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t in 中日书法-林兆沁(中国)

林兆沁,1990年10月生,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

2010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师从白砥教授,主攻书法篆刻创作与理论研究。现为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白砥 导师寄语:林兆沁同学性格活泼开朗,心直口快,但字写得平静安稳,有较好的唐楷基础。读研后我要求她把四平八稳的感觉作些突破,当然有些舍不得,但必须进入险境才能得到形式体验。

(日本书道史习作——《般若心经》)

很多人对书法的既定印象是拿起毛笔写字而已,更准确的说是“刷”,因为书法讲究用笔。书法作为艺术来说是一门高深玄秘的学问。用音乐或者舞蹈来比喻或许容易理解。其间变化富有节奏感和旋律一样,有抑扬顿挫,有起承转合,有高亢,也有低沉。

最开始和设计行业的人有交集是在本科的时候,一个开设计公司的朋友讨要一幅四尺整张的大字。当时为了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就将两张四尺的字叠起来写,拍成品给对方时无意拍到垫底吸墨的那张纸,对方欣喜若狂,“就要下面那张,立刻,马上落上款顺丰加急。”

我在惊讶的同时也不免心生疑惑,到底是为什么,我以书法者的身份极尽专业来完成的作品却不如一张因吸墨产生自然纹理印记的吸墨纸讨人喜欢,与同僚们说起这事,才发现大家也遭遇过类似的乌龙事件。

考取研究生之后,学习的目标及模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不再是一板一眼精于技巧和锤炼,不再有人不停强调微观的东西,而是忽然要“自立门户”了,必须确立自己的风格、取向。不再是一味的师法古人,一味的索取,转而讲关注点放到了强调消化掉这些之后的产物上。

(清篆小品)

中国书法的历史确实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那个靠占卜决定任何事的朝代。字体演化的故事太长,笼统来说就甲骨文到了金文,秦统一后又有了小篆,接着有了秦隶,前汉有古隶,后来成了章草,后汉有八分,接着有了行书。总之,书法的演变是呈复线并进的方式,不是单纯的A向B转换。

(小楷《子虚赋》)

日本从最初的学习汉字书法,发展到出现假名书法,又发展到现如今的各门各派。很多现在看起来已经生成为另一种东西了。不变的甚至只剩下书写工具,我本着尝试新鲜事物,跳脱出美院这一模式的学习,当作开始做与“中国书法”无关的事情这一想法来学习,期待会有新发现(下图为日本假名书法)。

(日本假名书法习作)

果不其然,很快我感受到了周围的“满满恶意”。在接触越来越多日本的书法后,我找到了本科时候乌龙事件的答案。

更多的花心思于设计一件作品,那么这件作品将会由内而外的精彩,由内的书写者的想法到外的书写效果,由内的书写效果到外的纸张的契合,由内的纸张契合到外的装裱样式的选配,再由装裱过后完整的作品到与安置这件作品的地方的匹配。环环相扣,毫不马虎。

在这样的氛围下,完成一件作品,我都会认真对待,除了研究落款和印章的位置,还要研究作品的是否“貌美”。在学姐的鼓动下,会考虑先将纸张染成自己想要的颜色之后再开始书写,甚至将一系列纸(日本人用于书法的习作用纸)完成的作品做成了线装书。

(线装书)

除了以上的这些呈现于大众面前的作品一丝不苟,在筑波大学五个月的学习中,也感受到他们对于基础部分学习的脚踏实地,关于汉字临摹,一整个学期的课都在临摹《戌嗣子鼎》,全文29字。从一开始的理论分析,到每节课四字一组的临摹,力求每个字精益求精。老师会给每个人点评纠错,比方结构问题,墨色问题等等。

单字结构过关后,通篇临习,这时候他们个人的理解就体现出来了。不再是百分之百的形似,而是做了很多处理,每个人的临摹个人风格极其强烈,且不说用笔如何,至少我能一眼认出出自哪位同学之手。

这让我不得不佩服,虽然心知肚明应该怎么做,但之前处于一个特定的大环境之中,人人追求那个隐藏的,优秀的临摹标准。很容易忽视自己的意识。

总之,我的标准与日本同学的标准下临摹的产物真实大相径庭。也许我更在意这笔力度如何,字形结构是否相似。而日本同学在临摹上我感觉他们更在意“二次创作”,虽忽视了很内在的细枝末节,但至少做到直抒胸意。

「设计疯语」:书意人生。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