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旧影(11)吴运铎公园畅想
大连是一座充满人文气息的近代历史名城。丰厚的近代历史人文让大连不同于国内其他城市,即便是近似的青岛。大连先于新中国解放,不仅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没有中华民国历史的城市,也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最大的军工后勤基地,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让它们闪光已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xLzI4MTAvMjE0MjEzMTM0XzFfMjAyMTAxMjgxMDUyNDIyMg==.jpg)
大连城市历史虽然短暂,但一百年足够一座城市积累起属于自己的人文。大连英雄辈出,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追寻着英雄的足迹,我曾三次到海北路寻找。我为海北路龙头山一带天然的海岸线所吸引,那里与厦门的鼓浪屿有几分相似,也有点类似烟台的烟台山,而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曾在此奋斗过多年,把忠诚献给了最壮丽的事业。于是,便萌生了建造吴运铎公园的设想。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xLzI4MTAvMjE0MjEzMTM0XzJfMjAyMTAxMjgxMDUyNDM1MjI=.jpg)
畅想中的吴运铎公园包括原五二三厂旧址及海北路附近的吴运铎广场,并以此为基础建吴运铎博物馆(或五二三厂博物馆)与英雄馆。日本侵占时期,龙头山一带一直是采石场。大连解放后,在此建建新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裕华铁工厂和宏昌铁工厂。解放战争时期,建新公司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为新中国的解放作出贡献。罗荣桓元帅用九个字评价建新公司:“规模大,条件好,技术高。”粟裕大将也曾说,“华东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民工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大炮弹。”海海战役纪念馆至今珍藏着建新公司当年生产炮弹所用的车床,这些历史信息都应系统的收集在博物馆中供游人参观。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xLzI4MTAvMjE0MjEzMTM0XzNfMjAyMTAxMjgxMDUyNDQxMTU=.jpg)
英雄馆顾名思义,将五二三厂诞生的英雄吴运铎、吴屏周、安疆、赵桂兰等做成雕塑供游人瞻仰。吴运铎博物馆和英雄馆都是大连红色旅游的核心,注定会受到国人和市民的喜欢,尤其是在电影《吴运铎》热播之后,英雄的足迹更令国人向往。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xLzI4MTAvMjE0MjEzMTM0XzRfMjAyMTAxMjgxMDUyNDQ2NDc=.jpg)
吴运铎博物馆和英雄馆均不需投入太多资金大拆大建,以老厂房为宜,原汁原味透着历史的沧桑,让游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当然,精心与细心却是不可缺少的。历史虽不能真实还原,依然可以感动信仰它的人们。
旅游烟台山时,导游曾讲烟台山上有龙脉,在她的指点下,我看到好几处龙脊。由此我联想到龙头山,大连民间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大连也有一条龙脉,龙尾是黄龙尾,龙头就是龙头山。龙头山不仅有龙脉,还有甲午遗风——已经消失的龙头山炮台。
龙头山炮台属大连湾炮台,建于1887年。1894年11月7日,因为清军将领赵怀业军不战而逃,龙头山炮台被日本侵略者攻陷,这就是龙头山悲壮的历史,也因此有了打造吴运铎公园的理由。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大连徐家山炮台样式重塑龙头山古炮台,并题写碑铭留念,将这段掩藏的历史渊源演绎成动人的旅游风景。
五二三厂一带有天然的海岸线,所以特别适宜做成旅游风景区。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连老市长宋黎就讲,“大连城建要注意发挥海滨城市特点,要保护与发扬已有的好传统。城市建设要顺山依水,不可破坏自然环境。”因循顺山顺水的建议,笔者以为,可以依自然之势建造盘山公路,让游人登上山顶触摸龙脉,瞻仰古炮台,眺望大连湾美景,还可以在凌晨时分守候在山顶等待大连湾的日出。
吴运铎公园还包括远处的烈士墓园,吴屏周墓和安疆墓都应是吴运铎公园的重要风景。无论什么时候,英雄都不该被遗忘。
听说,老五二三厂也在动迁开发之列。我想,城市建设应注意文化内涵,拒绝“肤浅的现代化”。城市并非是由钢筋混凝土构建的,而是由历史与文化合成的,一个城市失去了这些也就失去了魅力。大连不缺少人文,也不缺少发现。龙头山畔有山有水,有古老的传说,有厚重的历史,有红色的遗迹,有城市的骄傲,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建造吴运铎公园,打造大连红色遗迹旅游风景区不失为一种优化资源的设想。
当然,吴运铎公园的畅想绝不仅这些,谨以一孔之见抛出一块砖,希望引来一片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大连晚报》2012年1月8日)
2011因担心大连港、523厂等大连工业遗产拆迁,先后写下多篇呼吁文章,如吴运铎公园、工业博物馆等。本文应吴爽老师之邀作,2011年9月23日草成,《东北之窗》2011年21期 首刊
民进于红老师是人大代表,2012年初作人大提案《建议成立大连工业遗产博物馆》,晚报新闻摘录:
我市的近代工业在我国起步较早,目前仍保留一定的近现代工业遗存,这些遗存已成为见证大连城市发展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市人大代表、大连电大金州分校奥鹏学习中心主任于红在本届人大会上建议,我市应早日出台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政策法规,用法律保护我市的工业遗产。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变化,很多大型企业整体迁出,实行搬迁改造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历史悠久的老企业正在逐渐消失。于红认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通过工业遗产的保护可以重塑城市空间特征和城市性格,突出城市文化特征。
于红建议,首先,要出台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政策法规,将保护和利用大连工业遗产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得到法律的保护;其次,要建立大连工业遗产博物馆。将大连的船舶、重工等历史悠久的特色工业在博物馆里展现出来,用生动形象的实物、图片反映见证大连工业的发展繁荣,还可以利用老厂房打造文化创意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