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传心授 ”的利与弊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在京剧乃至戏曲表演教学中,“口传心授”一直是戏曲教学中被奉为“圭臬”和传统的正宗教学方法。所谓“口传心授”,是指师徒间的口头传授和内心领会,这是戏曲教学中不同于其他领域的一条法则,但在“口传心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令青少年演(学)员在老师或师父的“口传”中下意识或不自觉地走上“模仿”的学艺模式。
诚然,在少年学员学习京剧表演的初级阶段,“模仿”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年龄、阅历、领悟力以及对剧情乃至人生的理解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青少年京剧演(学)员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内心领会,不可能从内心真正理解戏曲表演形式的准确内涵,所以在学戏之初模仿老师在教学中的语气、重音、神态、身段、表演很有必要,这一点无可厚非。然而,究其根本这种教学模式只是学戏初级阶段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却不等于是戏曲教学的唯一模式,尤其是对青年或成年演员来说,绝对意义上的“口传”在有利的同时,也相应地存在弊端。
仅以戏曲演员最为突出的嗓音条件为例,人与人个体之间的差异是真实存在的,每个人的嗓音条件又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也千差万别,表演教师如果仅是采用自己适合的、习惯的并认为是正确的、适用于一切人群的方法来传授和要求,就会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实践中盲目、有意识并夸张地模仿老师的发音方法,并且认为这才是合乎标准和要求的最佳舞台呈现状态,这样的教学方法固然可以使学生的唱念及表演更“像”老师,甚至“酷似乃师”,但这种“像”或“酷似”是否真正的适合每一个学员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又是否属于表演艺术而不是“模仿”艺术,学生在舞台上出演的角色,究竟是剧中需要塑造的人物还是指导教师本人……这些是戏曲表演在“口传心授”的教学中容易出现且易被忽视的问题。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些,表演艺术中的“表演”成分势必会被“模仿”所取代,那就正如郝老反其意而用之的“把你(学生)揉捏碎了化成我(老师)”。“把你揉捏碎了化成我”不仅在教学中会使学员出现刻意模仿和削足适履的弊端,更会让表演艺术在模仿和主观求似中忽略“结合自身条件创新发展”这条戏曲发展中的守恒定律,在现实的从艺道路中把路越走越窄,从而使表演艺术失去其本该具有的鲜活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