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街最后一站
每个星期天,小杰和奶奶做完礼拜后都要乘坐巴士穿过城市去市场街最一站。
书名《市场街最后一站》便透露了极不寻常的讯息,那里是什么地方?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在等着他们吗?为什么每周都要去呢?
我们便随着小杰和奶奶的步伐,开始这趟巴土之旅吧。
这个
奶奶没有直接回答,轻轻地说:“树也会口渴的。
你没看见那棵大树正在用吸管喝水吗?”
小杰看了良久,却没有看到吸管。
等车的时候,他看见雨滴聚集在花瓣上。
多么智慧的奶奶,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孙子,不要抱怨,换个角度看,世界是如此美好,万物生灵与我们同生活。
小杰
奶奶说:“我们已经有一辆会喷火的巴土了,还有丹尼斯老先生,他总是为你表演好玩的魔术。”
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转移注意力让孩子看见我们拥有什么,睿智的奶奶。
生活中,孩子羡慕别人拥有更好的物质时,我们是怎么处理的?能不能做到奶奶这么智慧?我们的处理方式会不会是斥责,说教和限制?当我们斥责孩子这份欲望时,其实是暴露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害怕自己不能给孩子提供他想要的一切。而文中的奶奶并不觉得物质是唯一重要的东西。
在车
“奶奶,为什么那个人看不见呢?”
“宝贝,你知道什么叫看见吗?”奶奶说,“有些人是用耳朵来看世界的。”
“的确,鼻子也可以哦!”盲人说道,“夫人,你今天擦的香水,味道很高级。”
智慧的奶奶用自己的方式耐心引导孩子:他们只是与我们不同。
看到这里,让我想起来,我曾发起社会人士献爱心,连续三年捐赠书籍和衣物给 甘孜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第三年我特想去看看这帮孩子。我和我闺蜜,还有她6岁的儿子昊昊一行前去。当昊昊看见这一百多位孩子用手“说话”时,惊奇的眼神,好奇地问了老师一句:他们为什么听不见?小陈老师说:“他们太着急来到这个世界,想看见这个世界的美好,忘记带耳朵了。”多智慧地回答。
我们用什么方式向孩子解释这个世界 ,孩子就会建立怎样的世界观。每个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们回答的小小不同,背后都是一整套的教育观。
"奶奶
小杰闭上双眼用心聆听,快乐地沉醉在乐声中,他果然飞越了时空,完全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这乐声让他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终点
到了市场街的最后一站,原来,他们行程的终点是一个爱心厨房(爱心厨房是施舍食物给穷人的地方),他们在那里做义工。
一路上满心不情愿的小杰,在奶奶温柔和充满想象力的指引下,让小杰看见,他们拥有什么?而不是没有什么。小杰也开始看见生活中美好,市场街最后一站,看见一道美丽的彩虹横跨在爱心厨房的上方,看到一辆巴士消失在拐角,看到破旧的路灯散发着明亮的光,还有墙上一只流浪猫移动的身影。
我们总说,生活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却不知道,这种发现生活之美的力量,丰盈而深刻,甜蜜且美好。
故事从等车,上车,下车的旅程,让我们观察这个城市的风景和生活在这里的人。
原来人与人之间哪怕再短暂的相遇,也可以如此温柔、善意,宛如奇迹。在我们这个“不要与陌生人说话”的国度,不知道这样的故事能不能起到一点点解毒剂的作用?
从书中看出,奶奶和小杰一家其实并不富裕,可他们每周不辞辛劳穿越市场街来爱心厨房给穷人帮助。在这一刻,你是不是会这对祖孙肃然起敬,付出和爱,于他们而言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这是他们的日常,贯穿他们生命最普通的东西。
人活到一定时候会明白,可以消除内心匮乏干涸的,从来不是索取,而是付出。
文:美先/ 编辑:果果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