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诗集推介】王勤:《蓝花楹》(七)

【总第033404期】



诗评推介


明亮的人生明亮的诗
——读王勤老师诗歌随感
 作者:樵夫

 

文如其人,诗亦如此,王勤,一名曾经的外交官,叱咤在国际舞台上,但内心的明朗纯净,是我们这些生活在俗世中的人所不能比的,可能他心中装的是家国情,游子意,因此在他的诗中才多了一些明亮的吟唱,多为心声。
《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在王老师的诗歌里,即言志,又永言,即诗又歌,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开阔的视野,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他创作上的丰富,也决定了他诗歌的审美取向,在他的诗歌中,诗句都是明快的,充满了向上的能量,他用诗书写着他的生活和感悟,用诗激励自己和他人。在他的诗里,记录着他的心路历程,也呈现着他与世界的某种默契。我沿着他的诗,一路走来,看到了许多奇丽的风景,像《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攀登》《鬼斧神功》《绝处逢生》《温哥华的秋千》等,跟着王老师的诗,我们会经过那些生命中的风景,每一处都发自内心,来自思考,每一处,都有他真实的感动,在这些诗里,我们不但看到像凝露一样的思想,更看到了一个经历丰富的人内心的淡定。超然物外,又凝聚于心,那些美丽的句子,从生活出发,又回望生活,人生的智慧大莫如此。
  “时间把我挤压得
  犹如置身囚笼
  我只好寻找时间的裂缝
  所有的旅途
  都能找到时间的空洞
  狭小的世界
  包裹着无限的从容
  ……”(《绝处逢生》)
一位旅行者坐在航行在高空的飞机上,脑子里浮现这样的句子,交通工具的进步,改变人们的时间概念和地理概念,时间成了一个相对的事物,即紧张,又从容。王老师的诗里把这种哲思,用形象的诗句表现出来,让他的诗歌站上了一个高度。做为一个外交官,他可以有面对很多的危机,和化解一些危机,危和机是并存的,正是这样的工作经历,让他能够看到现实危机中的两面性,即可如危卵,又可化险为夷。生活之于他,历练了内心,养成了泰然自若,处事不惊的性格。于他的思想,情感和理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他的诗中,那种乐观、练达,向上的精神随处可见。
“高铁的车轮
在不停地旋转
其提速的频率
不亚于川剧的变脸


眨眼间
已把上一次的记录
甩向一边
WiFi拼力追赶
都未能覆盖列车的前沿

 

森林、田野、河流、山川
刚刚消失在视野
高楼、街道、人群
又在眼前……

 

人生
何尝不是一次乘车旅行
途中风景再美
只是短暂
如果一味地迷恋
只会延误下一个站点
……”(《人生无法停下的脚步》)
一次简单的乘坐高铁的经历,就能让诗人有如此地思考,从高铁窗外风景有高速掠过,想到人生的旅途中,不能过多的迷恋路边的风景,如果一味的迷恋,会延误很多。这不仅仅是在讲一次旅行,而是在升华一次人生的感悟,只有不断思考的人,才会从人生的点滴过程中,升华出人生的哲理。诗句朴实,但整体的结构扎实,坚挺,深入浅出,满足不同读者的要求。这样的诗歌,代表了王老师的大部分创作,他的诗都是充满了哲理,思考,或感悟,充满他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在他的诗中,我们不只是在欣赏诗歌之美,也是在学习做人,学习那些从生活的细节中得出的思想光芒。
我想在生活中,王老师亦是如此,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行走,在生活中发现诗,创作诗,他的诗从来都不诲涩,从来都不拗口,一些阳光和雨露在他的诗中闪闪发光,就像他的为人一样。
“用脚把烦恼和疼痛
印在沙滩上
让涌来的海水
把它们带走冲光
用手把欢乐和喜悦
绑在风筝上
让它们在空中自由飘荡

 

把云和海捏合在一起
让它们分不清彼此的模样
和谐生长,
把风筝船放进云海里
游弋翱翔

 

