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涛 | 关东子弟金陵客,欲行不行俱尽觞

总第1298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我因工作关系,经常性的要浏览全国各地监狱系统同仁交流来的报刊杂志。每每收到飘散着油墨之香的《江苏警视》杂志,均会单独摆放,资料室书柜有一角单独属于它。细细品读那一篇篇凝聚着作者和编辑心血的优美文章,恰如一朵朵芳香馥郁的茉莉花,深深地吸引着我的注意。何况,我的拙文偶尔也会赫然在目。

《江苏警视》2012年前后就开始刊发我的文章,记得第一篇文章是《十月赣州》。这虽是一本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内部资料性质的交流刊物,但它突破了狭隘的地域局限,并不单纯刊发本省民警稿件,而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颇有大家风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本杂志,我结识了诸多文友。

这本杂志的主要负责人、主编刘方冰老师,同时也是我的网友、文友加挚友。他的《寇风烈》、《文化治理与监禁生态》两部著作,出版伊始,方冰兄均第一时间邮寄给了我这个远在东北长春的兄弟加学生。

初识方冰兄是通过网络。2010年我创作一篇有关监狱亚文化内容的文章,因检索相关信息误打误撞进入了网名“耕者”的博客,“耕者”即为方冰兄。而后留下QQ号,定期或不定期的偶尔聊上三五句,感觉这是一位博学的监狱系统学者。直到有一天他邮寄过来亲笔签名版煌煌五十余万言的抗战题材长篇小说《寇风烈》,这才令我大吃一惊。我与素未谋面的“耕者”先生居然俱是文学圣殿外的追梦人。同是文友加好友的广西英山监狱副监狱长孟学事在《复活历史记忆的抗战叙事》一文中如是评价长篇小说《寇风烈》:“本书通过对气势恢弘的正面战场、悬念迭出的谍战和海州属地刚烈醇厚的民俗民风的描绘,展现了抗战语境下一批中华民族仁人志士壮怀激越的家国情怀和跌宕多姿的命运交响。作家基于抗战史研究的新成果和对人性的深切反思,以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建构了一部别开生面的、具有警世意义的民族抗战记忆文本。”我看到的,更多的是这本书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饱含故土深情的灌南赤子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回望与讴歌,一份对哺育自己大地母亲的献礼。

本来一切,无关风月。北固山下,

早已,云散、雨停、风歇……桃花坞外草拟的诗,轻描淡写。细雨缠绵的五月,千年等一回的吟哦,你装饰了你,前世美丽的梦;我听到了我,今生久违的歌。” 2018年5月30日,江苏省司法警官职业学校组织了第二届全国监狱系统文学创作者座谈会,我应该校校长老朋友张晶之约参加。初次见到了神交已久的各地文友。如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所长、长篇小说《劳改农场》作者高文(得子);《江苏警视》另一位编辑、诗人刘颖;时任该校政委、散文集《敏感》作者王传敏;该校“守藏室之史”、图书馆馆长宋立军博士;写散文的句容监狱民警赵桥;散文集《泥行者》作者,金陵监狱民警孙尊超;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孟学事、覃秋林等一众志同道合文友。这些文友名字几乎都是经常性的在《江苏警视》或《桃花坞语》上看到的。当然这一次也是第一次与方冰兄见面。尤为一提的是从未谋面的《聚力阅读》文学平台执行总编陈强(河丁)先生知悉我来江苏,因行程紧张无法改道上海,居然开车带着一后备箱三花酒来从上海过南京到镇江来找我,小聚一晤,虽然大家均为初次见面,但因文字结缘,秉性相投,志同道合,相见恨晚,迅速汇成一排。

