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简单瓢别康熙青花品相好坏?
到了晚清光绪时期,虽然此时景德镇窑业生产仍沿用蛋形窑,但国力衰弱,社会经济凋敝,即使是当时的官窑生产都不能完全支持松柴的巨大消耗。因此光绪民窑仿康熙青花瓷器较之康熙本朝民窑青花瓷器釉面质软,灰暗并伴有青花色泽灰暗的鉴定特征。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创造,青花瓷之美,更是让世人叹为观止。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加上一层透明釉,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其属于釉下彩。钴料烧成后呈蓝色,着色力强,色彩鲜艳、稳 定,烧成率较高。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清时期青花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景德镇闻名于世,正是因为那千年盛烧不衰,永放不败的青花艺术。
康熙早期的器物足壁内外常斜削呈尖状,二层胎底的器物折角必须是直角,当然形制和纹饰是可以作假仿制的,仔细观察器物看是否真的“老气”,千万不要被人工伪造的老旧所欺骗。
青花瓷器道光时期的青花瓷器烧制工艺下降,其中胎釉制作粗糙,而且胎土淘洗不净,胎釉结合迷失程度不足,因此造成青花漂浮感和所谓波浪釉,又称“浪荡釉”。
康熙青花的纹饰内容,有刀马旦,有古代典故,有龙凤瑞兽,有人物,有动物,有植物,有长篇文字.
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 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龙折沿洗、印盒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露胎无无釉,圈足宽厚。
康熙青花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青料的使用贯穿其中。我们知道顺治时期就已经熟练使用浙江青料了。那么如何从青料的各种特点来看康熙朝早中晚不同时期的特点呢?浙江青料发色最 好时颜色非常蓝,而且发色特别正,不晕散,色调明亮。康熙朝早期,还达不到这种水平,发色像顺治时期偏灰、偏暗的比较多。可是到了康熙中期的时候,青料使用逐渐趋于成熟,并走向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