攥紧那根线
为它们导航
不管风吹浪打
都要把幸福与快乐
永远抓在手中不放”(《风筝》)
在海边放风筝,又惬意又风光,那里有海,那里有海一样的天空,沙滩上印满脚印,天空中飘满风筝,风在吹,浪在涌,分清天空还是大海,分不清风筝还是船帆,那些被抓在手里的线,那些被放飞的快乐与希望,都会被诗人捕捉。这首诗充满了情趣,诗人故意把天上和地上、大海和天空混淆,然后又给予不同的寄托,比如脚印里充满了烦恼和痛苦,但会被海水冲刷掉,欢乐和喜悦绑在风筝上,但要紧紧抓在手上。人生的道理在这样充满情趣的诗句中,不知不觉就入了心。诗的美和哲理也入了心,成了读者喜欢的作品。
“用几代人的力量
站成一棵大树
年长者
挤挤挨挨
围成盘根错节的根
深深地扎进泥土里
把自己的立场站稳站实

 

用坚强
托起第二代
然后
第三代
举成树干
让树干生出
层层叠叠的枝杈
最后
长出柔嫩的的枝叶

 

用共同的呼吸
相互鼓励
相互支撑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集体的智慧与毅力
汗水的浇灌
争分夺秒
迅即
长出
生命的年轮、枝叶
站成一棵参天大树

 

以雄伟的身姿
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屹立于世界之林”(人塔)
这首诗,虽然简单,却体现了一个退休者对于后辈的期望,人塔,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是民族的血脉和魂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是风雨兼程。这首诗充满了对人的期望,对国家的期许,对未来的自信。我们国家只有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才会屹立于世界之林,这不只是梦想,现在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中国人,中国梦,在王老师心中,变成不断承传的人塔,变成不叠加的高塔,变成可以瞭望世界的灯塔,成为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塔,也许这就是王老师心中大格局,也许这就是王老师心中的大诗。家国情怀,明心励志,在王老师的诗中,比比皆是。王老师就是用这样的心态、思想,牵挂着家人、朋友、社会、国家。他的大部分诗歌都跟这些情感有关。他是一个外交官,他有这样宽广的胸怀、视野,一点也不奇怪,正是这样的情怀成就了王老师的诗,也成就了这样一个诗人。
王老师的诗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道来了,整体来说,王老师的诗就像阳光一样,它们都明亮地挨在一起,暖暖的,像夏日早晨,窗台上的几盆花。当我们打开书页,读到它们的时候,其中的每一首都有着自己的光泽,熠熠生辉。

【樵夫简介】孙可歆,笔名樵夫,内蒙古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兴安盟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发表于《诗刊》《诗选刊》《解放军文艺》《星星》《诗歌月刊》《草原》《作品》《奔流》《绿风》《诗潮》《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获《光明日报》诗颂长征一等奖。诗歌入选多个诗歌选本。现居乌兰浩特市。

迷雾
作者:王勤

像是迷团
洋洋洒洒
扑朔迷离
让世间发生的一切
成为秘密

雾里看人
影影绰绰
不知自得
还是失意
雾里看花
恍恍惚惚
不知木棉
还是桃李


在光阴的流动中蜕变
悄无声息
不再是
透明厚重的雪雾
不再是
细到极致温柔的雨
也不再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而是
一团团混沌不清的流动体




