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鉴斋书房用具(三)—— 印章
秦以前,无论官私印,均称“玺”。《后汉书·祭祀志》谓:“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秦统一六国后,皇帝所用的印专称为“玺”,以玉为之,故后世有“玉玺”之说,亦称“符玺”;而臣民用印只称“印”。至汉代亦有诸侯王、王太后称印为“玺”的。汉代官印中始有“章”及“印章”之称。印和章并称时,章的地位更高些,汉将军之印称“章”。至清代,皇帝之印称为玺,亲王以上的印叫宝,郡王以下的官员之印叫印,私人的叫图章等等。至后来,印章的称谓已无关紧要,也无太多限制,目前仍以印章之称最为普遍。
甲午年,经朋友蒋兄引荐,结识年轻有为的青年篆刻家韩勇。韩兄书法、篆刻皆精。笔者非常欣赏韩兄的篆刻作品,由此喜欢上了印章,逐渐着迷成瘾。趁着女儿学习书法的过程,一鉴斋的印章也随之丰富起来。
下图这件新制的紫檀官箱,旧时主要是用作闺房首饰收纳,现在拿来分门别类地存放印章很合适。
小章是韩兄很擅长的一类,一般对章、连珠印多制为小印章形式。后期,笔者计划的制印中,打算刻一方0.5厘米的“一鉴斋”,这对篆刻者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下图中为一对小对章。所谓对章,就是两方印组成一对,一印为姓氏章,一印为名章,一般两章一起使用。
下图右侧为连珠印,是韩兄非常擅长的一类(注:图中左侧印章是1厘米见方)。所谓连珠印,就是两方印连在一起,这两方印相对独立。连珠印起于周秦,当时仅三连冻、四连珠印两种。二连珠印,始于唐代,取长方印界为二,分刻姓名表字,亦有作椭圆式的。这类印章,小则巧、雅,极为考验篆刻者的眼力和功力。
一鉴斋部分印章试钤印。
钤印的效果图中,两组最小的均为连珠印,印面仅0.5厘米。“小愚斋”为女儿斋号,取之“大智若愚”。
朱文印为韩兄篆刻作品中最为出彩的一种,也是笔者最喜爱的一类。
韩兄是90后,虽然年纪轻轻,但对于书法、篆刻皆很精通,多次获各类奖项、入展国内各大展,前途一片光明。
下面是他部分入展明细(仅列出国展名单,湖北省、武汉市展赛获奖多多,不一一罗列)。
获奖:
“乾元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书协)
“四堂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书协)
“长江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书协)
“百年西泠,乐石吉金”大型国际篆刻赛优秀奖(西泠印社)
入展:
全国第二届篆书作品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七届新人新作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
全国首届“陶渊明奖”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七届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
“刘禹锡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
“赵孟頫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
“欧阳询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
“金山岭长城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
西泠印社“诗书画印”艺术作品展(西泠印社)
近来,韩兄尝试为砚铭文,甚是欣喜。因为笔者嗜砚,自己最喜欢的砚,未来也想在其上铭文,就等韩兄手艺日臻精湛之时。
对于一枚印章而言,虽然很小,但于方寸之间,融书法、美术、雕刻等艺术为一体,其形制、印文、纽式、材料、款识、制艺等都是艺术的体现。由于篆刻艺术欣赏难度较大、独立艺术价值未能受到应有重视,一直是市场收藏冷门,近年来在逐步升温。印章的价值跟篆刻作者有很大关系,普通人篆刻的印章收藏价值一般不高。当代印章,有一定知名度的篆刻家,或者如韩兄这般有很大上升潜力的篆刻家,其篆刻作品除了使用价值、美学价值之外,未来还会有比较大的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