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 | 浏阳镇头镇:捕捞者变“清道夫” 51户持证退捕渔民安心上岸
退捕渔民潘美根(左一)在浏阳河镇头段打捞垃圾。刘珂摄
冬日的清晨,河面上漂着一层淡淡的白雾。早上7点左右,河道保洁工人潘美根穿上橙红色的救生衣上了船。船上的发动机轰轰地响着,在一片碧波里荡开涟漪。船头有一人掌方向,潘美根手持垃圾打捞器,灵活地将水面漂浮物收集上船。
潘美根是浏阳镇头镇一名持证退捕渔民。13岁起,他便与渔船相伴,卧水波而眠,至今已有45个年头。
2019年8月以来,镇头镇响应上级号召开展渔民禁捕退捕工作,并对退捕渔民进行转产转业安置。目前,全镇51户持证渔民已全面退捕,成为了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护渔员,其中大部分人也像潘美根一样有了新的工作岗位。
发挥水上作业专长
退捕渔民成立河道保洁公司
退捕渔民在清理从河面上打捞上来的垃圾。刘珂摄
九曲潆洄的浏阳河穿镇而过,滋养了浏西镇头一片沃土。放鸬鹚、开渔社,数百渔火点缀河面,曾是浏阳河镇头段数十年前最热闹的场面。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因渔业资源减少和体制改革,镇头的专业渔社——湘淮渔业社解散,但仍有不少渔民从事个体捕捞。
为保护长江水域生态,恢复渔业资源,浏阳近年来也持续加大了禁捕力度。自2020年11月1日0时起,浏阳河、捞刀河、南川河干流及其支流的天然水域,实行常年禁捕。
专业捕捞渔民无田无土,以捕捞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早在此前,一年一度春季禁渔政策实行期间,镇头就有意引导渔民在春季禁渔期发展其他产业。
“我在2019年4月就牵头成立了浏阳市湘卫河道清理有限公司,原始股东5个人全是老渔民。”唐见林是原湘淮渔业社的领头人。全面禁渔政策实行前,每年的3月—6月是禁渔期,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唐见林发挥渔民习惯水上作业的特点,联合几名原渔业社的成员成立了河道保洁公司。
“别看我年纪大了,但下了水,仍然算得上是‘浪里白条’!”潘美根今年已经58岁了,退捕放下渔网后,他又拿起打捞器,从捕鱼变成捕垃圾。40多年的捕鱼生涯让他在水上、船上作业时如履平地,打捞垃圾又好又快。每日上午,人群、车群经过浏阳河镇头段时,看到的河面已是光洁如镜。
现如今,浏阳市湘卫河道清理有限公司共有工作人员20余名,都是经验丰富的退捕渔民,承包了浏阳西区普迹、镇头、葛家、官桥等乡镇部分主河道的保洁工作。目前,镇头已有两家由退捕渔民组建的河道保洁公司。
“一对一”结对帮扶
因户制宜帮助渔民转产转业
为进一步保障渔民的权益,扎实推进渔民禁捕退捕工作,2020年7月,镇头制定《镇头镇退捕渔民“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方案》,按照“先联村站所、后渔民退捕工作成员站所”的原则,由1名或多名政府在编干部结对帮扶1户捕捞渔民。
“我们首先要对所联系的捕捞渔民的基本情况、生活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走访,熟悉情况后进一步核实其家庭人口、资源状况、生活现状、住房情况、劳力状况、技能技术等情况,并逐一分析、梳理,实事求是逐户建档立卡。”镇头镇一名结对帮扶干部表示。
按照市农业农村局、人社局等单位出台的具体政策,退捕渔民可享受到主动退捕奖励、养老保险补贴、渔船网具回收以及就业岗位推荐、送培训到人等服务。目前,镇头镇已全面落实相关政策,并面向退捕渔民举办专场招聘会,因户制宜开展就业服务。
在“一对一”结对帮扶过程中,许多帮扶干部还成为了退捕渔民的贴心人。
67岁的石水莲是湘淮渔业社的老渔民,女儿嫁到了北京,平时家中只有自己和老伴两个人。2020年12月,镇头镇农业农村办副主任钟杰对石水莲上户走访时,发现她家阳台出现渗水。“老人家生活节省,一直舍不得出钱修。”钟杰说,了解情况后,他立马联系了维修人员将阳台修缮好了。
为了加强水域生态文明建设,镇头镇自2020年8月起开启“镇头渔政亮剑2020”专项执法行动,对“三无”船舶、“绝户网”“电毒炸”等进行严厉查处。在政府开展水域保护过程中,全镇51户持证退捕渔民也担起巡查、监督职责,从昔日的捕捞者成为护渔员。(备注:本文所指的捕捞渔民是指经浏阳市人民政府认定的以捕捞为生、无田无土的专业捕捞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