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占领下的青岛前世——胶澳租借地
民国初期的《胶澳志》上有明文记述:“青岛村初为渔舟聚集之所,归有居民三四百户,大都以渔为业,今之天后宫、太平路一带,乃三十年前泊舟晒网之所。章高元驻兵后,渐成为小镇市矣。”
章氏乃淮军宿将,曾随本乡的福建巡抚刘铭传赴台湾与法军激战,因功晋为澎湖镇总兵,复任登州总兵。移总兵衙门于胶澳之后的第三年,即甲午年(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章氏奉旨率所部八营奔赴辽东半岛,在凤凰山阻击过日军的进攻。这样一个被朝廷授予“巴图鲁”(满语:勇士)的老将,却在胶澳任所遇上了天大的难题——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1897年11月14日),昨天停泊在青岛口的四艘德国铁甲舰上,有几个海军校尉自栈桥登陆,前来拜访他,告知:因山东曹州发生虐杀德国传教士的惨案,所以德国远东舰队奉德皇钦命自上海赶来,请他率所部于四十八小时内撤离本地,否则将以敌军对待之。
章氏有所不知,早在上一年冬季,德国驻华公使海靖即向清廷交涉租借胶澳五十年事宜。清廷拒绝了德国人的要求。但是,因十几天前的“曹州教案”的发生,让一直等待时机占领胶澳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瞅准了机会,立即下令德国远东舰队强占胶澳。
面对突如其来的德国人,章军门一面电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李鸿章已因甲午战争失败而调离)和山东巡抚李秉衡(张曜已病逝于任所),一面亲赴德营与棣特利谈判。谈判未果时,他欲自裁殉国,却被部下和敌人拦阻。万不得已,他只得率所部退出胶澳。尽管章的不战而退遭到了鲁抚李秉衡的弹劾,但却得到了朝廷的首肯。16日,北京覆电济南李秉衡,命其“镇静严扎,任其恫吓,不为之动,断不可先行开炮,致衅自我开”。翌日,又电令章高元等:“非奉谕旨,不许妄动。”
转年3月,李鸿章与海靖即在北京签订了《胶澳租赁条约》,大清国将胶澳及周边地区租借于德国,为期九十九年。德国人占领青岛以后,只在青岛口保留了两座中国建筑,即这座总兵衙门和其西边的天后宫。
图1 天后宫
本来德国占领当局是要拆除这座中国建筑的,因为这些信奉基督的“洋鬼子”根本不相信一个淹死在大海里的南方少女会在冥冥中保佑全中国的渔民的海上安全。不过,当地商民闻讯后,立即与德国当局进行了交涉,并做出适当的承诺,终使总督大人顺从了民意,妥善地保留了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历史建筑(图1)。
天后本名林默娘,一个淹毙于海里的福建籍女子。在中国,凡有海的地方,必有天后宫。青岛的原住民,都是明代洪武年间从西南省份迁徙而来的移民。在黄海之滨,他们学着在海里讨生活,并繁衍生息下来,就不能不像南方人一样祭拜一位海上保护神。在德国人登陆之前,胶澳商民于同治年间两度重修过天后宫。
1902年,青岛的华商自建“中华商务公局”,其办公所即设在天后宫里。
图2
德国人修古力是下了大本钱的。挖地不止三尺,砌石不止一层,雨水、污水分流,且污水要经过处理才能入海。
百年租期(九十九年),质量第一;不重表皮,只讲实际。难怪一个多世纪前,西方人都把美丽且整洁的青岛称作“东方的瑞士”。
因大规模开发建设整座城市,青岛急需大批劳工。于是,青岛原住民和附近地区的青壮年农民,便成了德国人辖下的第一代居民。为了便于管理,德国殖民当局把青岛划定为欧人居住区与华人居住区。即便设置惩戒罪犯的监狱,也分为欧人监狱与华人监狱。青岛所有的市政与军事工程,都是华人经手完成的。
老照片记下了他们的身影。
图3
在海边,他们照旧造船、修船、补网,现在又多了为德国人摆渡和为德国船拉纤的新活计。
图4
从码头到山头,每一尊克虏伯大炮都是他们搬运的(图4)。从海岬到要塞,每一座炮台都是他们营造的。从大街到小巷,每一幢造型奇特的洋楼都是他们一砖一瓦垒起的。
他们的“家里的”(女主人),还像往常一样操持家务,相夫教子。当时的青岛年轻一代的女人们,受德国人的影响,已经不再把脚缠成三寸金莲般的袖珍,而是丢掉了裹脚布,能够像男人一样正常行走,甚至能挑水而行了。老青岛把缠过又放开脚的女人,称作“小大脚(读jue)”。
图5
他们家的“小骚”(男孩子),一时还改不掉光着腚到海里洗澡的习惯——老青岛一直把到海里游泳说成“洗海澡”(图5)。
图6
从穿戴上看(图6),早期青岛人,日子过得蛮不错。要不然,青岛怎么会从德占之初的8.2万多人剧增为1914年撤离时的15万人?
图7
几年之后,渔村外的青岛口就成了这个模样,一座完全欧化的城市(图7)。
正因为有如此之多的异域风貌的历史遗存,建置只有百余年的青岛,才有资格跻身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图片由云志艺术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