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传家, 勤俭为本

我们家一直以“节俭”出名。爷爷是村里有名的小炉匠,一生走南闯北,典置了十几亩田地,愣是在解放前把一个屋漏饿肚的穷家困户变成“富农”之家,他秉性抠门,靠自己的勤俭节约养活了自己的一群子女;父亲生性小气,一生勤俭,虽然没有手艺却靠种田喂猪喂养马把我们弟兄三人供上大学,培养成才,这在当时的乡村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我们几兄弟从小耳濡目染,无论吃饭穿衣花钱,从不浪费,继承了抠门小气的秉性。

爷爷出生寒苦,在弟兄五人中排行老二,两个弟弟抓壮丁战死台儿庄后,23岁的爷爷便成了全家的顶梁柱,一年到头走村蹿塞,靠小炉匠的微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后来老了,七十多岁还到山上放羊放马,儿孙们孝敬他的糖果在柜子里藏几年也舍不得吃,一身粗布衣裤穿了几十年满是补丁还是舍不得丢。有一年的天子庙会,他的两头大公羊卖了个好价钱,好不容易奢侈一回,说要给我买套新衣服,拉着六岁多的我从街头试到街尾,最后还是是舍不得花那几十块钱买。害得我空欢喜一场,几天都不理他。生活上爷爷很是抠门,但对儿孙的读书问题他很是大方,到望九之年,还每年从牙齿缝里节约出来的几百块钱奖励我们堂兄弟们读书。儿孙结婚、创业资金不足时,爷爷也会慷慨解囊,极尽所能予以资助。虽然吝啬出名,但爷爷却常常借钱给有难的邻里乡亲克服困难,直至他九十一岁去世时,还有几家困难的乡亲还不上欠他的钱。

由于历史原因父亲没能继承爷爷银匠手艺,一生在田里劳作,尽管一年辛苦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打下的粮食还是有限。他和母亲种着十多亩田地,养了一匹母马,几头猪。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小农经济的家庭日子是极其艰难的。父母亲节衣缩食,总是想办法让我们弟兄四人能吃饱穿暖,还能安心读书。到九十年代初,虽然有爷爷时不时的资助,供四个孩子读书实在艰难,姐姐只能辍学回家帮父母干活。没能供姐姐读书成才,虽说实属无奈,但也是年迈的父母心中永远的痛。

父亲一生节俭,从不舍得买一件像样的衣服。有时我们外出读书不得不添置一套新衣,他也总要从街头看到街尾,几乎要问遍所有的铺面,试了又试,才下决心买最便宜最实惠的。我们的童年,没有玩具,没有零食,更不用说冰棒、汽水之类的奢侈品了。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给我买过最贵的东西是一辆飞鸽牌自行车和一块上海表,那是我在同伴中最引以为自豪的事儿啦。至于买自行车是因为我放弃到十几公里外的县一中尖子班读初中,答应父母到镇中学读书,这样每天回家食宿,可以节约很大一笔生活费,父亲才下决心卖了家里的两头大肥猪,到县城给我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我不知道不会骑自行车的父亲当时是怎样走几十里泥泞的小路把单车推回家的,现在想想,父母当时是多么的不容易呀,两头大肥猪可是家里的唯一指望呀,可我……

最难忘的是,1994年。那年我读初三,二哥读高二,大哥刚结婚,正是一家人最需要钱的时候,父亲为了筹措我们哥俩的学费,跟一个搞工程的表哥到丽江挑石头修路,不小心被山上的飞石砸中头昏迷不醒,在丽江地区医院抢救,住了十多天院,终于脱险。也许感叹于自己的大难不死,父亲一生唯一一次奢侈,用自己的工钱给我们兄妹四人每人买了一块手表。那是父亲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了,可惜那时年少不懂事,没有好好地珍藏。

父亲对儿女们要求几近苛刻,吃饭时如果有谁把饭菜吃掉到桌子上或地上,都会让我们捡起来吃了;如果有谁不小心弄坏了家里的什么东西,父亲轻则痛骂,重则狠狠地揍一顿。有一年的春节,已经读大学的大哥洗杯子,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被父亲知道后,狠狠地骂了大哥一顿,连在家做客的亲戚朋友都觉得过分。

我儿子刚学吃饭那会儿,总是把饭弄掉在桌子上,父亲舍不得骂他,总是一个人悄悄地把掉了的饭粒捡起来吃。妻子几次看见公公捡桌子上的饭粒吃,觉得很不不理解,让我跟父亲好好的说说,妻子哪里知道父亲一辈子的习惯,哪能改得了呀。后来生活好了,父亲总见不得我们倒掉剩菜剩饭,说我们浪费造孽,我们不吃他吃,让我们再回到五七五八年,才懂得节约。父亲的节俭,影响了我们一生,他经常在饭桌上给我们讲解生活的艰辛,要我们节约每一粒粮食,要知道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父亲虽然小气但对我们的学习所需从不档手,我们买学习用品和学费,我们伸手要多少,从来都是给多少。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都没有向别人借过一升粮食,借过一分钱。在那样艰难的日子里,父亲有时还会很大方的拿出自己抠门积攒下来的积蓄给亲戚邻居们救急。我知道父亲关键时刻的富有得益于平时的抠门小气。父亲常常教导我们:“不该花的钱不花,花一分也是浪费;该花的钱要花,花几千几万也要舍得。虽然你们工作了,领工资了,但千万不要上半月可劲花,下半月饿肚皮,寅吃卯粮。平时不节约积蓄,急用时拿处没有。”是呀!居家过日子平时不注意节约,不积蓄,金山银山也会坐吃山空。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们兄弟姊妹四人从小就学会了节约,对衣食从不挑剔,对钱物从不浪费。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节俭已经成为我们杨家人的秉性。

