总会莫名其妙地情绪开始低沉。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然没有印象了,“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最初并不以为意,随着年岁渐长,这种感觉依然挥之不去,我渐渐警醒了,年终岁尾可能更让人有一种时光的没落感吧。“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每一个年末总是对这一年的最好留恋,那种苍凉唯有随着阳历年的渐近,逐被迎接新年的喜悦而适时冲淡,心情也就随之日渐开朗起来。
能够无病呻吟证明还没有在麻木中冷却、在冷却中麻木吧?冬月的寒冷时时地侵袭着大脑,让我在颤抖中清醒。有病的在坚强地活着,无病的才呻吟了。寒风中,地上的枯叶在自由奔跑着,树干也顾不上思念它的兄弟们,独自在冷风中凝想,那种夏日虽阳光炎热但有友情相伴的日子总是令人难忘的。冬日的阳光格外温暖,让人沉醉,夏日骄阳的炽热与之不能相比的,什么东西一旦泛滥成灾了,也就没人稀罕了。天空因清冷而显得愈加高远,云彩也趁着阳光的呵护抓紧时间展现着自己的曼妙身姿。裹着厚厚棉服的稚儿歪歪斜斜地晃着幼小的身体在天真中跌跌撞撞,耄耋老人在暖阳下享受着晚年的闲暇。冬日的清冷令平时繁华的街道清静了许多,但依然挡不住街头奔忙的人儿,在或清醒或糊涂中东奔西走,赚取着晚年可以闲暇的资本。
2020,病毒、洪水、火灾……一一不邀自来,没有谁可以在灾害的肆虐下保持从容、在生命的易逝中无动于衷。被隔离的日子里,从担心、恐惧、焦虑、失望,到希望,到希望破灭,到再燃起希望,浮浮沉沉的过程让人对失去和得到有了重新的认识,人们从未如此害怕过,害怕失去我爱的人,害怕失去爱我的人……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疫情诞生了中国速度和中国温度,那种身为国人的自豪感是油然而生的,“躺着在家就能做贡献”的调侃说法,语言中虽然透露着无奈,可也有着某种幸福感不是?唯有懂得珍惜的人才知道什么是幸福了!
2020的冬天似乎格外寒冷,狂风暴雪在寒冷中更是找到了可以逞威的空间。想象着“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画面,该是多么惬意的一番场景。热情不减的女人们操持着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趁着年节将至的时候,大包小裹地往家里搬着人类社会所独有的负担,在收获的成果中体验着消费的快感,只是不同于往年的轻松,在购物的快意中带着些许忐忑。这种忐忑因着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而变得无足轻重。孩子们在渴望长大中增加了炫耀成长的阅历,所以总是乐此不疲。主宰世界的男人们呢?在拼搏中更加忙碌,抓住这样一个冬天的尾巴也是要绞尽脑汁的了,盘点库存及收益的过程是诘问自己的过程,来年的希望中有几分可以滋润?在寒冷中坚强胜似在坚强中寒冷的吧?那些打不垮自己的艰难与困苦,尽管有着伤疤,但始终会成为引以为傲的光荣,荣誉是短暂的,而希望是永恒的。能够相伴相生的不只是希望与失望,疫情之下,瞬间的得与失显得那么无足轻重,2020,唯有健康地活着,才是最大的获得了。
随着阳历新年的渐远,人们对阴历新年的到来愈发盼望,“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首《乡愁》总是让人心彻底柔软起来,在无边的黑夜里,正如静静的月光,不用一句言语,就已让人泪流满面。阴历年就像是中国人的根,“叶落归根”是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海外华人必备的情感吧?不当游子,怎知思乡情?此刻,唯有“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还有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虽然不是半个盛唐,却也泪满衣裳了。虽然极力告知自己不能“心如溪水般柔软”,但眼波里已然流转了若干思绪,在泪眼婆娑中唯有期待春暖花开了。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冬日中悄然开放的腊梅总是让人心生欢喜,鹅黄的颜色在冬日的一片肃杀中显得那么耀眼,总是令人怀疑是不是春天已经来临?悄悄含苞的玉兰枝条是光秃秃的,不仔细看难以发现与枝条近色的花苞,每次凝望着一个个花苞,我总不自觉感动,日子再苦再难,有希望就有未来啊!待到春日来临时,开满枝头的玉兰花总是那最令人艳羡的仙子了。喜欢结着红红小果的冬青树,在皖北大多植物凋败的冬天,叶子依然绿着,经过暖阳的折射,红绿相配显得格外惹人心喜,爱冬青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的花语意味美好,是天生具有慈悲心肠的了,在冬季食物稀少的时候,冬青的果实可以让鸟儿维持生命。正午的暖阳照着一切都显得格外温暖,地上几只鸟儿欢快地蹦着跳着,寻觅着吃食。仰起头,透过叶片间洒下的那一抹阳光更加炫目,被叶片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天空如此迷人,嗅着冬日里树木的淡淡味道,我想象着自己是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儿,在天与地之间盘桓,在“空”与“满”之间“心斋坐忘”。
再见,2020,接你回传说里去。
作者简介:司萍:笔名“司马佑生”,内蒙古人,现为安徽某高校教师,尊崇自然之道,随心,随喜,随缘,以读书为乐,以写作为伴,文章力求言之有物,载之有道,读之有畅,诵之有势。
▼热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