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四十五) 坐困洛阳的史思明
邺城之战前,帝国轰轰烈烈的整出来了九大节度使,随着邺城惨败,帝国的座次就需要重新排一排了。九大节度使中,有人死去,如战死的李嗣业,病死的鲁炅,也有人丢了自己的家底,如崔光远和季广琛,这些人的退走,自然会有新的大佬补上来。
上面这些大佬的人事变动,对于皇帝来说,只能算是小事,眼下最令皇帝头疼的,是太子、郭子仪这样的顶级大佬。
邺城会战的时候,名义上的三军总司令(天下兵马元帅)是太子李豫,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是副司令(天下兵马副元帅)郭子仪。而邺城会战,不管怎么说,都是郭子仪坚持自己的战略战术,最终遭遇了一场惨败,怎么着,也得有所惩戒。
不过怎么个惩戒法,这里面的学问可就大了,总的来说,如果是帝国强势的时候,失败的将领受到的惩罚往往都很重,不说别的,高仙芝、封常清就是前车之鉴,哥舒翰之所以宁愿晚节不保,也要投降燕帝国,也是因为知道自己不投降,多半难逃一死。
将领弱势的时候,别说是打了败仗,就是你打赢了,也未必就有好果子吃,比如说侯君集才打赢了回来,唐太宗就撤了他的职,又比如汉武帝打朝鲜,不放心一个人带兵,非的安排两个身份地位相等的将领,然后又嫌这俩人不能团结,仗打赢了,两个将军也全部被砍了脑袋。
不过如果是中央弱势,将领强势的时候,这惩罚的力度就不好说了,比如陈涛斜败得不可谓不惨,主帅房琯的责任不可谓不大,只因为当时的西北朝廷还比较弱势,房琯啥事也没有,一直没有因此战受到过半点惩罚。
当然,更多的时候,强势的将军还是要做做样子,向皇帝申请,您一定不要对我讲情面,一定要狠狠的惩罚我,不然对不起战死的将士们啊,皇帝自然是百般不许,坚决不同意,最后走个过场,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比如说,诸葛孔明第一次北伐大败,损兵折将,于是申请自降三级,不过无论怎么降也都是蜀汉帝国的头号大佬。
咱们言归正传,从理论上来看,对郭子仪的处理是一个法律和制度的问题,处理的结果取决于皇帝怎么看待郭子仪,怎么看待郭子仪在邺城会战中的责任。但是在实际中,对于郭子仪的处理,早已超越了个人关系,怎么处理郭子仪,完全取决于皇帝和中央对于朔方军的态度,取决于他们对于整个关东众多武装的战略布局。
对于皇帝来说,他的敌人永远不会只有一个,他所考虑,所防备的对象,往往是多的难以想象。邺城会战惨败后,皇帝担心的不仅仅是来自燕帝国的威胁,他也同样会担心挂唐帝国旗帜的众多拥兵大佬,会不会失控。
基于通盘的考虑,皇帝最终对郭子仪的处理如下:
秋,七月,上召子仪还京师,以李光弼代为朔方节度使、兵马元师。士卒涕泣,遮中使请留子仪。子仪绐之曰:“我饯中使耳,未行也。”因跃马而去。
光弼愿得亲王为之副,辛巳,以赵王系为天下兵马元帅,光弼副之,仍以光弼知诸节度行营。
郭子仪在军队中的职务权限,被一撸到底,李光弼彻底取代了郭子仪的地位,与此同时,皇帝的次子赵王李系也踏上了历史的舞台,取代了太子,成为了天下兵马元帅。
自古以来,皇帝对于帝国权力格局,尤其是军队权力格局的打造,始终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他迫切希望提拔一个强有力的指挥中心,只有指挥中心强有力了,才能够组织起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够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可是另一方面,皇帝又非常担心和害怕自己搭建的班子太强有力了,以至于威胁到自己。
按照帝国一贯以来的规矩,前敌主力部队一直都是太子加顶级将领的组合,比如之前的太子(现在的皇帝)配哥舒翰,比如现在的太子配郭子仪。在这样的搭档下,总司令始终是姓李的,能保证部队始终接受李家天子指导,大将作为副司令,拥有足够的权威。
问题是,这样的搭档如果在一起配合久了,皇帝就难免会信不过,尤其是在陷入僵持的时候。如果是在不断的胜利的时候,可以通过占领区不断获得物资、人力的就地补充,在激励机制的刺激下,帝国还相对容易相信军队的忠诚;到了相持阶段,帝国脆弱的财政无力支撑部队的高额奖金,缺乏激励的部队对于帝国的忠诚度就会变得脆弱。
