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刚下过小雪,今日又适逢大寒与腊八,真想在有暖气的房间里窝着吃碗腊八粥,才不要出门!
每当“数九”数到“三九四九”时,寒潮就会频繁降临。我们只好在出门之前把自己紧紧包裹在羽绒大衣里,来抵御刺骨寒风的侵袭。不过,问题出现了!
这幅图描绘的是乾隆皇帝在雪后郊外的狩猎场景。虽然一身皮草早已不是如今的冬装潮流,但要在酷寒天气里做一个真正的“抗冻勇士”,在穿搭上必须要牢记一条“九字口诀”,那就是——“内薄软、中保暖、外防风”!我们放大这幅画再仔细看看,穿戴了皮帽、皮袍、皮褂还盖上毛护膝的他气定神闲地表示——这条口诀,“亲测”有效!清代帝、后在不同场合换穿不同类型的服饰,以合乎礼仪与功用。乾隆皇帝在这个场景里所穿的正是专用于皇帝出巡、狩猎等外出骑行场合的服饰——行服。行服,一般由行冠、行袍、行褂、行裳、与行带五部分组成。天气转凉时,行服的内衬材质会改用更为保暖的棉与皮裘。为什么说行裳是下半身的保暖神器?这类服饰中间开裾,内侧缀有腰褴和可以系扣的带子,两侧钉缀缚腿带,穿在棉或皮制的行服袍之外。它很像我们如今常见的超长加厚的“风挡”护膝,与上身的行服褂一起结成靠谱的抗寒“搭档”,自上身到腰腹、大腿直至膝盖,将寒风严密地抵挡在体外。根据上文提及的“内薄软、中保暖、外防风”冬季出行穿衣指南,三层叠穿的方法确是防寒王道,但若想从容过冬还得靠衣料。清代宫廷制作冬衣的衣料除了比较常见的紧密的宁绸、华美的缎子、温暖的棉与各种拉风的皮毛,还有漳绒和高丽纳。漳绒是起绒类织物,是明清传统丝绸中重要的品种。漳绒、漳缎因其致密、起绒而具有很好的保暖性,广泛应用在冬季的袍服、铺垫上。高丽纳的制作工艺源于朝鲜半岛,曾作为贡品进入清代宫廷。那里的人民在制作冬日棉衣时会以细致的针脚纳出花纹、地纹的同时又将夹层中的棉花固定均匀,既美观又耐用。是不是与如今在羽绒服上划分出条条块块的线脚设计如出一辙?与我们现在所挑选的冬衣相似的是,清代帝后挑选冬衣时同样既要讲究美观时尚,也要考虑实用耐穿性。当然,宫廷服饰相比我们如今的普通着装,无疑更承担着“明礼仪”的政治功能。我国的古代服饰制度绵延相续,清代承袭前朝制度,同时又在形制与工艺、纹样与色彩等方面融入民族特色,形成新的时代服式体系与风尚。入冬以后,正是一年庆典、祭祀等重大活动最为集中的时期,皇帝在不同场合适时更换衣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冬装往往是一年中皇帝需用种类最繁多、高级的服饰。
清 紫光阁赐宴卷(局部)
除了前文已经详细介绍过的、适用于远行、狩猎场景的行服外,还有四种清代宫廷服饰类型——礼服、吉服、常服和便服。它们分别有怎样的特征和应用场景呢?清代皇帝的礼服由朝冠、朝服、端罩、衮服、朝珠、朝带等组成,是最高级别的服饰类型,在重大典礼及祭祀活动时穿用。吉服是节庆时穿戴的华美冠服。皇帝穿的吉服袍俗称“龙袍”,皇太子、皇子、亲王及亲王世子穿用的吉服袍称为“蟒袍”。吉服又称“彩服”、“花衣”,主要穿用于重大吉庆节日、筵宴以及祭祀主体活动前后的“序幕”与“尾声”阶段。春节家宴、宗亲宴时,皇帝、后妃也要穿吉服。眼下这“过了腊八就是年”,又到了大家为挑选一件称心如意“花衣服”而挑花眼的时候了。常服,区别于皇帝闲暇自处时穿用的便服,是皇帝日常穿用较多的“正装”。常服多以暗花绸缎制衣。在严肃而正式的场合,皇帝还在常服袍之外套穿常服褂。便服,相较于制度森严的礼服、吉服、常服和行服而言,是帝后们日常燕居经常穿用的休闲服装,包括坎肩、便袍、马褂、衬衣、氅衣、套裤等。便袍没有了马蹄袖等礼仪式部件,更舒适简洁,便于日常生活。坎肩又被称为背心、马甲或紧身,为清代便服的一种。穿着在便袍、衬衣之外时,能增加装饰效果,穿在袍服里面,亦可达到贴身保暖的功能。中国是古老的丝绸大国,也一向有“衣冠王国”之称。中国传统服饰自古以来形制和纹样的发展演变、面料和色彩的工艺、着装场合和等级的规定,都反应了当时所在那个年代的社会制度、经济生活、民俗风情,也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审美观念。
为了让更多观众能够近一步了解清代宫廷服饰的发展,感受清代服饰制度所折射出的社会面貌,欣赏中国传统织绣工艺的细腻精湛,故宫博物院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合作,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代昭度——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服饰”展,该展览已于2020年12月在澳门艺术博物馆正式开幕。
90秒了解此次服饰展详情
展览海报
难以走进展厅把这批精美文物一一欣赏?没关系,沉浸式全景展厅打破时空的阻隔,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