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唐诗解读——杜甫之《去矣行》
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即飞掣。
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
野人旷荡无靦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注:
去矣,即辞官。
鞲:架鹰人所戴的臂套,起保护手臂的作用。
一饱:一旦吃饱。
飞掣:飞去,飞走。
焉能:哪能。
堂上燕:厅堂中的燕子。燕,喻势利小人。
衔泥:指筑巢。
附炎热:趋炎附势。
野人:诗人自谓。
旷荡:胸怀洒脱而不受拘束。
腆颜:惭愧貌。
“岂可”句:怎可久在官场周旋于王侯权贵之间?
未试:没有尝试。
且:将。
蓝田山: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在今陕西蓝田县,其山产玉,亦名玉山。
餐玉法:道家吞食玉屑,以求长生不老之法。《魏书・李预传》:“(李预)居长安,每羡古人餐玉之法,乃采访蓝田,躬往攻掘,得若环璧杂器形者大小百余。……预乃椎七十枚为屑,日每天服食之。”这里以蓝田餐玉喻指辞官归隐。
解读: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得官之后作。时杜甫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最初他是初授河西尉,因不愿折腰拜迎官长,才任此差事,然而令他感到失望的是这一职位距离自己的理想实在太遥远,于是产生了弃官之念,因此作此诗来表白自己的心志,因此这首诗总的说来是诗人失意后的即兴发挥,抒发自己一腔的牢骚和怨愤。
杜甫在担任曹参军后,他本以为在“率府”可以一心一意工作,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事实完全和他所想大相径庭,这使他对人浮于事、论资排辈、看脸色行事的官场作风产生了新的认识,以至于他决定放弃这种职业。他在诗中,以被缚之鹰自喻,表达了他追求自由清风的强烈愿望。而“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则彰显出他坚守自己人格、不依附权贵的秉直气节。
“野人旷荡无靦颜,岂可久在王侯间?”杜甫看透了现实黑暗政治本来面目后,于是他不断提醒自己不要与之同流合污,更不能像那些官场中人去互相攀附豪取民财。他从官场走了出来,走进了人生更为艰难,但却更有意见的生活中去。
这是一篇骂世的诗,以鹰自喻,而把趋炎附势的小人看得一文不值。全诗五、六、七言杂用,上四句属“比”,下四句属“赋”,诗人以雄鹰喻己,自鸣不驯,而将趋炎附势之人比作堂中小燕,且诗人长期在权贵当中周旋,心中已经极端厌恶,本性对自由的乡野本色产生了向往之情,因此这首诗是不满现实的表现,诗中所提及餐玉、入山、归隐,只是想辞官司的托词,而绝非是真得逃避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