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经年累月的自我修炼
关于读书,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读书何须形象大使》,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我以为读书就像饮水、吃饭一样,是一个人的本能需要。既如此,又何必需要设定某个特定的“使者”来领着做呢?这些年来,除专业书籍外,我读书的种类渐渐杂起来,哲学、史学、诗学,不一而足,皆有所涉猎。但也并不求精通,只把这些读过的文字及文字中所蕴含的知识、阅历、见识、感悟作为滋养自我精神的一种养分。
虽读的书并不算多,但总有许多文字和书籍在后来回望时能反哺我的人生。这条阅读之路,留下了我曾踏过的足迹。把这些足迹串起来,就是我在某一段时间里生活的轨迹。
文哲润泽生命
教师首先要读的,在专业书籍外,我以为当推哲学。因为哲学让人明智,让人在芜杂的生活场景中保持清醒与爱。而教书育人的职业使命,决定了教师需要通透的视野,需要“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智慧。就如周国平先生在《守望的距离》中说的:“带着如此浓烈的爱意,爱着田野里的花朵、小草、树木和河流。”
《守望的距离》是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作者对人生哲理性的思考和阐释,并且这种思考与阐释带着浓浓的入世情怀和积极的人生追求。书中强调富有精神价值的生活,强调审美的生活态度。作者告诫人们,看清浮光掠影的表象、空虚和无聊,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保持自我的独立和独特,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以更加开阔的视野看天地万物、人生种种。
这在当下,是一种尤为难能可贵的价值观。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还能衍生出对独立人格的尊重和向往,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如此,大约就能渐渐抵达生命的真谛和生活的本真。
至于北岛选编的《给孩子的诗》,则是我们庸常生活中需要的那一抹暖色。57位不同国别的诗人,101首风格各异的诗歌,无不体现出北岛与众不同的诗学理念和美学情怀。正如北岛所说: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幸存下去,也必须幸存下去,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所谓“诗言志”,没有一首诗不浸染着诗人的生活体验、审美和情感。
我们应该知道,更应该告诉孩子:生活终有种种纷扰,但是生命应该保有诗性。
《人生海海》,甫一看到这个书名,我的感觉是疑惑的。为何要用重叠的“海海”形容人生。后来知道,这是闽南方言中的一个俗语,意思大约接近“人生像大海一样广阔”。
作者麦家说:“我想写的是在绝望中诞生的幸运,在艰苦中卓绝的道德。我要另立山头,回到童年,回去故乡,去破译人心和人性的密码。”因此,小说扣住“人性”来写,曲折的情节中折射出人生的复杂与多变,诚如扉页上那句:“人生海海,潮落之后是潮起。你说那是消磨、笑柄、罪过,但那就是我的英雄主义。”
历史拓开眼界
读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仿佛被某种力量牵扯着,作为一个独立的旁观者,站在一段段历史之中,看那些决定人类历史发展方向和命运的人与事在身边缓缓展开,并且逐渐让你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最后化为一声“安好”的问候,一句“不易”的感叹。
读这本书,你会觉得在历史漫长的演进过程中,总是经过了许久的积蕴,才会在某一个不经意的时刻,突然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让人类的走向朝着某个阶段迈进一大步,而这个过程是渐进顿悟、不疾不徐的过程。比如:太平洋的发现、滑铁卢的失利……
这些历史性的时刻以及背后群星璀璨的人,这些出现和发生,是偶然,更是必然。他们成为“吹哨者”,集聚了个体所有的努力,勉励整个人类集中一切力量,浩浩荡荡,为未竟之事不懈努力。正如梁启超所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南渡北归》大概是我近5年来读过最厚的一套书了。书中对民国这一代学者作了切片式的描述,娓娓道来,徐徐展开。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胡适、陈寅恪、傅斯年……这些名字应该是对中国近代文化史略有了解的人都耳熟能详的,每一个都堪称学术泰斗,在这部书里,这些名字不再是一个个汉字,他们被复原成鲜活的血肉,满腔热忱、一心向上。这些人在烽火战乱中护送国家文物和大学图书南渡,艰难地奠基了中国最初的考古和建筑轮廓,颠沛流离却矢志不渝。
“国运多舛而学术益盛”,个人所经受的磨炼与苦难,往往是铸就伟大事业的熔炉。这些人在颠沛流离的迁徙中用生命的微光照亮民族的文化之脉。他们以人格、学识、风度在那段昏暗阴沉的岁月中汇聚出一条星光璀璨的银河,在烽火硝烟中弦歌不辍。这种从骨子里喷涌而出的民族精神,不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头吗?
