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 ▏历史、艺术与技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密码
2017年5月1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铁付德博士以“历史、艺术与技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密码”为题在中国钱币博物馆报告厅作学术讲座。讲座由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周卫荣先生主持,中国钱币博物馆部分职工、文博界、高校生及社会各界文物爱好者60余人聆听了讲座。
铁付德博士长期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先后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作为首席文物保护专家主持中日合作新疆丹丹乌力克佛寺壁画保护修复,主持多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及国家文物局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和国家标准编制,参与国家文物保护科技“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的编制。讲座中,铁付德博士首先强调,我们当今围绕文物进行综合研究,必须要将历史、艺术与技术合为一体。在开场中,他以大量的文物(包括司母戊大鼎、鹤莲方尊)、遗址(敦煌、尼雅)、文物保护方法(热释光、XRAY)、博物馆展厅(中国国家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图片做背景,让每个听众通过一幅幅图片感受到每件文物背后蕴藏的历史、艺术与技术三种元素和其他大量的信息。进而他指出,每件文物本身都折射出潜在和深层次两种信息,潜在的信息我们从表面就可以读出来,深层次的信息需要借助一定科技手段才可以读出来,文物就是把古代人类社会各种信息反馈给现在的人们来阅读、理解的。最近一二十年,我国文物考古、文物保护工作者,运用多种科技手段,考察、研究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青铜器、壁画等文物,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文物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为启迪后学,铁付德博士还系统评述了当今文物保护的经典文献及当代学者的研究著述,以及学习方法。最后,结合本专题的具体内容,他对有关治学方法的启示提出几点看法。首先是认知,结合自己沙漠探险考古经历,告诉我们要通过各种考古学手段去探索各类文化遗产;在认知的基础上,对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地保护,科学保护要借助一定手段,不能凭个人的感觉;在保护的基础上,要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传播,比如举办各类展览、出版书籍等。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铁付德博士始终保持着对学术研究饱满的激情,对具体问题层层展开,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剖析;在场听众深受感染。在讲座中,铁付德旁征博引、融贯中西,让听众耳目一新。在互动环节,铁付德博士还就现场观众提出的“青铜器锈色测试研究”“热释光分析法在陶瓷鉴定中的运用”等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因为讲座时间有限,有许多问题还未深入展开研讨,铁付德博士表示今后有机会与在座的同志们面谈与讨论。
讲座结束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专业领域的知识,掌握了文物学的前沿动态,也学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铁付德博士的讲座,进一步加深了广大文物爱好者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全貌的认识,对文物的科学价值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正如周卫荣馆长总结所言,铁付德博士讲座,从历史、艺术与技术等多个角度讲述了文物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内容丰富,角度新颖,可以启发我们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路径。
(本文供稿:王纪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