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述汤,寻找科研与产业的突破口

李述汤,1947年1月出生于湖南邵东,材料化学和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院长。

“小身材”纳米硅线

20世纪初,这个“小身材”带来的“大领域”让无数科技精英投身其中。在亚洲,李述汤就走在学术的最前沿。

2003年3月21日,全球自然科学界最权威的刊物《科学》(《Science》)的封面照片是3根漂亮的纳米硅线。全球最细的纳米硅线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眼前,而这一副美妙的画面正是李述汤团队的成果——全球直径最小的纳米硅线,直径仅1纳米(相当于头发的5万分之一)。

由于硅是目前应用领域最广泛的材料,做出全世界最细的硅线并且能实现量产,意味着能够做集成度更高的芯片,产生巨大效益。

为实现量产,李述汤也有自己的一套模式。通过加热便宜的一氧化硅产生大量的硅纳米线,在这个便宜、经济、简单的方法下,他打开了一扇硅纳米线工业应用的大门。

赤子梦,中国心

作为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从2014到2016年,李述汤连续三年入选“全球高引用科学家名录”,获美国专利20余项,SCI论文引用次数大于45000次,在世界材料科学领域排名居前列。然而,最让他魂牵梦萦的还是幼年时待过的大陆。

李述汤时常笑称自己是世界游子,“欧洲、北美洲、香港、大陆我都待过,你看这算不算‘世界人’。”生于大陆,长在香港,定居美国,后又成名香港,晚年重返大陆,一生飘泊,但记忆深处的情一直在那儿。

“在外国生活了近25年,能做的几乎都做了,但我一直难以忘却当年出国的初衷是为了要回国,要为国家做事。”

1994年年底,李述汤离开美国,加入香港城市大学,任物理及材料科学讲座教授和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主任。他表示,当时是想结合香港与内陆的优势,互补互利。中国地广物博,人才是大陆不竭的动力,而香港人口仅600多万,回归大陆是最好的选择。

香港回归前夕,“移民潮”现象愈涨,别人往外跑,但李述汤来内陆的次数反而增多。在他的真情打动下,很多大陆学者也极愿合作。在香港城市大学的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里,来自内陆的学者占据较大比重,现任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以下称之为FUNSOM研究院)副院长的廖良生等重量级盟友也是那时认识的。

“一定要回报祖国,只要能做的就做;发挥自己的力量为中国人做事。”

2008年,FUNSOM研究院挂牌,后一年获批江苏省碳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2011年获批教育部首批设立的17所“试点学院”之一,2012年2月,苏州大学·滑铁卢大学纳米技术联合研究院成立,而这一年李述汤也正式来到大陆开始工作。

科研的“顶天”、产业的“立地”,

二者不可兼得

做“顶天立地”之事是每个人都想到达的“峰峦”,在科研产业的领域中,完美地结合二者可谓路途险阻。

根据中国科协《2014-2015年度学科发展报告》,全国5100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每年完成科研成果3万项,但其中能转化并批量生产的仅20%左右,专利实施率不到15%,形成产业规模的则仅有5%。而与之横向进行对比的发达国家,它们可以达到60%-80%。

在李述汤看来,科技成果本身并不等同于现实生产力。相反,一直以来,在科技成果与产业界之间存在着一条“死亡之谷”,阻碍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科研的‘顶天’与产业的‘立地’,二者不可兼得。最怕的是顶天之人也去立地,而目前的中国恰恰缺乏介于顶天、立地间的过渡人。”

李述汤对此打了比方,1元投入科研的“顶天”,为出产品概念需再投10元,当产品上升至公司又需100元,等最终实现产品的“立地”仍需1000元。“目前,中国直接从1元跨越到1000元,缺少了2、3环节。教授勉强可实现第2步的转化,到了第3步已是困难重重,第4步更加不可能。”

那么,如何破解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困境?李述汤表示,既要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又要建立高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合作机制,“科研成果转化不仅是高校行为,也是政府和企业行为。”与此同时,也要确保激励和利益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家、高校科研人员、企业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性,保障他们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获得的利益。

于外界,李述汤多有“帅才”、“将门虎子”之称,对此,他淡然笑之,“只做自己该做的事,别人怎么称呼,这我管不着啊。”

部分资料引自:凤凰网江苏

(0)

相关推荐

  • “超级电池”要来了!锂电池霸主地位不保,新能源又有新进展

    众所周知,全球对环保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响应号召,中国也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根据央视财经新闻报道,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首位.在过去,我国新能源汽车采用的电池基本上都是锂电池, ...

