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堂文学解剖课》:当年语文老师这样教我就好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有些经典名著有无数人推荐,但是你总是拿起来翻几页就犯困,或者一个头两个大,根本不知道这本书好在哪里,也看不下去,还不如去看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

每次读到名家推荐的经典名著,我总有一种回到语文课的感觉,又要回答那些永远答不对的阅读理解题了,这种心理压力本身就让我离享受名著越来越远……

直到翻到了这本《25堂文学解剖课》(The Art of X-Ray Reading),才突然发现,原来阅读文学作品也可以享受到跟看电影同样的乐趣,当年语文老师要是这样带着我们分析作品就好了!

《25堂文学解剖课》是美国波因特学院的罗伊·彼得·克拉克(Roy Peter Clark)的著作之一。克拉克教授被认为是新闻媒体界最有影响力的写作指导教师之一,培养出了包括两位普利策奖获奖作家在内的诸多杰出作者,曾出版《写作工具》(Writing Tools)、《语法的魅力》(The Glamour of Gramma)等19本书;而他所任教的波因特学院更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新闻学院之一。

在《25堂文学解剖课》这本书中,克拉克教授将阅读文学作品比作带上X射线眼镜去解剖作品,将作者的衣服“剥光”,从而实现看透“骨架”和“血肉”的目的。全书一共深度剖析了30位作家的33部经典作品,作品类别涵盖了小说、诗歌、戏剧、科普文学等多种。克拉克教授写作本书的目的不仅是教读者如何“读懂”一本文学书,更重要的是,如何从写作者的角度去理解“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本质所在,让每个人都能掌握大师的写作策略;既看得出妙处所在,又能为己所用。本文仅从三个切入点进行简单概述,更多的探索乐趣留给大家自行阅读吧!

01 先声夺人与卒章显志

以前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总会强调几种常见的写作技巧,比如写文章的时候最好能开门见山,结尾的时候一定要卒章显志。说实话,在应试教育的时候,只知道这些方法确实能拿高分,但却没有认真考虑为什么要这样,也不知道怎样的开头和结尾才是经典。

《25堂文学解剖课》中列举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开头,《白鲸》(Moby Dick)中开篇的一句话:Call me Ishmael. (叫我以实玛利吧。)短短三个单词,已经成为英语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无数次被评论界、写作者和流行文化引用或模仿。

所谓的先声夺人,并不在于辞藻多么华丽,场景多么宏大,即使平平无奇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抓人”的效果,让读者产生继续阅读下去的欲望。

克拉克教授在书中分析了很多本作品的开头一段,具体到使用了多少个字、包含几个句子、人称和侧重点等各方面因素。之所以将开头作为重点来剖析,道理其实也很简单,读书跟找对象一样,要看“眼缘”,如果最初的两三分钟里作者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那第一印象明显大打折扣了。现在很多人都是在网上买书,经常没办法提前翻阅书里的内容,只能靠别人的推荐或点评来“盲买”。如果你想判断一本书适不适合自己,不妨看一看开头一两段,很多书会提供最开始一两个章节的试读,如果最开始的一两段无法抓住你的心,那很可能你跟这本书的缘分也就到此为止了。

《哈利·波特与密室》

再看结尾。我们写作文的时候经常会有一种感觉,最开始下笔写第一段的时候很难,终于写完了要结尾时同样很难。对于以写作为生的作家而言,结尾同样是重中之重,他们总会将最重要、最有意思的部分留到最后。

《25堂文学解剖课》中分析了很多种不同的结尾,有些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仿佛故事又回到最初的起点;有些结尾豁然揭开事实的真相,却不是读者所期待的结局,让读者愕然、惊喜或茫然若失;还有些结尾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和再创作空间……无论哪一种,让人印象的作品总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结尾;有些让人击节赞叹的“结尾”未必出现在全文最终,还有可能出现在一个段落、一个章节的末尾。诚如克拉克教授所言,如果你找到一个好词,就一定要将它放在末尾。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先声夺人和卒章显志恰好与我们记忆的特点不谋而合。在记忆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特别重要的概念,讲的是最开头和最后呈现的内容会让我们印象最深刻。所以,好的作家往往也是“操纵”读者心理的行家里手。

日剧《编舟记》

02 字越少,事越大

我们看新闻的时候经常会说,标题越短,事儿越大,的确,越是重大的事情,在新闻编辑的时候反而会越简洁。在写作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被称为“耶稣哭泣”效应。

“耶稣哭泣效应”源于《圣经》中最短的句子之一:Jesus wept.(耶稣哭了。)当时耶稣回到家,发现他的兄弟拉撒路死了,他的反应非常人性化,他哭了。虽然只有一个主语和一个动词,但这简单的两个词却蓄积了巨大的能量。因此,在文学创作中,便用“耶稣哭泣效应”来表示作者应该尽可能使用断句表达最重要的思想,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白鲸》的开头“Call me Ishmael. ”

