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述汤,寻找科研与产业的突破口
李述汤,1947年1月出生于湖南邵东,材料化学和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院长。
“小身材”纳米硅线
20世纪初,这个“小身材”带来的“大领域”让无数科技精英投身其中。在亚洲,李述汤就走在学术的最前沿。
2003年3月21日,全球自然科学界最权威的刊物《科学》(《Science》)的封面照片是3根漂亮的纳米硅线。全球最细的纳米硅线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眼前,而这一副美妙的画面正是李述汤团队的成果——全球直径最小的纳米硅线,直径仅1纳米(相当于头发的5万分之一)。
由于硅是目前应用领域最广泛的材料,做出全世界最细的硅线并且能实现量产,意味着能够做集成度更高的芯片,产生巨大效益。
为实现量产,李述汤也有自己的一套模式。通过加热便宜的一氧化硅产生大量的硅纳米线,在这个便宜、经济、简单的方法下,他打开了一扇硅纳米线工业应用的大门。
赤子梦,中国心
作为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从2014到2016年,李述汤连续三年入选“全球高引用科学家名录”,获美国专利20余项,SCI论文引用次数大于45000次,在世界材料科学领域排名居前列。然而,最让他魂牵梦萦的还是幼年时待过的大陆。
李述汤时常笑称自己是世界游子,“欧洲、北美洲、香港、大陆我都待过,你看这算不算‘世界人’。”生于大陆,长在香港,定居美国,后又成名香港,晚年重返大陆,一生飘泊,但记忆深处的情一直在那儿。
“在外国生活了近25年,能做的几乎都做了,但我一直难以忘却当年出国的初衷是为了要回国,要为国家做事。”
1994年年底,李述汤离开美国,加入香港城市大学,任物理及材料科学讲座教授和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主任。他表示,当时是想结合香港与内陆的优势,互补互利。中国地广物博,人才是大陆不竭的动力,而香港人口仅600多万,回归大陆是最好的选择。
香港回归前夕,“移民潮”现象愈涨,别人往外跑,但李述汤来内陆的次数反而增多。在他的真情打动下,很多大陆学者也极愿合作。在香港城市大学的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里,来自内陆的学者占据较大比重,现任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以下称之为FUNSOM研究院)副院长的廖良生等重量级盟友也是那时认识的。
“一定要回报祖国,只要能做的就做;发挥自己的力量为中国人做事。”
2008年,FUNSOM研究院挂牌,后一年获批江苏省碳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2011年获批教育部首批设立的17所“试点学院”之一,2012年2月,苏州大学·滑铁卢大学纳米技术联合研究院成立,而这一年李述汤也正式来到大陆开始工作。
科研的“顶天”、产业的“立地”,
二者不可兼得
做“顶天立地”之事是每个人都想到达的“峰峦”,在科研产业的领域中,完美地结合二者可谓路途险阻。
根据中国科协《2014-2015年度学科发展报告》,全国5100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每年完成科研成果3万项,但其中能转化并批量生产的仅20%左右,专利实施率不到15%,形成产业规模的则仅有5%。而与之横向进行对比的发达国家,它们可以达到60%-80%。
在李述汤看来,科技成果本身并不等同于现实生产力。相反,一直以来,在科技成果与产业界之间存在着一条“死亡之谷”,阻碍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科研的‘顶天’与产业的‘立地’,二者不可兼得。最怕的是顶天之人也去立地,而目前的中国恰恰缺乏介于顶天、立地间的过渡人。”
李述汤对此打了比方,1元投入科研的“顶天”,为出产品概念需再投10元,当产品上升至公司又需100元,等最终实现产品的“立地”仍需1000元。“目前,中国直接从1元跨越到1000元,缺少了2、3环节。教授勉强可实现第2步的转化,到了第3步已是困难重重,第4步更加不可能。”
那么,如何破解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困境?李述汤表示,既要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又要建立高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合作机制,“科研成果转化不仅是高校行为,也是政府和企业行为。”与此同时,也要确保激励和利益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家、高校科研人员、企业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性,保障他们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获得的利益。
于外界,李述汤多有“帅才”、“将门虎子”之称,对此,他淡然笑之,“只做自己该做的事,别人怎么称呼,这我管不着啊。”
部分资料引自:凤凰网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