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言父过、女不道母奸”,老祖宗提醒:做儿女的,都不妨一看

俗语:“子不言父过、女不道母奸”,身为子女,可以好好看一下。

《游子吟》诗中描述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一直以来,中华民族就是注重仁孝的礼仪之邦。古代对于礼仪十分重视,封建王朝也为了能更好统治天下,不断推崇忠孝观念。千百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文化的积淀也让孝义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古人对于孝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其中有句名言叫做“子不言父过,女不道母奸,”就蕴藏着极为深刻的道理。理解了这句话,对于改善亲子关系也会有极大的帮助。

如今很多人都会有一种烦恼,那就是人们觉得自己与父母相处起来会比较困难。确实,子女与父母毕竟不是一代人。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思想教育各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由于亲情的因素,这其中的差距就容易被忽视。

观念不同的人,相处起来确实会有一些矛盾。随着子女的年龄越来越大,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这也是人们一直想要了解的主要问题。这句话就能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参考,它的字面意思其实非常简单。前半句是说做子女的,不能去说出父亲的过失,后半句是说做女儿的,即便知道了母亲会有一些不好之事,也不应该说出来。

俗话说:父母养育之恩大于天。这是我国长期历史以来,所沉淀下来的一种尊敬父母的美德。

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话,也必须要参考时代的因素,在古代父母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在家庭里面,父亲不仅有着家庭最高统治权,更是有着执法权,他可以处罚犯了错的子女。在古代无论父母怎么教训子女,孩子都无法去反抗,可现代情况就比较特殊了,宣传自由平等,也使得人们开始重新考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父母应该享受更多的尊重,可子女也不应该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尊严。

这句话是要告诉人们,做子女的,即便父母有过错,也要隐忍。起码是要在外人面前隐忍,不能当着外人的面说出父母错误的地方,显然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也要灵活多变,懂得什么道理在什么时候使用。比如这句话,在古人的思维里面,父母崇高的地位不容侵犯,当然就不允许孩子有冒犯父母的行为。可换到现代人思维中,父母确实是要面子的,他们不是圣人,很多事情处理起来确实会有过错,也可能会伤害到孩子。可绝大多数的父母是不愿意和孩子认错的,他们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否则他们觉得自己以后就没面子去管教孩子了。

这种事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再怎么强调平等。父母毕竟是你最亲的长辈,哪怕是极为开放的西方,也不会完全强调父母和孩子就是平级的关系。因此做子女的,一定要给父母几分面子,这并不是让你无条件纵容父母犯错。而是像在外人的面前,千万不要去谈论父母的过错。很多家里的丑事,关起门来自己家去解决。作为子女去到处和外人说自己父母的不对,一开始别人会同情你。可时间长了,外人也会觉得你这个孩子不太孝顺。

给父母留几分颜面,留一些余地,这就有了双方沟通解决问题的基础。否则父母不愿意就这样丢人,孩子也死活不肯让步,有问题也解决不了。你就算把父母的所有罪行都公布出来,可受伤害的还是自己家里的人。当然,这句话并没有考虑到一些极端的情况,这个世界上往往就是有一些垃圾一样的父母。比如从小家暴孩子,或者是孩子一生下来就被父母遗弃,长大后又舔着脸过来认亲。很多人在帮忙处理这类事情的时候,就往往还按照这样的思维,觉得对方毕竟是你父母,有点错也应该去理解。

此时就需要选择性去应对,这种情况就没必要按照这句话去理解了。父母可以犯错,并不代表什么错误都是可以犯,可以被子女原谅,可以关起门来自己家里解决的。比如像家暴这种事情,已经涉及到违法。很多家暴的父母你不找外人介入,他们是根本不会改变的。在对待这类事情的时候,切记要搞清楚情况,千万不要盲目当和事佬,各家都有不一样的情况。

作为子女,一定要记住这句话的意思,也要记住它的适用条件,如今的社会对于孝已经有了不同的理解,我们既不能放弃传统观念里面的孝义,同样也不能接受传统观念里面的愚孝,即便是孝顺,也要有理性的思维。

结语:

对于“子不言父过、女不道母奸”,个人认为,对于父母我们需要做到尊敬父母。毕竟没有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也不可能长大成人。所以孝敬父母和尊敬父母也是必须要做到的。乌鸦尚且知道反哺,更何况我们人类呢?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的父母就是完人,他们也会做错事情,也会犯错误。但是我们作为子女的,在面对自己的父母的同时,要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景,和自己的父母友善的沟通。当然,任由自己的父母犯错,也同样是不对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