“美学”充盈教育立场
卢梭提出的“自然教育”理念,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用布鲁姆的话来说,《爱弥儿》就是卢梭的《理想国》。在书里,这位法国哲学家穷尽毕生的思想和智慧,养育了一个虚构的男孩爱弥儿。在养育中,他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的人,在于顺应儿童的本性,使之成为所能成为的自己。这个主张基于卢梭“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变坏了”的理念。
《爱弥儿》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儿童是美的,儿童立场是美的,教育便是美的”。读成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一书,有一种与作者对话的感觉,又像是处于倾听的语境之中。读时,我想到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你不能教导儿童,除非你变成儿童。
全书从回到儿童原来的意义上去、回到儿童最伟大之处去、回到儿童完整的生活中去、回到儿童的生活方式和游戏方式上去四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切入,用充满哲思的智慧和诗意的语言深度剖析了教育中儿童立场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实施的策略、路径,让人在轻松的阅读体验中,不知不觉感受到“儿童立场”的教育召唤。
《儿童立场》从书名起就开宗明义地阐明了教育工作的根本立场——立足于儿童的实际需要,指向儿童的自我成长。书中说,教育需要慢慢来,需要等待,而最美好的教育应是与儿童的成熟相匹配的教育。儿童立场不是一句空泛的话语,也不只是浅层次的爱护和尊重,其深度在于对一种教育价值的追寻和教育情怀的坚守。
无论是《爱弥儿》还是《儿童立场》,都揭示出一个共同的教育原理:从儿童实际出发,选择儿童喜爱的方式,指向儿童的自然生长。我这里用了“生长”这个词,因为较“成长”而言,“生长”更具教育内涵,更能使教育给人以“美学”意义上的认知体验。
专业力就是教育力
变革当前的学校及学校教育是一个日益得到重视的命题。在这个背景下,钟启泉先生将他近10年在全球各大教育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整理形成专著《学校的变革》。这本书主要聚焦学校变革中的核心问题,从“核心素养与学习模型的研究”“有效学习:学校变革的主题”“教师教育:寻求观念与体制的同步变革”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对核心素养、学习模型、有效学习、教育观念等深刻影响学校教育走向的概念作了深层次的解读。
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学校教育应该建立在儿童主体性学习与学科之间的链接与整合上。打破边界,用符合教育学原理的逻辑构建一个全新的更加开阔的学校。
项目化学习到今天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了。而夏雪梅博士领衔的团队对项目化学习的研究成果应该是目前国内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是这一成果最全面的描述和总结。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什么样的学习样态能够有效推动素养的培育和形成这一问题,本书也做了具有前瞻性的论述。
项目化学习强调学习品质和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注重引导学习者在特定的生活化情境下掌握相应知识并且运用其解决具体问题,增强学习者对知识跨情境迁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难得的是,本书在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还形成了大量项目化学习的案例和工具,对于一线学校和教师实施项目化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教育的温度》是一本宜置于床边案头的书,作为一本散文性教育理论专著,它既严肃又美好。作者把教育上升到“道”的维度进行阐释,相较于实用意义上的教育理论建构或解构而言,多了一分人文观照下的温度,而这似乎也正是林格老师的教育理想——做温暖人心的教育。
教育的温度,不是外源性的植入,而是内生性的散发,是教师自我内心深处的透亮、光芒和润泽,是生长于教师人格基因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少年读书求速度,求痛快;中年读书求机缘,求惬意。不必刻意读,也不必刻意不读。恰好有了空闲,恰好手边有书,舒卷便读。这种顺其自然的读书心态往往好过带着明确的功利目的去翻书,而且所读之书往往映射出读书之人的精神面貌。正如朱永新先生所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因此,不读书,必然精神枯竭,而至生命无光。
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就是一场经年累月的自我修炼。
(杨强劲,供职于上海市松江九峰实验学校,安徽省作协会员,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文化研究委员会专家委员。)
十本书书单:
《守望的距离》
周国平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
《给孩子的诗》
北岛 选编
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人生海海》
麦家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
《人类群星闪耀时》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著
高中甫 潘子立 译
译林出版社2017年版
《南渡北归》
岳南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爱弥儿》
〔法〕卢梭 著
彭正梅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学校的变革》
钟启泉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儿童立场》
成尚荣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
夏雪梅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教育的温度》
林格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中国教师报》2021年01月27日第8版
作者:杨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