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教授一个人住200m²,每天琴棋书画,网友:也太会宅了!

来自:一条(ID:yitiaotv)

诸文进是一名大学的客座教授,

教授中国传统艺术,

同时也是中国书画鉴定的工作者。
在大家都宅在家的这段时间里,
诸教授“宅出了水平”。
因为向往古人的精致生活与文人品格,
2016年,他在苏州的世界遗产“艺圃”旁边,
买下了一栋100年历史的老房子,
并请来设计师好友汪昶行进行改造,

最近这段时间,他彻底宅在了家里。

现在,这里是一栋200平米的小别墅,
还带三个小天井,
诸文进一人独享,
他还把珍藏多年的字画古玩都搬来这里,
细细把玩。
大门内侧专门做了一座雕花门楼,
街上的人看不到,
只有自己可以欣赏。
平时,诸文进在起居室里看画、写字,
空了就请好朋友来喝茶、下棋,
这样的生活方式收获了朋友、邻居、网友的羡慕。
诸教授说:“这里是我的隐居空间,
你可以有现代人的样貌和穿衣打扮,
内心依然保持一份传统的情怀,

我想,每个人都能做到。”

编辑   陈稻稻

大学教授诸文进的家,位于苏州的老城区,这片区域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世界遗产艺圃,就在距离房子大约500米的地方。

艺圃是明代园林的建筑,虽然不及拙政园、狮子林那么有名,但古建筑研究者、园林设计师对它的赞誉与评价都很高。能与世界遗产做邻居,是诸文进买下这栋房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诸文进,祖籍江苏常州人,是一所大学的客座教授,最早产生想在苏州购买房子的念头,是在2010年。

那时他第一次去日本的京都,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看不清京都周围的环境,就问身边的朋友:“京都是怎样的?”友人回答:“京都是日本人的精神归宿,就像你们的苏州一样。”

苏州有昆曲、评弹、园林、园艺、盆景,传统文化的底蕴与积累都非常深,诸文进对于这种生活方式也非常向往:“苏州对我们从事传统文化、艺术的人来说,是一种精神归宿。”

通过中介介绍,诸文进最终买下了阊门一带的一栋老房。原本居住在这里的是一家地道的苏州老户,经营绸缎生意。因没有能力对房子进行维护,想转卖给懂得爱惜老房子的人。诸文进正好也是他们满意的买主,于是在2016年,他成功以250万的价格拿下了这栋房子。

 为隐士造房,

 将客堂间改为现代起居室 

2017年,诸文进在一次聚餐上认识了室内设计师汪昶行,了解到他有很多改造老房的经验,于是请他来改造这套房子。

汪昶行(左)和诸文进(右)

汪昶行对诸文进的印象不错:“不同的人住在房子里面,会带给房子不同的生命。我觉得诸老师有一点文人的气息,甚至有一点隐士的感觉,这样的人在这个时代很少见,在姑苏老区的老宅子里面,他的气质恰好合适。”
诸文进说自己不想做一个隐士,但很向往隐居的状态。他引用了李白描写九江和庐山的一首诗:“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为这个房子起名为:巢云松馆。

传统的苏州居民,格局都比较方正,而且一般会有两个天井。

入户门进来之后,会先有一个前天井。主建筑顶上的瓦片都是往天井这个方向铺的,下雨天,水就不会往外流,都积聚在前天井,这叫四水归堂,寓意财源滚滚。

一楼改造平面图

之后会有一个客堂间,客堂间的两边是两个厢房,然后是后天井,楼梯会放在不起眼的地方。

在汪昶行看来,传统布局的老房适合一家人使用,但现在这套房子是诸文进一个人住,从布局到功能,都需要做出实质性的改变。

汪昶行花了不少时间去了解诸文进的个人生活习惯,发现他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研究字画、写书法、听评弹,有时也会和朋友一起下棋、喝茶。

改造完之后,房子的面积有200平米,还有三个天井。汪昶行将原本的客堂间改造成了起居室,其中又分出了餐厅、客厅、书房。利用现代建筑“流动空间”的理念,没有做一些死的隔墙把空间分成太小的一间一间,而是设计了一个走廊,把功能空间都串联起来。

二楼主要是以休息的空间为主,有主卧、客房、还有一间小书房。

主卧靠近北面的墙,挖了一个圆孔。这样站在楼梯间,主卧之外,通过圆孔,也可以看到后院的竹子、花墙,有点借景的味道。

 不一定要明朝风、清朝风,

 把握住这个时代,整个气脉就接上了 

现在房子进门的前天井,装了一座雕花门楼。这种门楼在传统的苏式民居里,只要是家庭条件好的,都会造一座,代表这一家人的体面与地位。

但这个门楼并不是对外,而是对内的,这跟苏州人比较含蓄、内敛的性格有关系。诸文进遵循这个传统,特意找了在苏州的古建队,也造了一座。

起居室之后,有一个后天井,这里用了一些青砖的材料。上墙之上,也造了一些中式雕花,去呈现苏州园林粉墙黛瓦的感觉。

诸文进并不喜欢用成套的家具,一来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风格,二来尺寸样式也未必适合,所以基本上是几件不同的家具混搭在一起。