人生无法停下的脚步
作者:王勤
高铁的车轮
在不停地旋转
其提速的频率
不亚于川剧的变脸

眨眼间
已把上一次的记录
甩向一边
WiFi拼力追赶
都未能覆盖列车的前沿

森林、田野、河流、山川
刚刚消失在视野
高楼、街道、人群
又在眼前

想驻足观看都不能
列车无暇顾及沿途风景
始终沿着自己的轨迹
隆隆向前

其实
人生
何尝不是一次乘车旅行
途中风景再美
只是短暂
如果一味地迷恋
只会延误下一个站点

放弃眼前
立足长远
前面还有更美的风景
呈现

人生啊
停不下的脚步
何时才能
气定神闲
把沿途的美景
细细地观看

平台推介


遥远而深情的瞩望
——读王勤诗集《蓝花楹》
作者:明桦


去年的这个季节,在一片苍翠糅着金黄的秋色里,我邂逅了王勤先生《难忘在海外的日子》,跟随着王勤先生的文字,浏览着过往二十年的海外时光,足迹遍布亚非欧四十多个国家。一个个带着微笑和情趣的文字仿佛初秋凉爽宜人的风,从面前拂过落入心田,即便是驻足非洲的十多年里,我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寂寞和失意,更看不到贫瘠和落后带给他心灵的点滴荒芜,只有朝花夕拾的美好时光。一段段生动的文字里,有日复一日不辞辛劳的奔忙,有对援助地区的热情和希望,有洒满心田的家乡的月光,有对自己人生旅途不悔的回望。我就想,这是一个多么坚韧而乐观的人。
因为与文字共同结缘,我和王勤先生有了或多或少的交往,对他也有了大概的了解,下过乡留过学,当过教师、外交官、企业家,曾被加蓬总统邦戈授予“国家荣誉勋章”,中国商务部授予“中国援外奉献奖银奖”,可谓阅历丰富事业有成。然而王勤先生为人却很随和谦逊,性格豪爽豁达,我这时才突然意识到他的每一个文字都浸透了他的热情,留下了他性格的印记。
又到了秋水长天的季节,王勤先生那一束灿烂的《蓝花楹》绽放在我的眼前。窗外依然翠色绵延,金黄的落叶款款从树上飘落,点缀了秋的梦想,丰盈了秋的喜悦,我在金色的梦想和喜悦里,看见王勤先生一首首清新的诗文如紫色的蓝花楹盛开着,深远而宁静。他的视线总是细细碎碎散落在自然和生活的各个角落,从《一枚硬币》的《心愿》到《绝处逢生》的《城市之巅》,从《春天的泪滴》到《移情别恋的雪花》,从《海底捞》的《朝鲜冷面》到《卡布奇诺》的《真咖啡》,从《富饶的北大荒》踏上《塞纳河的桥》,《这一年》《诗人》的《光环》《牵手》《时代的变迁》,给我真切而熟悉的感觉。在诗歌的写法和技巧上,他很自然的选取生活中一个个小场景来表达心中的寄托,以曾经的经历表达心中大爱,或朴实,或奢华,或灵动,或沉稳,正如他在《溜溜梅》里写道:“我和溜溜梅的邂逅/有点离奇/不在花前月下/不在PARTY里/用舌尖不停吮吸/其中的奥秘/酸了我一路/甜了我数百里”。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传奇,让你遐想和向往,如同彩虹般绚烂。那些走过岁月时留下或遗忘的心情,那些走散的光阴,那些擦肩而过的风景,仿佛道旁一朵朵不知名的小花,兀自开着,不骄不艳,不疾不徐地淡然竞放,芳香四溢。
清新而富有情趣是王勤先生笔端流淌的诗情画意。这总让我联想起山间的清澈的溪流,一路奔跑着轻轻悠唱,悦耳动听,你会情不自禁的停下脚步,或侧耳倾听或极目追逐,那种清澈和透明,涤荡了一切尘埃污垢,缓缓流进你的心田。亦如《最后的伊甸园》:小河/每天都在村前遛弯/不分早晚/漫不经心/把铁皮屋顶连成一片……亦如《候鸟》的絮语:春天的诗已写満了春天/我有些辨不清方向/只好让一首又一首诗歌/为我导航/沿着温暖的诗行/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找到了出生的老巢/飞回到/当年觅食和成长的地方……
