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黄帝内经》之生命的起源之迷
《灵枢·本神第八》:“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杨上善注:“未形之分,施与我身,谓之德者,天之道也。故庄子曰:‘未形之分,物得之以生,谓之德也。阴阳和气,质成我身者,地之道也。’”
二、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释字:德者,《说文解字》:“升也。”《集韵》:“德行之得也。”《正韵》:“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薄者,《说文解字》:“林薄也。刘注曰。薄,不入之丛也。按林木相迫不可入曰薄。引伸凡相迫皆曰薄。如外薄四海,日月薄蚀皆是。”
“德”字左面是个双立人,是小步、行走貌的意思,右边上面是一个“直”字,下边是个“心”字。《说文解字》解释为升的意思,有天神直通人心的含义在,因此说“天之在我者德也”,是天的善美,正大,光明;纯懿通于人的意思,或者一切完全符合道的规律赋予了人类。地给予人的是一切物质的升华的部分就是气,地之气是土地按照地之道所能给予人类的一切适合人生长的物质。
“德流气薄”天地之气相合则生矣,气薄好像气迫,天之德为阳,地之气为阴,天地之气的相互流动和相迫而生人。
释字:精者,《易·系辞》:“精气为物。《疏》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神者,《说文解字》:“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徐曰》:“申即引也,天主降气,以感万物,故言引出万物。”
人之精与生俱来,就像一粒种子,这个精源于父母,《灵枢·决气第三十》:“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这两个神源于父母之神,父母两神的结合而产生了一个新的生命,而且带有与生俱来的精。这个精能有多大作用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把一粒黄豆放到水里一段时间后发现生出豆芽,豆芽的生长就是这个与生俱来的精,继续浸泡豆芽越长越高到了一定高度就再也长不了了,原因是其与生俱来的精已经耗尽了,没能长成植物和结出果实,说明这个先天赋予的精是有限的,是要依靠后天的滋养,这个精才能足够壮大、成熟而长成植物,开花结果。但从这个实验中我们也可以联想到,人体的与生俱来的精也是很有限的。
“两精相搏谓之神”,其中的“两精”的意思,在大部分书中都解释为父母之精相合而生成孩子的神,如果这里是指父母之精则前后文就有点不通了。前面已经介绍了人出生后所具有的精,人已经出生了,父母之精不应该出现在人出生之后的。而且在《灵枢·决气第三十》中明确提出,“两神相搏谓之精。”因此这个“两精”应该是人出生后人体营养所需的天地之精,经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当一个婴儿离开母体后,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婴儿哭出声来,这是人体与天气的第一次接通,也是天气第一次进入人体,从此人体将不间断地做着一呼一吸的运动,吸取着天之气,不断地灌注心脉中,心脉也因此连续地搏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同时当人体出生后,在开始几个月内还主要是靠吸取母乳来维持身体的营养,而当婴儿逐渐长大后,就要开始主动地吸取地之气带给人体的营养,这也是来自于地的精气。婴儿能吃能喝呼吸正常了,就显示出人的神志了,所谓相搏是指“搏而勿浮”和“搏而勿沉”,如果哪一天天地之气不能给予人以精气了,人会出现少神、无神,甚至死亡。
经云:“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人体接受了天地之精气,转化成五脏之精而藏于五脏。精的作用是化气、温里、养神,五脏之精的功能各不同,肺之精化气主呼吸,同时主血脉的运行,所谓气行则血行,人有了呼吸才有了脉动。脾之精化气主藏营,营入血主濡养全身筋经和肌肉关节等。脾藏营是肝藏血的源泉,肝血主生心神。心之精主神明。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肾之精与心之神相对应,精要藏,神要明;精藏则有精可化气,神明则脑目聪明。精不藏而相火妄动者,上扰心神,可生狂症;精下泄而水寒无阳,心神失控,可生癫症。精神是一对阴阳概念,阳之气为神,阴之气为精,精神同源,源于水谷精微,源于天地之精气,精神藏于五脏。五脏之精化五脏之气,五脏之气功能各不相同,肝心主神明,肺脾肾主藏精,五脏所藏神者,神魂魄意志也。
总之,所谓“生之来谓之精”是说与生俱来的是先天之精,先天之精不单单指肾精,也是父母给予婴儿的全部精气,肾主藏精。而“两精相搏谓之神”是指婴儿接受了天地之精气后形成了神情。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