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元明:计算机伴随我成长

——纪念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五十周年

1956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主持、制定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选定了“计算机、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作为“四项紧急措施”,并制定了计算机科研、生产、教育发展计划,我国计算机事业由此起步。

      龚元明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成立于1958年11月,是全国高校中较早成立的计算机专业之一,当时开设了《脉冲技术》、《电子管线路》、《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和《程序设计》等课程。1960年2月计算机专业成为自动控制系下的一个专业,代号为22专业,计算机教研室为221教研室。

1960年我高中毕业后从上海来北京工业学院自动控制系上学,被分配到计算机专业学习。当时我对计算机知之甚少,只知道它像算盘一样,是一个计算工具。那时的计算机还是电子管计算机,许多基础课程是由无线电系的老师来上课,机械类和电子类的基础课程比较多(像《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和零件》、《电机学》、《电子学》、《无线电基础》等)。这些课程虽然对计算机学科本身来讲也许用处不大,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和习惯,现在回想起来,我仍感到受益非浅。第一门专业课是陈为正老师主讲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所用教材的作者是“姚林”(二进制数1、0的谐音),它由前苏联的电子管计算机作为讲解的蓝本,当然所讲内容现在多已过时,但二进制的概念和计算机五大组成部分的结构至今仍然沿用。

姚林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风靡全国,是西安交通大学老师们的集体创作。

当时,正值我国60年代的困难时期,大学的前几年生活很贫苦,往往吃不饱饭,还要经常参加劳动,不少同学都浮肿,脸上一按一个坑,但大家学习都很刻苦,每天晚上7时到9时半在六号教学搂上自习,很少有人不去的。1963年我因病休学一年,1964年复学后到山东参加四清,回校后继续上课,在北京有线电厂参加毕业实习。在有线电厂的磁芯板车间我第一次见到许多青工在穿磁芯板,要在上万个内径约0.6毫米的磁芯中穿三根漆包线并非易事,不少青工工作两三年后因眼睛近视而不得不调换工种,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这些青年工人为我国的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就需要有这种奉献精神。

彭一苇教授

实习结束后开始了毕业设计,我的指导教师是彭一苇老师,从事我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441-B的研制工作。由于我们对晶体管知识一无所知,就从P-N结补起,了解441-B的核心推拉触发器的功能。尽管当时计算机还是采用穿孔纸带输入程序,采用磁芯体保存数据,用小乒乓开关输入二进制数据,但近半年的毕业设计还是学到很多知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学校教学工作几乎全部中止,一直到1968年工宣队进校才分配工作,当时自动控制系决定我留校工作,因此我整整在大学学习八年,连大学毕业证书都没有拿到(直到1980年初才补发毕业证书)!

1968年9月毕业后,和留校及外校分配到我校工作的66届毕业生60多人去河北省白洋淀解放军农场劳动,当时为了让这些学生“安心”长期劳动,连户口全都从北京迁移到河北。当时河北保定地区正处于激烈的“武斗”阶段,有近半年的时间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除农忙外,基本上半天政治学习,半天参加体力劳动,直到1971年春天才返回学校。

然后又被分配到无线电系电子厂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主要进行集成电路的研制工作。当时我们的工作条件很差,天天和浓硫酸和浓盐酸打交道,身上的白大褂布满了小洞,大部分设备都是自制的土设备,一直到1973年研制成功第一批集成电路,虽然当时工艺水平较低,研制的集成电路只是6个门的小规模集成电路,但培养了一批半导体人才,为我校半导体专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由于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与无线电系的基础课程类似,再加上电子厂的存在,70年代初学校领导决定把计算机专业由自动控制系调整到无线电系,更名为52专业。

1972年5月我结束了电子厂的劳动,返回计算机教研室(521教研室)。然后住在东郊738厂(北京有线电厂)参加320晶体管计算机的调试工作(该计算机控制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并准备《计算机元件》课程的讲义编写。