当初老皇帝时期的哥舒翰和太子的组合,在潼关相持半年,仗没打一个,和杨国忠却明争暗斗干得火热(详见第九节)。太子变成小皇帝后,在帝国的部队还没发动总攻的那半年,帝国也是祭出皇子(广平王、建宁王)和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的组合搭档,结果皇子们和李辅国、张良娣斗个不可开交,逼的皇帝怒斩亲儿子建宁王(详见二十一节)。
正是基于类似的考虑,皇帝对于太子加郭子仪的组合,变得极度的不信任,也正是这样的背景下,皇帝在空降了李光弼后,决定空降另一个儿子赵王李系和李光弼一起到洛阳。两个空降兵面对手底下的一帮骄兵悍将,自顾尚且不暇,短时间内和部队合起伙来和帝国叫板的可能性,自然也就会大大下降。
是不是扯得有点远了,我们回到主题,来看看帝国对于河南防线的布置,唐军以李光弼带领他的核心团队,共五百骑兵空降朔方,镇守洛阳,经过了两京苦战到邺城惨败,朔方当初的的四万五千精兵,已经损失过半,现在的主力部队兵力大约只剩下两万多。单凭朔方军守卫洛阳,显然部队数量不够,为了更好的守卫洛阳,帝国将另外两支部队,也暂时划给了李光弼统一指挥。
第一支是原来李嗣业的西域部队。这支部队战斗素质很高,在香积寺决战和相州会战前期痛击安庆绪,都立下过大功,李嗣业已经战死,这支部队由荔非元礼为最高长官,包括了像白孝德、段秀实等名将,目前至少还有大约六七千的部队。
另一支是鲁炅的淮西部队,鲁炅已经病故,他的部队大体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继续回了淮西,主要镇守帝国南线的东部淮南一带,由王仲昇率领;另一部分由李抱玉率领,分配给了李光弼,共同守卫洛阳,这一支部队大约三千来人。所以,总算下来,洛阳附近大约有精兵三万左右。
李光弼空降朔方之前,是河东节度使,他留下来的位子,自然要由威望足够的人来接任,当前帝国有资格接任李光弼的位子的,只有一个合适人选,那就是王思礼。王思礼部是帝国数量最多的部队,包含河西陇右关中等各支残部,以及程千里的泽潞新军,到现在也大约还有三万左右的部队。
帝国中央此时将王思礼部做了拆分,河西陇右等各残部大约一万左右的部队,由来瑱率领,驻守陕郡;余下泽潞部队继续由王思礼率领,和河东部队会合,负责继续盯住在大同的高秀岩,并随时配合河南河北的各地战场。
接下来的几个相州败将,崔光远部基本被全歼,他此时接替了来瑱,镇守南阳、襄阳、湖北一带,主要防御南线战场的西线。而许叔冀部和董秦部都只有几千人,此时余部合到一起也不足万人,镇守陈留(汴州),与他们一同镇守陈留的,是又从平卢南下的另一支生力军,大约五千左右,由田神功率领。
我们仔细看下唐帝国现在的部署,会惊讶的发现,这实际上和当初老皇帝的战略一模一样。我们回顾下第二节,老皇帝的战略部署是以陈留-开封、洛阳和陕郡分别作为三道防线,分别由张介然、封常清和高仙芝作为最高指挥官,节节抵御,山西方向由朔方的郭子仪、李光弼火速入援,伺机反攻。
现在,到了小皇帝的时代,唐帝国的战略部署,还是以陈留-开封、洛阳和陕郡分别作为三道防线,节节抵御,山西方向由王思礼统筹指挥,伺机反攻。另一方面,燕帝国史思明花了半年时间整顿好内部后,九月开始大举南下:
史思明使其子朝清守范阳,命诸郡太守各将兵三千从己向河南,分为四道,使其将令狐彰将兵五千自黎阳济河取滑州,思明自濮阳,史朝义自白皋,周挚自胡良济河,会于汴州
很显然,史思明的进军路线和大致战略,也和四年前的安禄山几乎一模一样。四年了,双方从皇帝到主帅都各自换了个遍,但是双方选择的战略,甚至大致的战略部署,仍然保持和四年前几乎一致,这充分说明了各自这套战略部署,是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的。
燕军南下至少有五万的精锐部队,而唐军防守第一道防线——开封、郑州防线的许叔冀部、董秦部以及田神功部,加起来大约只有一万多的正规军,与燕军力量对比悬殊,因此,他们在稍作抵抗后,就全部开城投降了。
史思明南下,复现当年安禄山席卷之势,此时镇守洛阳的李光弼部,就面临战略选择:首先要做的第一个选择就是,到底要不要守洛阳。四年前,封常清守洛阳,采取了前出防御的作战方针,部队从虎牢开始,节节防御,结果是一败再败,迅速丢失洛阳城。殷鉴不远,李光弼不由得不慎重。
洛阳位于洛河平原又称三川平原,三川指的是洛水、伊水和谷水(现在的涧河),洛阳城周边依山傍水,一马平川,外围虽然有很多山脉将其围起来,看上去是个三面环山的半盆地,北边还有湍急的黄河。但是,洛阳四周可供行军的路口比较的多,最好走的一条路,是沿着黄河,经过虎牢,溯洛河到洛阳;如果这里被堵住了,也可以绕几十里从南边登封那里翻嵩山的崿岭而过,离洛阳只有20里。如果这里也被堵住了,还可以从登封继续绕到西边,沿着伊水,从洛阳正南边的龙门(伊阙)穿过来,离洛阳只有5里!
