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不安
胎动不安是指妇女在妊娠期间有腰酸腹痛,或小腹坠胀,或有少量阴道出血的一种症状,多半是堕胎、小产的先兆,现代医学称为先兆流产。此证应区别于胎漏(阴道有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无腰酸腹痛)、激经(经来“按期而至,来亦必少,其人血盛气衰,体必肥壮”)。
【病因病机】由于母体与胎元原因使冲任气血不调,胎元不固而发病。
1.胎元原因 因为夫妻一方之精气不足,两精虽能结合,但胎元不固而成。
2.母体原因 禀赋不足,肾气虚弱,或房劳损肾,或气血亏虚,或邪热扰胎等,均可致胎动不安。
3.其他原因 跌仆闪挫,劳力过度,或药物作用,损伤冲任,气血失和,伤动胎气。
临床症见腰酸腹痛,小腹坠胀,少量阴道出血。
【辨证用药】本病诊治时当辨胎元损与未损。如胎元未损方能诊断本病。若胎元已损,发展为堕胎(妊娠l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小产(妊娠l2~28周胎儿已经成形而自然殒堕者,又称半产)当另作处理。
本病治疗原则,以安胎为主,依据证情分别用固摄肾气、调气
养血、清热安胎等法。
1.肾气亏虚 兼有头晕耳鸣,尿频,夜尿多,或有多次堕胎史。治以固肾益气安胎。方用寿胎丸。
处方:菟丝子、桑寄生、川续断、阿胶、白术、党参。
方中菟丝子补益肾精,固摄下元;桑寄生、川续断补肾壮腰,安胎;阿胶补血滋阴,止血以安胎;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和中安胎。全方共收补肾益气、止血安胎之功。
2.气血虚弱兼有流血色淡,心悸气短,面白倦怠。治以补气养血,固肾安胎。方用胎元饮。
处方:人参、当归、熟地黄、白术、白芍、杜仲、陈皮、炙甘草、黄芪、阿胶。
方中人参、白术、甘草、黄芪益气健脾;当归、白芍、熟地黄、阿胶滋阴养血;杜仲壮腰固肾安胎;陈皮理气和中,能佐熟地黄、阿胶滋补之腻。诸药合用,共收补气养血、固肾安胎之效。
3.血热可伴心烦不安,手心烦热,口干等。治以滋阴清热,养血安胎。方用保阴煎。
处方: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柏、白芍、山药、川续断、甘草、白茅根。
方中生地黄、熟地黄补血养血;白芍益血敛阴;黄芩、黄柏清热泻火;山药、川续断健脾补肾,益血安胎;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全方共收滋阴清热、止血安胎之效。
4.跌仆伤胎 由于妊娠后跌仆闪挫等出现阴道流血等症状。治用补血安胎法。方用圣愈汤。
处方: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熟地黄、生地黄、菟丝子、桑寄生、川续断、阿胶。
方中人参、黄芪补气;当归、川芎、熟地黄、生地黄养血调血;菟丝子、桑寄生、川续断固肾安胎;阿胶养血止血安胎。全方补气养血,止血安胎。
【典型医案】王某,女,24岁,某医院药师。主诉妊娠42天,阴道流血3天。
妊娠42天,3天前无故阴中下血,伴腰酸不适,经休息血仍不止。
症见阴中出血,但量不多,伴腰酸不适,乏力,舌质淡红、苔薄,脉沉滑。
此乃肾弱冲任不固,胎失所养,而成胎动不安证。治用固肾安胎、益气止血法。方用寿胎丸加味。
处方:菟丝子l5克,桑寄生15克,川续断15克,阿胶6克(烊化),党参15克,白术l5克,焦槟榔10克,墨旱莲15克,杜仲l5克,黄芩5克。水煎服。
服药5剂后血止症消病愈。
【附方】
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功用:滋阴补肾,止血安胎。主治:冲任不固,肾虚滑胎。
胎元饮(《景岳全书》) 组成:人参、当归、杜仲、l3芍、白术、熟地黄、陈皮、炙甘草。功用:补气养血,固肾安胎。主治:气血虚弱,胎动不安。
保阴煎(《景岳全书》) 见“崩漏”。
圣愈汤(《兰室秘藏》)组成: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熟地黄、生地黄。功用:益气补血。主治:气血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