一年多后,回到学校,从1973年9月起参加多功能台式计算机的研制工作。由于国内缺少有关资料,我和其它几位老师一起去中科院计算所学习消化美国W-520台式的图纸。在此基础上,1974年2月在北京综合仪器厂(261厂),由我校、738厂和北京崇文电子仪器厂三家单位,以厂校合作的形式开始设计和试制多功能台式计算机。本人主要参加输入和输出部分的设计和调试。1975年初完成第一台样机的生产,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全国是第一次采用了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由878厂提供),可编写BASIC程序、可用小打印机输出结果的台式机。然后,由北京崇文电子仪器厂(后改名为北京计算机软件中心)负责批量生产(总共生产了几十台)。

从1975年6月到1977年10月两年多时间我一直住在崇文电子仪器厂参加多功能台式机的改进、定型和投产工作(后取名为DP-301机)。同时结合当时的“开门办学”辅导72~74级学生的毕业设计。

1977年回校后,我参加教研室的部分教学和科研工作。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校派出发了第一批访问学者去国外留学。1979年初我通过学校组织的综合选拔考试(当时考英语、数学和物理三门基础课)后,断断续续脱产学习英语近一年,并于1980年7月通过国家考试。

1980年以52专业为基础,加上自动控制系和数学系的部分教师,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代号为九系。当时设置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两个专业方向,并于1984年1月获得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12月获得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2~1984年我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受教育部委派去英国学习两年,主要进行《软件工程》的研修,在VAX小型机上编程从事PSL/PSA系统从大型机向小型机的移植。在国外第一次见到了网络和BBC微型计算机(当时用5英寸软磁盘保存数据),并深深体会到工作的方便。当时国内还没有网络,也没有像样的微型计算机。

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微型计算机(以苹果机和IBM PC机为主)进入国内市场并很快得到普及。1984年,联想集团的前身——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中国出现第一次微机热。1986年我国8位微机中华学习机投入生产,1987年,第一台国产的286微机——长城286正式推出。微型计算机的大普及,降低了使用计算机的成本,推动了计算机的应用,尤其的网络的应用。

1984年8月回国后我在系里从事计算机应用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开始讲解《离散数学》、《微型计算机原理》等课程,并编写讲义在系里首次讲授《软件工程》本科生课程。在科研上与北京计算机五厂合作,把PSL/PSA软件系统移植到IBM PC微型计算机上并命名为Micro PSL/PSA,用于帮助软件的开发,共销售20多套,后来该项目被评为北京地区优秀软件奖。

1985年计算系把两个教研室(901和902)扩大到四个教研室(901~904),我去了904教研室并开始把研究方向转向人工智能方面。在系里首次开设了《专家系统》和《模式识别》两门研究生课程,并参与图像处理的研究。记得当时为图像处理实验室购置微机IBM XT(含一块图像处理板)共花了8万多元钱(当时是不少的一笔钱!),计算机采用MS DOS操作系统,硬盘只有20MB,也用5英寸软磁盘保存资料,可见,当时的微型机的配置是很低的。

1990年5月到1994年5月我担任计算机系副主任,主管教学工作。我认为这届系的领导班子做了两件重要的工作,一是申报成功计算机应用博士点;二是争取把计算机系搬迁到新的中心教学楼,为我校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90年代后随着微型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我校计算机的科研方向逐渐转向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应用方面。1997年学校为了整合我校计算机学科的力量,将人工智能所和计算中心合并到计算机系。1998年学校建成校园网,2002年,学校把计算机系、电子工程系、自动控制系统和光电工程系合并成立信息技术学院,简称一院,计算机系为一院一系。

从1994年到2003年退休我一直在904教研室从事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

2005年5月,计算机系从信息技术学院独立出来,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与软件学院按照“两个学院、一个机构、两种体制”的模式进行建设。2006年教育部对软件学院的建议进行验收,重申软件学院必须独立组建。为此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和计算机软件学院成为我校的两个独立学院。

目前,计算机科学工程学院按照研究方向设立计算机软件研究所、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所、嵌入式计算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网络与分布式计算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室、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和计算中心等,同时还设立计算机系以负责学院的教学工作和全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计算机软件学院设有软件工程系、数字媒体技术系、信息安全系和软件测试中心等单位。

计算机科学工程学院设有“计算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两个博士学位授予点;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三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计算机技术领域”、“软件工程领域”两个工程硕士学科点。50年来,从我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100多名,硕士研究生1000多名,本科生4000多名。

总之,50年来最深的体会是自己个人的成长是与我国、我校的计算机事业的发展是完全同步的,计算机伴随我成长。另一个体会是计算机是高科技的学科,发展很快,要跟上学科的发展,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必须活到老学到老。    (作者: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退休教师  龚元明)

(0)

相关推荐

  • 谁是第一个计算机系?