其中有他自己找厂家定制的,比如这把玫瑰椅,就是他自己画好的草图,找厂家按照老的样式来制作的。

客厅里放了西洋沙发。诸文进觉得,中式的靠背椅材质偏硬,坐久了会不舒服,于是选择了海派的沙发,放在房子里面也不突兀,视觉、文化上面还有点冲击,挺有趣的。

“我想要的是一个民国的氛围,也不一定是明朝风、清朝风,能够把握住这个时代,整个气脉就已经接上了。”

 收藏尽量买自己喜欢的,

 而不是为了保值 

诸文进大学学的是历史系,专业是文博,毕业之后就在上海一家文物店工作,后来又进了拍卖行,从事艺术品鉴定的工作。2013年,他成立了一个自己的工作室,开始自己做文物鉴定。

因为工作的关系,他有不少中国书画的收藏:“尽量选择都自己喜欢的,而不是为了保值才去买它。”自从搬进这栋房子之后,他便把这些“宝贝”也一起带了过来。

李瑞清(左二)、曾熙(右二)、符铁年(右一)

餐厅的白墙上就挂了四幅中国的书法,书法上面称为“四屏条”。他们都是清代晚期跟民国时期,思维比较有名的书法家。其中有两位是张大千的书法老师,一位叫李瑞清,另一位叫曾熙。

让诸文进觉得最有意思的是符铁年,因为他那幅书法下面有一个方章,印着: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意思是:不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怎么度过这有限的一生?这正好符合诸文进住在苏州的心境。

“在上海为了生存、生活,忙着赚钱、交际。到了苏州之后可以在这个小房子浇花、看书、题字。看起来是没有太大的意思,其实是一种自我放松,对自己身心有益的事情。”

松树也是诸文进很喜欢的一个收藏主题,他所收藏的中国画都跟松树有关。因为在中国古代,松树有一种文人很崇拜的品格:临寒不折。不靠自己的颜色,或者花朵去取悦别人。

他认为传统与现代其实并不矛盾:可以有现代人的样貌、穿着打扮,但内心还是保持一份传统的情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穿汉服、唐装,这也是回归传统的一种方式。

“传统肯定有吸引你的地方,而且你对国家,对民族的感情越深厚,对传统文化肯定是不排斥的。”

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居住在有历史感的老房里,如何挑选合适的房子?如何处理老房子的防潮、保暖问题?设计师汪昶行提出了以下这些建议:

1、首选南北通风的房子

朝向、通风、采光、所处位置,在买房子时要着重考虑。因为要保护老房子,改造的过程不能将它整个拆除,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固。选择南北朝向的房子,有利于改造后空气的自然流通。

2、注意对白蚁的防护,去掉没有价值的砖木结构

老房经常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砖木结构的老化。为了更加适合现代人的使用和房子将来的保存,应将没有保留价值的砖木结构去掉,换成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留下的、以及新加入的木结构部分,则要注意白蚁的防护。

3、铺设防潮材料,防止梅雨潮湿

因为房子地处江南,一年四季雨水较多。怎么去除潮湿,是另外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安装大面积的玻璃窗户,加快湿气散去。如果能买到两层楼的房型,二楼可以用来做卧室,有效隔离潮湿。

加入现代地暖,在冬天可使房子保持一定温度,防止寒冷潮湿。改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地基上铺设防潮的材料,防止梅雨潮湿。

4、独门独户,出入方便

房形上,整个平面最好四方规整,与左右邻的墙体最好保持独立,独门独户,进出方便,如果门口可以泊车,在老房就很难得了。

(0)

相关推荐

  • 逝去的小巷旧事丨原味姑苏

    [编者按]本文作者王梦沂.读朱红老大作,如坐春风:读王老师大作,如饮甘醴.这种阅读体验和美学享受,加上作者对于苏州文化细腻精致的描摹,更使读者进入了一座心驰目眩却又柔美静谧的殿堂.小桥流水,历历在目, ...

  • 土著带你游上海——2017年5月30日端午老城厢徒步散记

    这是一次非常悠闲的徒步,全程4公里.目标是沿途的老城厢的痕迹,本来以为只是我个人的念旧,没想到有那么多朋友参加.有20多人,放一张集体照. 那天的开头就很契合忆旧的主题,地铁站里有一位阿婆在卖茉莉花和 ...