唐军正规部队只有二万朔方兵加一万杂牌军,即便帝国在洛阳到关中一带进行了总动员,新招募了三五万的军队,但是这些新募部队要形成战斗力还很早。而燕军主力五万,又新得一万唐降军,即便开封、郑州方向需要留下部队防守,前敌主力部队也可高达五万。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唐军如果采用积极防御分散兵力的战略显得很不明智。
不前出防御,还可以全军退入洛阳坚守,但问题是困守洛阳有两个难题:
一是洛阳城太大,防守非常不容易,而洛阳城又位于三川平原的正中,方便敌军包围。二是洛阳是天下最大的物资仓储所在地,粮仓主要分布在城外,燕军进攻唐军要不要烧毁粮仓就会变得很为难,不烧毁仓库粮食就都资敌了,敌军可以围困更长时间,如果烧毁仓库,那么自己的部队就没有粮食和奖金。
综合上述因素考虑,李光弼认为不适合在洛阳防守,既然不适合固守洛阳,那就只能撤退,接下来就面临新的选择——该往哪里撤退呢?唐军又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是和当年的封常清一样,撤往陕郡。但是李光弼果断否决了这个计划,因为一旦撤往陕郡,就面临和当年封常清、高仙芝同样的战略难题,那就是陕郡又该怎么守呢?陕郡现在有大约一万正规军,和朔方合兵,正规军兵力大约四万人,部队战斗力仍然弱于燕军。最关键的是从洛阳到陕郡沿新安、渑池一线,都属于丘陵地带,没有特别适合防守的要道,陕郡面对东面的进攻,防御起来没有特别的优势,以劣势兵力,面对士气高涨的燕军的进攻,很难抵挡。唐军极有可能陷入与四年前一样的节节抵御,节节失地的被动局面。
因此,李光弼果断采取了不同于封常清的新的作战战略,在洛阳城坚壁清野,之后北上河阳防守。
河阳是河阳桥的简称,在洛阳北边偏东方向大约30里,黄河流到这一块的时候,有很多的非常大的河中岛,河阳渡口是河中岛群的最后一个大岛,这个河心岛和黄河北岸南岸的距离差不多,两边的河流因此流速也相对非常平缓,水面宽度大大降低,非常适合渡河,因此古人就利用这里的特点,在这里建造了浮桥,在黄河北岸,南岸和河中的岛上,分别筑城,称为上河阳、下河阳和中河阳。
河阳相对于陕郡有以下三个优点:
第一,由于河阳距离洛阳非常近,道路也很便捷,非常方便骚扰和袭击洛阳方向分散的燕军,各个击破,燕军兵力将受到很大牵制,换句话说,在彻底解决河阳的唐军之前,燕军不太敢大部队向西进攻,不然,随时会被抄了后路。
第二,黄河北岸的上河阳,西边对着轵关道的出口,坚守河阳就可以和山西运城地区建立起联系,获得物资和人员的供给与补充;上河阳东边又对着燕帝国占领的怀州,如果燕军无法保持攻势,唐军可以在黄河北岸直接向东进攻,横扫燕军后方
第三,黄河南岸的下河阳,背靠黄河,左右两侧都有黄河阻拦,面敌方向单一且狭窄,这样,燕军就无法充分展开来发动进攻,只能添油式的正面攻城,这样的地形最大限度的抑制了燕军的兵力优势。
史思明火速攻占洛阳后,主力部队立即北进,在黄河南岸包着下河阳,建了一座半月形的外城墙,彻底封锁了下河阳,双方围绕河阳展开了长久的攻防。
既然河阳分为上河阳、下河阳和中河阳,燕军兵力占优,又无法展开,所以多点进攻就成为了必然,下河阳正面攻击,中河阳从水上攻击,同时分遣一部分部队,渡过黄河到北岸,攻击上河阳。而守军的战场战略也很明确,就是利用河阳的特殊地势,守好三个城,同时密切关注燕军动向,只要燕军一分兵,唐军就立即分兵抵御,如果燕军兵力向陕郡方向移动,唐军就立即进攻怀州“围魏救赵”,绝不让燕军抽出手来。
