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电集团清洁能源竞赛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五大发电集团开启了清洁能源发展竞赛。
最近公布清洁能源新发展目标的是大唐集团。1月21日,在2021年工作会上,大唐集团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超过50%,提前5年实现“碳达峰”。
这是五大发电集团中,第二家提出“碳达峰”时间表的电力央企。第一家是国家电投集团,这家清洁能源占比遥遥领先的电力央企宣布,初步测算到2023年就可以实现“碳达峰”。
不仅如此,国家电投还提出,计划到2025年,集团电力装机将达到2.2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升到60%;到2035年,电力装机达2.7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升到75%。
对于国家电投,实现这一目标压力并不算大。截至2020年底,国家电投电力总装机为1.76亿千瓦,清洁能源总装机9888万千瓦,占比56.09%,在五大电力集团中清洁能源占比一骑绝尘。
制图:能见
但是对于大唐集团,到2025年完成50%以上占比目标,任重道远。截至2019年底,大唐集团电力总装机为14420万千瓦,位居五大电力集团末位,清洁能源占比仅为32.51%,略好于国家能源集团的24.90%。
制图:能见
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大唐集团的电力装机增量,几乎全部要依靠清洁能源,才有可能完成,存量项目中或许还要淘汰一些煤电装机。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大唐集团明确提出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提出二次创业新征程的还有华能集团。在1月17-18日召开的年终工作会上,华能集团提出,“十四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清洁能源企业”的战略目标,明确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和“六个新领先”的战略任务,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实现再次腾飞。
相比于其他四家电力央企,华能集团在清洁能源发展绝对增量上目标最为宏大。华能集团强调,到2025年,华能集团要进入世界一流能源企业行列,发电装机达到3亿千瓦左右,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以上,确保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0%以上,碳排放强度较“十三五”下降20%,到2035年,进入世界一流能源企业前列,发电装机突破5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5%以上。
而截至2019年年底,华能集团电力总装机为18278万千瓦,排名第二,但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仅为34%,处于五大发电集团中间位置。
从2019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34%,到2025年超过50%,再到2035年超过75%,且发电总装机大幅增加,意味着华能集团未来电力装机增量,几乎也要全部依靠清洁能源。
从去年开始,华能集团在清洁能源尤其是新能源上,就开始迅速发力。2020年,华能集团新能源项目核准(备案)突破1300万千瓦,开工突破1000万千瓦,新增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新增容量是“十三五”前四年的总和。
对于华能集团而言,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目标。
到目前为止,五大发电集团中,国家电投、华能集团、大唐集团都陆续公布了明确的清洁能源占比目标,只有国家能源集团和华电集团欲遮还羞。
面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国家能源集团压力最大。截至2019年底,国家能源集团电力总装机为24644万千瓦,排名第一,但是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只有24.9%,位居末尾。
其实国家能源集团清洁能源绝对装机量并不算低,新能源装机量仅次于国家电投,其风电装机量位居国内第一,不过多年来在光伏领域并未发力,位居五大发电集团之末。
从今年开始,转型压力最大的国家能源集团也开始发力清洁能源,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达到7000-8000万千瓦。
但是对比来看,国家能源集团在清洁能源方面的投入并不大。电力总装机排名第二、仅次于国家能源集团的华能集团,计划在“十四五”仅新能源新增装机就要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还不包括水电、核电等其他清洁能源。
这或许与国家能源集团特殊情况分不开。国家能源集团由国电集团和神华集团重组而来,其煤炭产量位居国内首位。因此从转型角度,难度也最大。
面对挑战,国家能源集团依然宣布全面启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和实施路径。
如果国家能源集团有着特殊情况,尚未公开清洁能源发展详细目标,那么吊诡的是,华电集团为何未公开?
在1月20日召开的2021年工作会议上,华电集团提出“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公司实现“5318”发展目标,初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
但是在该公司的外宣材料中,清洁能源发展目标只字未提。事实上,华电集团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并不落后,截至2019年底达到40.40%,虽然明显低于国家电投,但是依然排名第二。
事实上,华电集团并非不重视清洁能源。在华电集团强调的2021年五点工作要求中,第一条就是让绿色成为公司发展的鲜亮底色。
我们预计华电集团2025年清洁能源占比目标会超过50%,很可能仅次于国家电投。
五大发电集团基础不同,发展节奏也会有所差异,但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目标是一致的。
五大发电集团清洁能源发展目标
只是,对于清洁能源占比较低的发电集团而言,面对碳达峰、碳中和压力,时间不多了。
这是一场关乎存亡的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