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传统村落更新设计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农耕文明传承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缩影和记忆,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厚的地方。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加快,传统村落受到了巨大冲击,大量传统村落逐渐消失。与此同时,依附于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也面临着地域特色缺失、难以传承、甚至消亡的问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至村落文化空间中研究,此篇以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仁里村为例,探索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传统村落空间的保护更新有机结合的路径。
村落概况
仁里村坐落于绩溪县瀛洲乡登源河西畔,地处黄山山脉和西天目山山脉结合带,新安江源流之一的登源河伴村而过。依山傍水是仁里村最好的写照。仁里文化积淀深厚,是古徽州名副其实的“程朱阙里”。仁里历史上是徽商会集的水陆码头,村庄按龟形设计,现仍完好保留明清时期的风貌。全村有四门三街十八巷,有古城门、古祠堂、古牌坊、古民居、古书院、古码头、桃花古坝、古井……依然可见历史商业重镇的繁华。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1
非物质文化对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村落形态在空间上具有多层次的特征,仁里村的空间组织由村门、街巷、广场、河流、公共建筑、民居等要素组成,空间的美感源自于各空间构成元素间的协调、统一。村落空间形态包含非物质文化的重要内涵,从仁里村提炼出风水思想、群体意识、宗法制度三个典型非物质文化内涵,并依据建筑空间形态学的原理,结合面、线、点为空间结构要素,以图片的形式展现非物质文化内涵对仁里村多层次的村落空间形态影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1
02
03
04
02
仁里村文化空间中承载的非物质文化
仁里村作为历经千年历史的传统村落,世代沿袭了传统的文化空间,孕育了大量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仁里村文化空间为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珠,挖掘仁里村传统生活生产方式。
(1)徽墨制作技艺
绩溪制墨历史悠久,兴起于唐末年间,发展于宋代,兴盛于明清。仁里曾经是徽墨的主要生产地和集散地,仁里耿氏受徽墨大家汪近圣的影响,自宋代后始制墨。徽墨除了是传统书写工具,同时还是“文房雅玩”用品,具有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2)雕刻技艺
雕刻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技艺,仁里村精湛的雕刻技艺很好的在建筑空间装饰中得以传承。仁里传统建筑的主要装饰类型包括砖雕、石雕、木雕。仁里现遗留下来的建筑装饰多为明清时代的三雕,装饰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动植物、历史故事、生产生活题材、忠孝节义题材、佛道题材、吉祥器物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仁里的社会政治、宗法礼仪和经济文化等鲜明的时代特征。
(3)扮地戏
每年农历八月初一,也就是华佗会当日,会由村里八至十岁的程姓子孙穿上戏装,勾画脸谱,扮成戏剧人物在村中游行。队伍不在戏台上表演,而是穿过仁里正街,向东、南、西、北门“打四角”巡行,故名为“扮地戏”。又因不开口说词唱戏,只是儆动作,又被称为“哑戏”。
(4)舞龙
每年中秋夜,仁里都有舞草龙的习俗。将稻草、艾草绳编扎的龙身和竹篾扎制的龙头、龙尾组合,用木棍撑起,插上线香、 蜡烛。舞龙前,须点上香烛,由舞龙头的人带领大家向龙叩拜。一人手提“明珠”在前引导,先从村头进入,七八个人高举着草龙,每到一坦场,在锣鼓声、爆竹中,会表演“盘龙”“滚龙”“腾龙”等招式。
村落文化空间现存问题分析
仁里依山傍水,文化积淀深厚,是典型的徽州传统村落,素有“小小绩溪县,大大仁里村”之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的现象也在仁里村出现,以图片的形式分析仁里村文化空间存在的问题,为非物质文化视角下仁里村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针对性设计提供依据。
基于非物质文化的文化空间更新设计
针对仁里村空间的现存问题,从非物质文化传承视角下提出了“活态传承”为基础的保护与更新原则,构建了以传统手工艺复兴和民俗文化传承为重心的非物质文化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出,传统村落空间的更新设计以满足使用功能为基础,挖掘富有情感的非物质文化内涵,打造仁里村的文化符号,将非物质文化内涵作为形态功能注入到设计中,打造具有仁里特色的新仁里,从而实现村落空间对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
01
景观风貌优化
选取村口及宗祠的门坦两个节点进行更新设计,梳理场地的功能需求,对场地现状做出较大的改变。对地面进行整体翻新,适当增加景观绿地和休憩设施。
① 村口迎宾景观
进入仁里村前的首个景观节点便是仁里南门外的晒场,它是村落整体形象与氛围的第一印象,因此要保证村口节点的视觉识别性,重点打造有仁里特色的村口广场。选取仁里村“千年仁里”的说法,选取与徽墨材质相似的黑色大理石打造入口的形象标识。地面铺装以卵石、青石为主,通过塑造水景和增加乡土植物的方式,提升村口广场的层次感。
仁里村村口改造图
②宗祠祖训门坦
门坦空间是宗祠空间序列的起点,便于族众聚集及举行公共活动,也是村落交通的重要枢纽和村落街巷与祠堂空间转换、过渡的空间。扩大世宗祠的门坦空间,形成祠堂的封闭空间与门坦的开敞空间的强烈对比,彰显祠堂地位的重要性。设置祖训牌,展示程氏家训的内容,提升宗祠门坦空间的文化内涵。
世忠祠门坦空间改造图
02
展陈空间设计
将仁里村内历史价值与景观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进行活化,提供文化再生空间载体。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载体,通过“空间再造”方式,为仁里村“非遗”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空间载体和物质环境 ,实现对仁里村“非遗”的集群性保护,促进仁里“非遗”氛围的形成,从而实现“非遗”的活态展示和有序传承。
仁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有三大类型:①空间展示,可运用意象恢复、景观恢复、情景重塑三个手段进行展示。②静态展示,是指通过实物、模型、照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文化遗产,一般有陈列展示、景观展示、符号展示。③活态展示,通过时间、空间以及人类活动形成的活态文化空间,实现活态展示,具体形式比如表演展示、活动展示等。
仁里村“非遗”项目展示手段
仁里村的“非遗”展示应减少孤立的静态展示,可在活态展示空间划分特定区域进行陈列展示。以徽墨制作技艺为例,可将仁里村的闲置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成徽墨展示空间,主要以小型展示和体验为主,结合真实作坊体验制作流程。通过场景复原营造具有历史感的徽墨生产空间,现场动态展示徽墨手工制作的生产过程,将游客彻底带入真实的情境中;在建筑的厅堂处展示墨块成品、工具以及徽墨文化相关书籍、照片、影视史料,深刻且生动地展示手工制墨技艺。
徽墨展陈空间设计图
参考文献:
[1] 汪欣. 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
[2] 白云驹. 论“文化空间” [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 王德刚. 空间再造与文化传承——栖霞古镇都村“非遗”保护工程实验研究 [J]. 民俗研究, 2014(05): 13-25.
[4] 绩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绩溪县志 [M]. 合肥: 黄山书社, 1998.
[5] 中国名村志丛书 仁里村志 [M].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8.
[6] 刘仁义. 徽州传统建筑特征图说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
供稿:陈正怡然
审核:施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