  • #老寿带侬兜马路#文庙路(学宫街)153号

    好久没有翻书了,这几天又找出早年一直作为外出拍摄和上海老建筑来源依据的<开埠后的上海住宅>(曹炜著)一书,顺手一翻还是有所收获,其中有篇关于文庙路153号的介绍可以和我拍摄的照片对应起来. ...

  • (34)陕西南路162号龚宅

    陕西南路162号龚宅位于长乐路口,主入口临南侧.两层楼房,双坡顶.平面构成采用传统的三合院形式,面积495平方米左右.外观立面为红色的清水砖墙.长乐路与陕西南路沿街的门斗设有巴洛克风格的拱形装饰山花, ...

  • 上海人个住房(上)

    上海人个住房(上) 作者:王汉梁 改编:丁迪蒙 朗读:张正风 葛讲起上海人个住房啦,大家个第一印象,是小塔仔轧. 搿的确个,多少年来,上海人个住房,确实是相当个紧张. 虽然讲上海这个城市,是从一个小渔 ...

  • 养育巷323号——怀念陆家姆妈

    ᐃ苏州养育巷 ᐃ苏州养育巷使徒堂 看了网上回忆养育巷的文章,也勾起我少年的回忆.忍不住也要聊上几句. 我家租住在养育巷,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当时养育巷还只是一条小巷.323号是一座深宅大院.南面就 ...

  • 虹口宝隆里的回忆

    ▲ 宝隆里连同周边的地块划为旧区改造73号地块 东余杭路178弄连同相邻的"老街里"已经被列入虹口区旧区改造73地块即将拆除,我出生和长期居住在东余杭路178弄4号,感慨颇深. ▲ ...

  • 绞圈房子:曾是一座座大宅门

    骆晓昀 能买下地造绞圈房子的人家,必然有不错的营生,能养活一大家子几十口人 年幼的万全林经常唱着歌跑过自家的三进院落,最后一进的最后一间是家里老祖宗的住所.倚墙高,庭院深,灯光稀,从临街的大门飞奔至最 ...

  • 温柔的诱惑:油腻教授跟空姐住了一晚,空姐大骂,教授甩锅给她朋友!

    温柔的诱惑:油腻教授跟空姐住了一晚,空姐大骂,教授甩锅给她朋友!

  • 教授一个人住10000㎡山谷,盖全透明玻璃房

    教授一个人住10000㎡山谷,盖全透明玻璃房

  • “一户一宅”合理吗?清华教授3句话成“热点”!农民:能多宅吗

    文:惠农小助手 宅基地制度改革是盘活土地资源,进一步释放土地"动能"的重要举措,近些年来,伴随着三权分置.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等一系列改革举 ...

  • 买一套能住到老的户型,太重要了

    在文章开始之前,大家可以先来看一下这张图: 根据北大学堂的数据来看,预计到2023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 这什么概念呢,到2035年,每五个人中有一个是老年人. 老龄化社 ...

  • 能住到老的户型,太重要了

    到2035年,每五个人中有一个是老年人. 老龄化社会离我们太近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商的新课题也来了: 什样的户型能够承载一代人不同生命阶段的居住需求? 如何"住到老",如何让 ...

  • 晨雾里的下汰村,美得没忍住喊出了声,“太美啦”!

    下汰村的特色是晨雾,风起云涌非常美丽,最好隔夜晚上下一场雨,瞬间大雨更佳,或温差大.无风,有利于水气凝聚,第二天早晨就会有程度不同的晨雾.凌晨4点下了一小时左右的雨,5点半拉开窗帘,天已渐明,果然山里 ...

  • 她家不到80平米,进门就被玄关吸引住,客厅温馨漂亮,太喜欢了

    她家不到80平米,进门就被玄关吸引住了,客厅温馨漂亮,太喜欢了 这位屋主的房子面积不到80平方,有两个卧室,房子的装修在用色上非常的讲究,整体看起来是很温馨舒适的,这套房的入室玄关设计最合我心,一进门 ...

  • 大跌眼镜!今天我暴走苏州这里,8家楼盘超1000套房,太难卖了…

    金九银十来了!直击苏州楼市全城测温,给你带来最真实的楼市动态! 今天我暴走苏州浒墅关的8大热点楼盘,下面赶紧把我打探到的干货分享给大家: 1.8大售楼处人气冷清,现场来访基本靠中介,金九的浒关楼市仍未 ...

  • 德牧不愿意和二哈睡,最终抗不过寒冷抱住二哈,网友:颜面何在

    三农小俊晤已关注2021-06-18 13:13二哈长相俊俏,这迷惑了不少铲屎官,但是养过二哈的人都知道,二哈古灵精怪,拆家搞破坏样样精通,它本是雪橇犬,所以抗冻能力很强,精力也是十分旺盛,二哈的智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