         的确在这个秋天,王勤先生的诗歌,一首又一首为我导航,走进了他的伊甸园。那种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对故土对亲人的钟情,一点一滴都渗透在他的文字里。
深情而温馨是他诗文散发的芳香。读着他的文字,你会不由自主的循着他的馨香漫步在一朵朵文字铺成的幽径上,让你流连忘返。他的诗歌没有朦胧晦涩,情感纯真,意境悠远,诗感沉浸优美,韵律潺潺如泉,读之入心。他的《牵手》这样写道:“小时候/妈妈牵着我的手/怕我摔着碰着/在成长的路上走/如今/老妈90出头/轮到我牵她的手/怕摔着碰着/在夕阳/小心翼翼地走”。文字朴朴素素,没有华丽的词藻渲染,款款深情却随着他的诗文越来越浓,手牵手温馨的画面浮现眼前,如潮水般久久不肯退去,成为一种记忆一种岁月。
坚韧和向上是王勤诗文的另一番天地。行走在他诗文的字里行间,你会被他文字的阳光和刚毅所感染,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激情。也许这样的情怀是随着他外交官的生涯酝酿而生,他把外交官写成《不会哭的孩子》,他们不是不会哭/只是能用坚强把眼泪托住/职业操守只允许微笑/严肃或者愤怒/他们的背后/有一双母亲的眼睛/那就是最高层次的托付/今日/光环笼罩在头顶/他日/也许就是牺牲......我在想,一个在非洲工作了近二十年的外交官,顶得住形形色色“糖衣炮弹”的诱惑,经得起严重传染性疾病、战乱、恐怖主义威胁等各种险恶环境的考验,孑然一人,远离亲人,十八年坚守在异国他乡,那该是怎样的一种信仰和坚韧。正如王勤先生文字所表述的,国外的日子充满孤独、枯燥、焦虑、纠结,但也让人生的经历更丰富,生活更多彩,视野更开阔,意志更坚强,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更深刻。
我想作者之所以用蓝花楹作为诗集的名子,是因为作者坚信站得高方能远眺,坚韧才能持久,蔚蓝蕴含深邃之意吧!关于蓝花楹的传说和故事都与爱情有关,且都是那种生死相守坚贞不渝的爱情。想到这些时,手捧《蓝花楹》的诗稿,在我的眼前,瞬间幻化出这样的臆想:一棵高大而坚韧的蓝花楹,在远离祖国和亲人的异国他乡,以诗情与思念交织的的真挚情感,以回忆与牵挂相融的深情瞩望,寄托一种超越生死和跨越时空的大爱。在这种大爱中,诗歌就是手臂,完成了与祖国和亲人的遥远而深情的拥抱;花束就是眼睛,实现了情感世界里最为强烈和圣洁的凝视和瞩望。
                                2017年9月21日
作者简介
王勤,男,1951年生于黑龙江省北安市,现居北京。退休前曾长驻国外使馆工作,历任秘书、参赞等职。有《难忘在海外的日子》、《并蒂莲》等专著。《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赋学会》会员,《现代文学》杂志副主编、《国际援助》杂志编委。《白天鹅诗刊》杂志社名誉社长、《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分会主席,《北京暹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微信号:wq19510523
手机:13911393737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明桦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0)

