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为什么说五霸者三王之罪人

  • 新民报系媒体:

  • 新民网    新民晚报

  • 2016年09月21日 星期三
    “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白子超
                                                                   
      

      “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孟子·告子下》

      五霸,一般指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或宋襄公)。三王,夏、商、周三代立国之王,具体指禹、汤、文王和武王。

      孟子对自己作出的结论进行了解释:天子视察诸侯国,治理得好就赏赐,否则就责罚;诸侯定期向天子述职,一次不朝降低爵位,二次不朝削减土地,三次不朝动用军队声讨,但不是征伐。而五霸“伐而不讨”,胁迫一些诸侯去征伐另一些诸侯,所以是三王的罪人。五霸中齐桓公声威最大,主持葵丘盟会,制订五条盟约,盟会后诸侯恢复了友好关系。今天(战国时期)的诸侯都违背了当时的五条盟约,所以对五霸来说是有罪之人。臣下助长君主过错,这罪行还小,逢迎君主恶行,这罪过就大了,现在的大夫们都在逢迎君主之恶,对诸侯来说他们都是有罪之人。

      五霸为三王罪人,乃因违反三王制度,背离三王之道,走的是争霸之路。战国时期的诸侯,则连五霸也不如,将五霸中尚存的一点义行也抛弃殆尽。而各国的大夫们助君为恶,无异于陷害自己的国家。

      孟子由历史说到现实,围绕的中心是治国之道。他推崇三王,认为西周之后的历史在政治上是倒退的,一代不如一代,一级不如一级,总体上对霸道政治是否定的。孟子当然清楚,天下早已四分五裂,周王朝早已名存实亡,故只能向奉行霸道的诸侯们游说,期望他们转向王道。难道孟子不知道这种转向是不可能的吗?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应该说,孟子知道由霸而王的转向基本上不可能,而他始终孜孜不倦地游说,首先在于他对自己理想的坚持,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任何情况下都会不懈地宣扬自己的主张。其次,基本上不可能,不等于百分之百不可能,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是孟子的必然选择。齐宣王不是尚存一些“不忍”之心吗?不是还有一点“仁术”吗?霸者“以力”行事,但毕竟“假仁”呀!孟子在一片漆黑中看到了点点光亮。

      就是为了使这星星之火发扬光大,孟子用尽才智,充分发挥思维优势和表达技巧,甚至有对君主必要的肯定和捧场,以达到自己宣传的最佳效果。换个角度说,正因孟子对君主们还抱有一丝希望,所以对他们的指责和批评有时还留有一些余地。

      若上述简单分析不错,那么有一段话就比较好理解了。孟子说:“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尽心上》)尧舜实行仁义,是出于本性;商汤、周武王推动仁义,是严格要求自己而身体力行;五霸也讲仁义,可能也有某些仁义措施,但那只是借用——不过,借久了而不归还,怎么知道他们就没有仁义呢?(对最后一句有不同解说,此不辩。)“性之”“身之”“假之”,是由高到低的三种施政境界。孟子并未完全否定“假之”。假仁义在一定意义上说总比不仁义要好一些,这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可奈何的现实态度。据此说孟子批判五霸不够彻底,可以成立。

      学界一般认为孟子的立场是“尊王贱霸”,但总体看来不如说是“尊王反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