十月,燕军开始大举进攻河阳,河阳城池小而坚,所以燕军需要三路同时进攻,南岸的下河阳是正面攻击,中河阳和上河阳,都是从上游向下攻击。前面为大家描述过,河阳是黄河这一段河心岛屿群的最后一个岛屿,所以从上游过河有河心岛的协助,要方便很多。正面战场,燕军主要是围困,攻击很难出效果,河心岛的中河阳战场,燕军采取了用燃料将船只点燃,让其顺流而下的战术,试图烧毁浮桥,截断三城唐军的联络。唐军采用长杆、铁叉等长距离工具,将火船挡住,不让其靠近,又使用简易的投石机,不断投石击沉燕军的火船,使燕军无法威胁河中岛和浮桥。
燕军接下来从上游渡河到河清,希望可以巩固北岸河清阵地,这个战略有两个目的,第一是随时可以围攻上河阳,第二是可以北上轵关东出口,封锁河阳的后勤。这个战略看上去很美,但是却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典型的走直线和走曲线,走弓弦和走弓背的区别!
唐军在河阳,走的是直线,通过岛屿与浮桥,最多不超过一个时辰,就可以完成大部队在黄河两岸的调度。而燕军被迫走曲线,部队从收到战场信息,到做出反应,再到乘船渡过黄河,再下船上岸,再到最终实施战术动作,需要至少一天的时间,这么久的调度用时,什么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燕军北上河清,就给了唐军各个击破的机会,燕军尽管有兵力优势,可是走的是弓背,耗时长,唐军走的弓弦,耗时短,所以唐军就可以打时间差,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燕军。燕军先是李日越、高庭晖部偷袭击,结果发现被发觉遭遇唐军大部,于是举部投降,后是周挚部率大股部队北上攻击,还联合了怀州的安太清部,结果唐军以李抱玉率领小股部队在南城坚守,大部队迅速北上,利用优势兵力大败燕军周挚部。
燕军围攻河阳一个月,战斗不能获胜,刚刚投降燕军的董秦和田神功,又率领所部精锐平卢军,投降了唐军。这支精锐部队投降后,董秦部加入了陕郡战场,巩固帝国的陕郡防线,田神功部东下到许昌一带,严重威胁燕帝国陈留—郑州一线。史思明很快意识到,继续分兵围攻,就是继续给李光弼各个击破的机会,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对河阳的全面攻击。
随着史思明部被牵制在洛阳,动弹不得,无法突破,唐军抽出手来后,随即以少量部队坚守河阳,大约一万多的部队东出围攻怀州,史思明部派遣部队北上渡河救援,结果在沁水又被李光弼部朔方军击败。至此,史思明部虽然部队数量更多,但是由于被李光弼扼住了河阳咽喉,唐军守在内线,直线,燕军被逼往外线,曲线,燕军如果继续运动作战,就难免被各个击破的下场。
于是史思明部终于不敢再运动作战,所有部队集中在洛阳,坐看怀州被唐军围困。在苦苦支撑了九个月后,760年十一月,怀州终于无法坚持,大将安太清率部投降,唐军赢得了整个河阳战役的辉煌胜利。
河阳之战,是非常经典的防御战与运动战的结合,战斗双方都展示了高超的战争指挥技巧,尤其是唐军主帅李光弼团队。在陕郡唐军和河东唐军的支援和配合下,河阳守军充分利用河阳的地利和战略优势,完美的展示了防御作战与运动战的精妙结合,通过防御阻挡迟滞疲敝燕军,通过运动战不断打击、分割,各个击破燕军,最终逼迫燕军只能将部队集中于洛阳附近,也困守在洛阳,从而将战略主动权交给了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