相关推荐

  • 《师恩难忘情意浓》文/于学忠

    师恩难忘情意浓 文/于学忠(辽宁盖州) 一生中,老师出现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阶段,都是人处于可塑性最强的时候,走进了你的世界.如果说老师是灵魂的一盏指示灯,那么班主任就是我见过的最能诠释这一概念的 ...

  • 中国诗歌报||王才干的诗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用文字温暖人生! 请关注 作者简介:王才干,江苏兴化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报江苏工作室主编.曾获第二届"左龙右虎杯"国际诗歌大 ...

  • 王唯:拿起放下,都是写诗

    拿起放下,都是写诗 王唯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文学爱好者,从小喜欢写诗画画,向往诗情画意的人生.非常感谢大家的鼓励,让我能在清贫中坚持诗歌写作,至今已有五年.虽然有过些许 ...

  • 中国诗歌报江苏诗人工作室【诗之评】宫白云篇(30)

    中国诗歌报江苏工作室编辑部全体成员 指导:海底月 名誉顾问:老资沙克 齐圣 名誉主编:傅荣生 主编:王才干 副主编:老顽 南音 编辑:蓝影紫嫣 半岛 刘文娟 梧丹梦 终审编辑:王才干 简介:宫白云 , ...

  • 李白诗文耀千古,一品余光中……

    今天没有废话,就是阅读余光中先生一本书的感触. 前几日与会洲兄弟云小酌,还谈起李白晚年写的这首诗. 我们都认为李白晚年已经悟透人生真谛,所以才可以把彼时心境写得如此沉静空灵.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

  • 【精华荟萃】王玉平,用诗歌表达对生活的感受(13)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作者简介:王玉平,兰州天庆实验中学物理老师,笔名"物理王".二十余年来,牢记把爱播洒土壤,教书育人桃李芬芳:喜欢用诗歌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与祝福 ...

  • 一湾清流润心田——刘万庆

    一 弯 清 流 --------- 擎起枝条浓绿盖 无私奉献站河沿 --------- 刘万庆 小编有话说 在我们大家网站里,有许多不计个人得失,默默奉献的人.其中一位刘万庆老师,他的ID是一湾清流. ...

  • 山还是那座山(赏石有感)

    <中华奇石>编辑严丽娟前不久建了一个微信群,群内甚是热闹.近日,每天一个话题,大家都围绕当日话题展开理论.群内理论高手有之,卧底之虎有之.文人骚客有之.抬杠不回头的也有之.我多听,一般情况 ...

  • 【在场诗集推介】王勤:《蓝花楹》(四十五)

    [总第057903期] 作者前言 我的诗集<蓝花楹>经过两年的筹备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时段.与其说筹备不如说是储备.从2015年出版第一部夫妻档诗集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写了250多首诗歌 ...

  • 【在场诗集推介】王勤:《蓝花楹》(四十四)

    [总第055103期] 作者前言 我的诗集<蓝花楹>经过两年的筹备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时段.与其说筹备不如说是储备.从2015年出版第一部夫妻档诗集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写了250多首诗歌 ...

  • 【在场诗集推介】王勤:《蓝花楹》(四十三)

    [总第054203期] 作者前言 我的诗集<蓝花楹>经过两年的筹备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时段.与其说筹备不如说是储备.从2015年出版第一部夫妻档诗集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写了250多首诗歌 ...

  • 【在场诗集推介】王勤:《蓝花楹》(四十二)

    [总第053103期] 作者前言 我的诗集<蓝花楹>经过两年的筹备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时段.与其说筹备不如说是储备.从2015年出版第一部夫妻档诗集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写了250多首诗歌 ...

  • 【在场诗集推介】王勤:《蓝花楹》(四十一)

    [总第052803期] 作者前言 我的诗集<蓝花楹>经过两年的筹备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时段.与其说筹备不如说是储备.从2015年出版第一部夫妻档诗集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写了250多首诗歌 ...

  • 【在场诗集推介】王勤:《蓝花楹》(四十)

    [总第052602期] 作者前言 我的诗集<蓝花楹>经过两年的筹备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时段.与其说筹备不如说是储备.从2015年出版第一部夫妻档诗集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写了250多首诗歌 ...

  • 【在场诗集推介】王勤:《蓝花楹》(三十九)

    [总第051601期] 作者前言 我的诗集<蓝花楹>经过两年的筹备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时段.与其说筹备不如说是储备.从2015年出版第一部夫妻档诗集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写了250多首诗歌 ...

  • 【在场诗集推介】王勤:《蓝花楹》(三十八)

    [总第050003期]   作者前言 我的诗集<蓝花楹>经过两年的筹备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时段.与其说筹备不如说是储备.从2015年出版第一部夫妻档诗集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写了250多首 ...

  • 【在场诗集推介】王勤:《蓝花楹》(三十七)

    [总第049203期]   作者前言 我的诗集<蓝花楹>经过两年的筹备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时段.与其说筹备不如说是储备.从2015年出版第一部夫妻档诗集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写了250多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