通过《江苏警视》结识的一众文友,以江苏本土作家为例,每一个人的作品各有千秋。我与张晶老师第一次见面早在2009年武汉一次会议。他在长篇小说《总矫正师》中阐述了对一些监狱敏感问题的思考及解答。通过牛阳这一人物成长经历与塑造,讴歌了监狱警察的正面形象。他的其它回忆性文章内容多以个人励志故事见多。当然他最擅长的还是民警与罪犯权利与义务的深层次剖析。他的微信公众号“北斗“、“了无书院”内诸多文章是我写论文时“拿来主义“战略实施”要地“;杨木高老师《中国女犯矫正制度研究》是一本专题研究女犯矫正制度的专著,在多年调查研究基础上写成,饱含了木高先生对女犯矫正制度的高度关注,倾注了作者多年的辛劳和心血,是我国第一本比较系统地研究女犯矫正制度的专著,对于促进女犯矫正制度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实践创新探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半个月后,我和杨老师在上海老病残女犯专委会研讨会上再次见面,亲耳聆听了木高先生对弱势群体女犯理论的深层次阐述,鞭辟入里,倍感受益;刘颖老师以诗歌为主,带你领略什么是真正江南女子的婉约与诗情。以《望云》为例:偶尔抬头,又低头,来不及看清,云朵是否已飘走。风说,一朵云也会,望着另一朵云,可信么?也许这是,天空的秘密,就别做尘世的,惊扰。云还在云端啊,不过一束目光,悄然下载了,温柔;王传敏出版的厚厚的几大本散文集专著如《好风如水》、《敏感》,以及《监狱体制转型时期的思考》,主编《民国监狱法规汇编》等,均是第一时间邮寄给我;著述颇丰的立军博士属于“混”进江南才子队伍里的关东大汉,锦州人,我的半个老乡,在百度词条上,这位人类学博士的著作用一张A4纸,如果字号稍大是打不完的。据悉他现在已经调到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任教。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赵桥兄儒雅安静、随和幽默,作品以描写江南水乡景色与风土人情见长,字里行间带你领略南京地区民间百姓热衷的“掼蛋”、镇江锅盖面的来历、肴肉的地道读音、故乡的捕鱼捉蟹之趣与荷塘佳藕的赏心悦目,含蓄隽永,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我最喜欢和他开的玩笑是,什么时候我再去镇江,夜宿金山寺,争取把白娘子和小青请出来喝一杯酒,但厚道的桥兄一直在“敷衍”我,老是借口说法海师傅不同意,我慢慢明白桥兄才是真正的“法海“,白娘子小青永远活在江南才子的梦里,他在“保护”她们;敦厚的孙尊超《泥行者》中关注的是基层监狱民警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与困惑迷惘;灵动的孟天姝从女性的视角解读罪犯剖析人性……

在国内监狱系统理论界,江苏省属于翘楚之一。这虽和领导支持鼓励以及上述诸多理论专家学者丰厚的学识功底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有关,随着交往的增多,我同时发现,他们大多都是有着或多或少的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工作经历,甚至就是从最基础的管教员、看守员做起,筚路蓝缕,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了过来。正如毛主席说,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中午饭后,方冰兄带我利用休息时间会同新疆兵团监狱第八师李忠一同重游挹江门,再次登上南京古城墙,于望江楼上怀古伤今……

傍晚时分,王传敏从镇江特意赶来,大家相约夫子庙小聚。餐后,方冰兄带我在乌衣巷驻足,于江南贡院流连,泛舟秦淮河上,桨声灯影中,酬和唱答,圆了一个关东文学爱好者多年未遂的江南才子梦。意犹未尽,知晓消息的赵桥、孙遵超、孟天姝等文友陆续到来。一轮明月光透过法国梧桐茂密的叶子流淌在新街口的马路上,照得这六朝古都街路幽远,深巷明朗,瓦砾堪数。大家畅聊古今,夜半尽兴方回。路过曾经的王谢堂前,如今俱为寻常百姓,巷陌人家,恍惚间看到:月白台上觥筹错,风清林下美人歌。关东子弟金陵客,欲行不行俱尽觞。

如此良夜何,不知今夕何夕?

第二天清晨,迎着薄雾,方冰兄解码两辆共享单车带我准备去莫愁湖畔寻莫愁,结果维修闭园。遂改道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南京……虽匆匆一瞥,但那惨无人道的践踏杀戮和痛苦的哀鸣仿佛就在昨天。勿忘国耻,牢记历史,吾辈当自强。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018年,一年两次南京的之行,来去俱是匆匆。明明我本金陵一过客,却总是觉得自己与这里的一切都是似曾相识,皆因这块充满历史沧桑的土地让我折服,皆因这里丰厚的文化底蕴让我膜拜,皆因这里还有一众志同道合之文友知己让我缱绻流连。期待着借助《江苏警视》这个平台,再一次回到金陵,再一次回到扬子江边,与一众文友廊下听雨,雪中听琴 ,只问深情,无问西东 ,与子同裳,不负离觞。

石头城外水东流,

秦淮河畔曲未休。

王谢堂前寻故旧,

莫愁湖畔结新友。

春花遗下多少恨,

秋月冷冷照离愁。

六朝残梦如烟去,

烟雨钟山一江秋。

2020年10月14日长春

作者简介

于海涛 ,男,1969年出生。汉族。公务员、编辑、记者。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副秘书长。近年来在《新文化报》、《春风》《参花》《绿野》《中国文学》《文坛风景线》等发表文章百余篇。2011年11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描写当代监狱民警爱情生活的长篇小说《辉发河传》。2012年11月出版“一百位感动中国人物——双百人物丛书”之《马海德》。

【吉林作家】于海涛 | 我家的“六亲眷属”
【吉林作家】于海涛 | 那一轮迟圆二十年的明月
【吉林作家】于海涛 | 故园心影
【吉林作家】于海涛 | 五年级的追忆
【吉林作家】于海涛 | 丁珊的忧伤
于海涛丨曾经以为友谊是一辈子的事
于海涛 | 长春的秋
主编:风雨薇、绿柳
julichuanmei@yeah.ne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