提到简洁,便绕不过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欧内斯特·海明威一生创作了很多经典作品,即使没读过的人也一定听说过《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太阳照常升起》等等。而海明威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他总是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最基本的词汇和最简单的句式,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在他看来,对文字的修饰和雕琢只是哗众取宠,作家只需要把事物描述清楚,其他的可以也应该留给读者。

无独有偶,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在他的自传体回忆录《写作这回事》中也曾经提到过类似的想法,他认为,文章虽然始于作者笔下,但要终于读者的想象;过于细致的描写,反而扼杀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此外,斯蒂芬·金还强调了篇幅紧凑的重要性,他提到自己的习惯是写完第一稿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减,每次都要删掉10%的内容。

但简洁之美对读者而言,其实并不那么容易领略到。回想以前上学写作文的时候,我总是会提前背诵很多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比喻,总觉得这样才能博得阅卷老师的好感,才能体现出写作的功底。但读的书越多,越会发现,描写得过于华丽的场景也许容易理解和借用,却难有发散的余地;反而是那些简单到不值得摘录的词句,更能让人停留下来一再回味。

日剧《编舟记》

03 事越大,着眼点越小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故事情节的安排。越是宏大的主题,让人念念不忘的越是那些琐碎的日常。

克拉克教授在书中用《广岛》这篇作品作为例子来说明这一道理。

《广岛》讲的是二战期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放原子弹对无数普通人人生的改写。面对这一宏大主题,作者约翰·赫西(John Hersey,1945年凭借《阿达诺之钟》荣获普利策奖)巧妙地选择了六个普通人作为主人公,在故事的开篇,东亚罐头厂人事部职员佐佐木敏子正转过头与邻桌的女孩说话;医生藤井正和刚在私人医院的门廊里坐下,准备看报纸;裁缝的遗孀中村初代正从厨房窗户往外瞧自己的邻居;德国传教士威廉神父正躺在吊床上看教会杂志;年轻的外科医生佐佐木文辉在医院的走廊里,手拿一份血液样本,准备去做试验;广岛卫理公会牧师谷本清刚到一个富人家的门口,想把一车衣服卸下来……在如此日常的场景中,随着一片无声的亮光闪过,他们的人生被彻底改变。

在宏大的历史主题之下,真正能够打动读者的往往是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的日常,就像我们在看历史的时候。总喜欢看奇闻轶事;比起枯燥的学术论文,我们更喜欢看小说一样,越是能够触摸到的细小,越是能产生触动人心的强大力量。

日剧《编舟记》

04 结语:戴上眼镜看经典

25堂课程、30位名家、33本经典著作,罗伊·彼得·克拉克教授在《25堂文学解剖课》中揭示的文学写作秘密远不止本文所写的这么少。从书名、主人公起名字、场景设置、框架设定、节奏安排、遣词造句、重要意象、重复和“回声”、通感描写等等,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随处可见。

拿著名的哈利·波特系列来说,首先哈利·波特这个名字就很有讲究,哈利是英国王室国王的昵称,而波特则是普通商人的姓,两者组合在一起本身就有种微妙的张力;在故事情节的设定上,作者让哈利·波特历经了千难万险,这正是吸引无数读者的关键所在;在人物角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之一斯内普教授从最初的“疑似反派”到哈利的庇佑者的转变,让人物立体丰满而过目不忘;在意象设定上,疤痕、魂器等贯穿始终,形成串联故事的明线;在场景描写上,全景、近景、慢镜头和特写的运用,效果丝毫不比电影差,等等。如果像克拉克教授一样戴上X射线眼镜,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很多文字背后隐藏的作者的巧思。

《哈利·波特与密室》

当然,透过文字看本质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作者在《25堂文学解剖课》中也坦言,自己以及很多专业书评人在年少时其实并不能读懂经典背后的深意,就像高中时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不屑一顾,直到多年后读了四五十遍,才终于能够领悟到隐藏在故事中的深意。年龄和阅历,让我们拥有更多的角度领会经典;而像专业作家一样带着目的性阅读,能让我们将经典看得更透彻。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刚好有机会监考《大学写作》这门课,看到试卷的时候有点百感交集,没想到在大学里学写作,试卷上考的依然是选择和填空题。回想起从小到大的语文课,除了识字和背诵,似乎没有留下太多有用的技能,反而是自己泡在书店的日子,才享受到文字带来的快乐。如果更早的时候,语文老师能带着我们这样读文学作品,也许会有更多的人爱上阅读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