如今爷爷和父亲都已经作古,生活也已不再像以前那么的艰难,但父辈们抠门小气的习惯早已融进我们的血液,一直流淌在我们的血管里。节俭是我们传家宝,我们将永远珍藏,日子越久越弥足珍贵……

2017年8月25日

作者简介:杨兴良,男,白族, 寺庄村人,鹤庆县辛屯中学教师

(0)

相关推荐

  • 聆听-巴蜀之地 | 刘元兵 :不一样的年

      [巴蜀之地] 专栏主编:夏祥林  梦梅若兮  杨霞 图:堆糖 文:刘元兵 主播:自在花开 牛年的春节匆匆来临,人近甲子,两鬓染白,青春不在,度过了几十个年头的我,感觉今年是一个不一样的年. 按照父 ...

  • 【“思恩·清明”散文有奖征文】骑自行车的父亲/王武瑞

    大寒的前夜,我躺在老家28年房龄没有取暖设施前后透风的老屋里,却感知不到被窝的寒冷,双眼朦胧,任凭陪我的侄子鼾声如雷也打扰不了我的思绪.回想父亲突然离去的一幕,心存不甘,攥着衣兜里的两张心电图,总觉得 ...

  • 樊建武:遥远的思念

    樊建武,万荣县东丁王村人.   2019年8月3日,夕阳一如既往的绚丽却透着凄美,在蛙鸣虫唱中无奈的徐徐落下,带走了人世间所有的繁华.带走了世间喧嚣繁闹.一同带走的还有我那一生坎坷却果敢坚强.宽容质朴 ...

  • 微型小说:两个蛋糕

    作者:山佳 王奶奶80多岁,穿着朴素,说话慢声细语,她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街坊邻居无不敬佩.王奶奶有一个特点,她对粮食独有情钟,若是看到儿孙们浪费粮食,她马上就会急. 王奶奶共生育五个孩子,如今都成家 ...

  • 归,很动人

    作者近照 作者:戴子然    初二(3)班   指导老师:季峰 式微,式微,胡不归. 那一年夏天,正值梅雨,雨,大暴雨,一阵接着一阵:风,狂风,吹去了阳光,吹来了乌云,天地间混沌一片,树枝.树叶.泥土 ...

  • 心里藏着一个英雄——献给我的父亲桑金和

    随 我 行 走 山 西      许 你 万 里 荣 耀鉴古  | 知非  |  旅途  | 视野  |  生活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囫囵吞枣看完了<三侠五义>,这本书是我在父亲的书窑里 ...

  • 耕读传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中佳. 读易安居士的一联词作,婉约词人展卷卧读的画面仿佛就展现在眼前,让我们尽情享受诗情画意,既陶冶情操又美人之美. 穿越时空,我发现身边的这位小朋友也渐渐地喜欢上了阅读. ...

  • 刘永才:《​耕读传家久 心宽日月长》主播:军歌嘹亮一中国羽墨飘香。

    作者:刘永才 主播:军歌嘹亮 耕读传家久    心宽日月长 中国从远古农耕文化和狩猎文化的氛围中一路走来,可谓渊源流长,文明成果丰硕圆满.尽管现代工业化步伐高歌猛进,农业和渔猎氛围日渐薄弱,但人们头脑 ...

  •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鬼谷子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无论在什么时代,家风都是一个家庭兴衰的根本. 一个优秀的家庭.一对优秀的父母,并不是给孩子留多 ...

  • 洛溪旗杆石:耕读传家文化的历史见证

    说到旗杆石,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脑子里没什么概念.不过,要是对封建科举制度有所了解,对旗杆石就不会感到陌生.旗杆石来源于封建时期的科举制度,是宗族.个人名誉的象征.在科举时代,有人中了进士后,村里人 ...

  • 湖塘周家:耕读传家是初心

    谷雨时节,布谷声脆,路上行人匆匆,车水马龙.刚刚苏醒过来的田野,仿佛一夜之间披上了新妆,被切割成一块块.一片片翡翠般的碧玉,使整个田野看上去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行走在这样的田野,心情便也变得轻松而愉悦 ...

  • 张巷南兰村:耕读传家忠义在

    从东汉高士徐孺子隐居丰城槠山,读书于龙泽寺之后,徐氏多以择居丰城为荣.到徐孺子三十八世孙.晚唐侍御史.紫金光禄大夫徐韬择居角陂(又叫觉溪,即今含秀湖内),丰城徐氏有了完整的世系,载于丰城各地徐氏谱牒, ...

  • 瘦石 || 拖船铜钉村:耕读传家扬正气

    说到铜钉,我们先来听一段故事: 不知在哪个年代,有个风水先生带着徒弟经过铜钉,认为这是块黄龙地,是出天子的地方.徒弟很快找到了"穴口",并在穴口上放一枚铜钱,插入一根柳枝.师徒两人 ...

  • 陈奫:枫桥“耕读传家”的典范

    如果要在枫桥寻找一个耕读传家影响最大.泽被后世时间最久的人物,那么这个人非"养源公"莫属.读过宅埠陈氏宗谱后,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养源公是谁?就是浙东著名学者陈策之孙.&quo ...

  • 耕读传家:一种经典观念的民间传统

    "耕读传家",曾经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小康农家所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生活图景,如著名学者冯友兰(生于1895年)曾回忆道: (父亲)不希望子孙代代出翰林,只希望子孙代代有一个秀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