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王忠明:《那一丛格桑花》

【总第003504】
  那一丛格桑花
格桑花!我竟然看见了墙内有一丛格桑花!
这是一段低矮残破的黄泥土墙,遭受风雨侵蚀已经面目全非了。大大小小的几处豁口,龇着牙,瞪着眼,似乎向你诉说它曾经遭遇的诸多不幸。路边停了摩托车,拣了一处低矮光滑的土墙豁口坐下来,随手扯下了墙头上的一根水稗草,放到嘴里咀嚼着。双腿耷拉到墙里,轻抚着墙根处几棵低矮的蒿草。

墙内蒿草没膝深,叫的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在经历过春风的洗礼和夏雨的滋润,一股脑都钻出来,齐刷刷都长起来,你挤着我,我缠着你,都在毫不示弱。而那丛格桑花,如鹤立鸡群般的高出一大截,把蒿草压制在腰下,撑开绿叶,倔强的举着自己的八片淡紫色的花瓣,仰着脸,在向我笑。
“爸爸,这是什么花?真漂亮!”
“咱们这也叫‘扫帚梅’,在西藏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格桑梅朵’,就是格桑花——是幸福的花儿。”
“是你种的吗?”                                
“不知道,应该是吧。十多年了,也许是别人种的呢。不过墙根这一溜当年爸爸的确领学生们种过扫帚梅。”

“别摘那花!就让他们开着吧,多美!”见儿子拨着蒿草踉踉跄跄的趟过去要折那几只格桑花,我制止了他这个鲁莽的举动:“学校黄这么多年了,没人再种花了。很多花自开自灭,没人料理,都被这满院子的蒿子欺负死了。这几棵花能存活到现在,不容易,秋天打籽后落下来,来年还能长出来,还能开花,有可能比今年还多呢。”

“爸爸,这真是你的母校吗?你在这读过书,上过班?”
“当然,爸爸不骗你。”
这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学。童年时,村子里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土坯房。即使是学校,也是砖平房,碱土泥的房盖。所以当时邻村这所白铁瓦的起脊砖小学就是我们向往的圣殿。每每在玩耍之余,累了,坐在村后土岗子上,眼望着远处那一抹白白的亮色出神。小学毕业了,由于附近几个村子离镇子较远,镇子里在这所邻村学校建了初中教学点,村子里大人都叫“戴帽学校”。我和一群小伙伴便来到了神往已久的这所学校,在这读了两年初中,初三便全班整体搬迁到镇子上的一所中学,我们便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她。大专毕业的那年秋天,我就是在这所学校登上的讲台……

“爸爸,带我进院看看吧”!儿子叫我,把我思绪拉了回来。
操场上蒿草没膝,篮球架子早就没有踪影了,只剩下两个大坑,龇着牙大张着口。顺着铺满荒草的甬路慢慢的走到一排教室前面。我的心不寒而栗:每间教室的门窗都没有了,都用砖锸着。扒着砖缝往里看,教室里黑魆魆的,凝神细瞅,才发现里面竟然是空空荡荡的……
  儿子再次诧异的望着我:“这是你的母校吗?这是你上过学,上过班的学校吗?”
“当然,爸爸不骗你。
沿着被雨水冲刷的凸凹不平的甬路走到最西面的一间教室。就是这里,我度过了在这里的两年初中生活。还是这间教室,我又做了一年先生。当然这间教室也和其他教室都是一样的命运:我亲笔书写的“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隶书条幅在哪里呢?还有那副国画“翠竹图”,你又在哪里呢?

倚在窗前,环顾这个曾经再熟悉不过的操场。那时候小学生太小,下课了,孩子们就乱疯一气。记得一节自习课,看见有一个孩子带来足球,我便把班级男同学都带出来,分了两组,摆了两块砖头就当足球门了,一场小场地、短时间、简单的足球赛就开锣了。后来一有空就来一场小规模足球赛,女同学也参与进来,甚至别的年级同学禁不住诱惑也参与进来。爽朗的笑声在校园上空飘荡,久久不散…… 可是孩子们,可惜老师只给你们做了一年老师啊!多年以后遇到一个年轻后生,叫我老师,说了他自己名字。我搜肠刮肚也记不得是谁了,他索性说“我不是你班上的,你领我们踢足球了。你还不小心把我腿踢坏了,我也没下场,还继续玩……”。多淳朴的孩子们啊!
眼前,遍地荒草,还哪有孩子们的身影了!
眼前,满目疮痍,还哪有孩子们的笑声了!
“爸爸,格桑花!”
“在这,太小了”。儿子蹲在甬路下,扒拉着荒草指给我看。
两株矮矮的扫帚梅躲在蒿草丛中,虽然已经倒伏,但是直立起来身高仍明显敌不过周围的荒草。叶子稀稀疏疏的,其中一株绽放出两朵小花,淡粉色。另一株同样颜色,正含苞待放。
“这原来是花坛。”

“爸爸,看!有八瓣呢,像个太阳!“儿子爱怜的抚摸着那淡粉色的花瓣。“可惜长得太小了,一定是秋天打籽后落下来,但是让蒿子欺负得没长起来的。”
“走吧,刚才跳土墙进来的,这回我们走正门出去吧”。拉着恋恋不舍的儿子,趟着没膝的蒿草走出来。
记忆中黑漆的大铁门已经荡然无存,只留下两个水泥门垛,兀自地立在那里。
儿子认真的逐个辨认门垛上的板刷字
“  **镇**小学。爸爸,这真是你的母校吗?你真的在这读过书,上过班?”
“当然,爸爸不骗你。”
摩托车仍然停在路边。
站在矮矮的土墙上,儿子还凝神看着那个墙根处那丛格桑花…….

“儿子,喜欢你就摘一朵吧。”
摩托发动了,儿子回来了。手里却抓着一把水稗草。
“你没摘那花啊?”
“那几棵格桑花要打籽了,明年就能长出更多的格桑花,明年你带我再来看吧。”
我回身摸着儿子的头:“是啊,给这些格桑花一个机会,也许明年就能开满整个院子!明年夏天爸爸一定带你再来看格桑花!”






【作者简介】王忠明(清风明月),男,汉族, 1973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肇东市昌五镇。现供职于肇东市第十中学。2003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文学学士学位。2010年开始文学创作,有近3万字作品在报刊杂志以及各种电子媒体发表。系肇东市作家协会会员、肇东市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学会副会长,曾任肇东人论坛“肇东文学”版块版主。荣获首届肇东市作家协会“春天的约会”诗歌、散文大奖赛散文组一等奖,第二届“春天的约会”散文组二等奖。




在场文学,文学在生活的现场和心灵的现场

------肖复兴
《在场文学》公众平台。欢迎关注!欢迎赐稿!
微信号:shaiwangnv
投稿邮箱:qiufengjj@163.com
438371346@qq.com
《在场文学》总编:两只老虎(刘唐果)
电话:13693382720
主编:明华
微信号:zhaominghua0526
执行主编:三月雪
微信号:tftythth
来稿须知:投稿必须原创作品,(如有剽窃纠纷,文责自负)
来稿题材:散文,诗歌,小说,杂文,摄影作品,绘画作品,书法作品。
来稿请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历150字左右,本人照片一张。
赞赏金作者与平台平分秋色,望周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