  • 原子级!北大才女的最新研究成果将把晶圆工艺从纳米级推向原子级|半导体|纳米级|晶体管|半导体材料|原...

    日前,由北大才女孔静教授领导的一支国际联合攻关团队,成功攻克了半导体领域的二维材料的连接难题,这项成果将使晶圆的制程从纳米级,微观到原子级. 孔静(女)教授和学生 先进技术可能使"2D&qu ...

  • 在香港出版著作算不算科研成果

    著作是常用的科研成果展现形式,出版的著作通常会算作科研成果.但出版著作,除了可以在大陆出版.国际上出版外,还可以在香港出版.那么,在香港出版著作算不算科研成果?算. 出版著作算科研成果,与著作的内容有 ...

  • 国科新材料总经理付兴国一行来我司考察交流

    8月13日.14日,国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兴国.国科(浙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涵一行莅临纳方科技考察交流.纳方公司总经理薛娟.副总经理孙明春,江苏集萃纳米应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 ...

  • 李述合律诗新韵联句选

    李述合,网名瑞鹤逸韵.1936年生,河南新乡小冀镇人.曾任校长,县委机关干部,副镇长等职.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新乡鄘南诗社终身荣誉社长.曾获河南省先进文化工作者荣誉称号,出版有&l ...

  • 【散文】李连义/寻找野人踪迹

    让我们已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寻找野人踪迹 李连义         从新闻媒体上零零碎碎看到在湖北神农架发现野人的新闻,就感到不可思议.有的说见到野人的毛发,有的说见到野人的粪便,有的说发现了高大威猛全 ...

  • 学术分享|李永东:我国交通电气化产业和技术路线图

    电气化交通前沿论坛 瞰前沿 达共识 谋发展 求共赢 第五届电气化交通前沿技术论坛于2021年5月14日至15日在上海市召开,论坛聚焦地面交通工程领域,包括高铁与城市轨道交通.磁浮列车.电动汽车等运载工 ...

  • 李述民个人百度百科

    木子 网络作家 木子,本名李述民,男,汉族,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作家,毕业于陕西省商县师范学校.主要作品为<平凡人生>.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木子,别名山凸 本名李述民 出生日期 19 ...

  • 【诗海选粹】诗海诗家 李述作品欣赏

    诗海选粹格律诗社 名 誉 顾 问 董学增 熊东遨 杨逸明 顾          问 云海紫光  武贝子  汉唐使者 半隐庐  终南山人 倪平波 荒岛 总          编 心淡薄冰(袁铭) 主  ...

  • 李振声谈科研中的继承与创新

    学习与创新是大家很熟悉的话题,中国科学院老一代科学家治学的精神和经验使我受益颇深.1951年,我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当时中国科学院规模比较小,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研究所.那时的科学院院 ...

  • 数据库专家痛述:“价格战正在扰乱整个产业”

    国内数据库历时多年发展,已经从初创时背靠科研院校的艰难起步.外资品牌垄断式发展.国产化快速发展阶段,进入到2017年开始的互联网开源时代. 但是,面对当前上百家互联网开源数据库产品的面世,一位数据库专 ...

  • 【政企服务署报道】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联合龙岗城投共同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龙岗园区现有物业30万平米寻找高端产业入住

    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国际工业自动化俱乐部政企服务署及龙岗城投共同打造龙岗智慧家园,主要寻找高新技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新材料领导的高端制造产业,建成可入住的面积达30万平方米, ...

  • 科研与产业联合的枢纽

    深圳皇岗口岸区域规划是广深科技走廊的重要节点,打造科研与微电子.材料开发.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医学等产业联合的枢纽.该项目将重新开发1.67平方公里的停车场和货检区,使其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皇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