    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科技活动都是重视排名的,中国计算机事业也不例外,科研.高校直至研发的机器.成果都希望站在一个队列的前茅. >>>> 1999年11月24日,<科技日报&g ...

  • 名家对我校刊物的题词

    编者按 我校现有报纸<丁中报>,创办于2012年2月,主要刊发学校新闻.教育教学.师生作品等.其中三.四版"百草园"(师生作品专版)系由原校刊<百草园>发展 ...

  • 医学人文教育 | 致敬大体老师!

    近日,一场简短而神圣庄严的人体解剖学人文关怀仪式在我校仙葫校区举行,这是2020级全体新生医学教育的"第一课".来自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了仪式. 2020年10月15日是第 ...

  • 漂亮妈妈会弹琴,她让音乐伴随孩子成长

    有个漂亮妈妈会弹琴,天天有音乐萦绕在身边,这样的生活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近乳山琴筝馆高鑫老师,去感受一下她对孩子的音乐教育. 我喜欢孩子,音乐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链接,在孩子的课堂中让我找到了自己的童 ...

  • 【方志四川•散文】张静 ‖ 那些伴随我们成长的味道

    那些伴随我们成长的味道 张 静 沈嘉禄说:"所有的美食感受,都离不开情景体验,所有的美食故事,其实都是一个人的成长史." --题记 当小区对面学校大门街边摆满各种路边小吃的摊摊儿时 ...

  • 臊子面:银川人心里最妈妈的味道,伴随一路成长,一路老去

    银川地处西北,是黄河流域的一部分,黄河绕城而过,但是却属于一个非典型的北方城市,除了风景,在日常饮食中也能体现出来! 银川人的一日三餐里,除了早餐,午餐和晚餐必定是一顿米饭一顿面. 要说喜欢吃米饭吧, ...

  • 读书伴随我成长

    "好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是心灵的聆听者,是思想的启明星--"自古便有"开卷有益"之说.所以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书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也是在沿着这条读书之路 ...

  • 心是生活的理解和认知,是伴随我们成长的智慧源泉

    静心,听心,读心. 默默的数着心跳,心是安静.恬淡.祥和的舒张而有活力,这不仅仅是因为生命本能的心跳,而是感知到了灵魄里的一种境界.那是心的虔诚和素色淡雅的修炼,是对人性更多的理解和认知. 心是人类的 ...

  • [黄石文坛]许涛的随笔《家训伴随我成长》

    家训伴随我成长 家风家训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在我心里,家训这个词对我来说有些朦胧,记忆里父母从未向我提过这两个字.长大后我才知道,家训其 ...

  • 2020国考面试热点:让书香伴随孩子成长

    热点背景: 5月4日晚,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2020年奖项发布会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与全球观众见面.儿童文学与阅读界三大备受瞩目的国际奖项--国际安徒生奖,IBBY-朝日阅读促进奖,IBBY-IR ...

  • 幸福伴随我成长---程嘉伟

    什么是幸福,百度上是这样解释的:幸福就是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有事做每天不觉的孤单,过得充实,有人爱让我们感觉每天都是美好的,有所期待,每天都有期待,才有心情拥抱阳光,幸福的意义自己开心满足心情舒 ...

  • 为何伴随青少年成长的大多是国外的视听作品

    为何伴随青少年成长的大多是国外的视听作品 中国视听作品 投入多的视听作品没有内涵和价值,有内涵和价值的则没有财力支撑,创作者和制作者都陷入了功利怪圈,自然不会有好的视听作品出来了. 9月5日,在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