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写作方法
在许兄那顺了几本书
其中一本
《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2017年8月第1版
夜读,一口气读了一大半,是我喜欢读的那种书。
当然,这只是个人喜好。没有可比性。
“陆老师的聪明作文法”,自然是谈写作的,杂谈,没什么套路,图个好玩,但实用效果还是要追求的。昨日发文,与拉屎有关,还掉了不少粉,看来,不少人对屎还做不到“视如己出”?明摆着嫌弃自己嘛。
今日,还是谈写作,但借《诗里特别有禅》的某些段落,来谈谈。点到即止。为什么呢?
◆悟又是纯粹的个人经验,没有固定程式,无从学习,不容摹仿。拜师也许是必要的,但老师也只能给你一些诱导,不能提供途径。(摘自《诗里特别有禅》,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8月第1版,第68页)
▲▲写作也是要悟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我老是讲,学习终究是自学。在诱导之后,像“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进入桃花源,冷暖自知有感受,有气场。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中国诗史上不断被人提起的名句。《梁书·文学下·王籍传》中特别提到这两句诗,说“当时以为文外独绝”。怎么叫“文外独绝”呢?就是在文字之外,别有意蕴,奇妙之处,世人不能及。当然,后代类似的写法很多,但在王籍的时代,这样的写景笔法却是首创,所以有两句诗,王籍足以名垂千古了!(摘自第6页)
▲▲读这一段,我想到了作文的“面子”和“里子”。好作文总是“寓言”,有层次感,在表面文字背后,有另外一层或几层意思;打个不方便的比喻,作文表面就是谜面,作文背后就是谜底,关键在一个“藏”字。
或者也可以这样理解,比如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文字表面就是景色啊,但一看题目《观书有感》,原来朱熹只是借方塘、天光云影、源头活水来讲读书呢。
◆在这首诗里所写的“静”,不是物理意义上的静,而是体现着自然所内蕴的生命力的静,是人心中摒除了虚浮的嘈杂之后才能体悟到的充实莹洁的恬静。这种静自身没有表达的方式,而蝉噪鸟鸣,正是唤起它的媒介——你听到声音,然后你听到了幽静。(摘自第7页)
▲▲这里我想到了写作的“触发点”和写作的“证明”。
蝉噪鸟鸣,触发了诗人内心的体悟;蝉噪鸟鸣,证明了幽静。
◆当人们判断一个事物“是什么”或“怎么样”的时候,他自身的立场、知识、经验以及价值尺度是在起作用的。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温情时,世界是美好的,春花固佳,秋叶亦美。相反,如果内心充满仇恨,他看到的到处都是敌意,所有声音都似乎暗藏着阴谋。(摘自第39页)
▲▲这里,在写作上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境由心造。雨还是那场雨,不以物而悲喜,人却因自己而悲喜。
写作借景抒情,是主观的。
◆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如此动人,就是因为它描述了一个生命欲望渴求得到实现的故事。(摘自第39页)
▲▲写作就是一种“实现”啊,不论是作者,还是文章的主人公。
月落乌啼霜满天。
◆一句诗,三种意象,好像是平列地展现出来。其实,三者不仅有密切关联,从视觉、听觉、触觉上相互配合,而且在情绪上,有越来越强的压力。(摘自第94页)
▲▲视觉、听觉、触觉上相互配合——就是聪明作文的“聪明”啊!
◆六祖惠能的《坛经》:“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意思是说:佛法就在世间日常生活之中,试图脱离世间日常生活追求“觉悟”,犹如在兔子头上找角,永远不会有结果。(摘自第109页)
▲▲什么内容都可以拿来写作文。现在好多学生写作文咬笔头,就有“离世觅菩提”的味道,所以想来想去没什么好写。怎么办呢?写作在日常。
以上所谈,也是我个人感觉。很可能,你就不是这么想的。没关系,因为我们想法不同,所以世界就特别精彩。
长按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