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乎别人的看法就是典型的没脑子

来自读者朋友“随心不随意”的提问:
奶老师你好,我是你的微博铁粉,想问你一个困惑已久的问题:
我知道在意别人的评价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会失去自我,我以前就常常在意室友对我的评价而闷闷不乐,但是如果说完全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建立客观的自我评价体系,及时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呢?
奶老师答:
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到底什么叫客观。

大部分人对客观这个词都有很严重的误解。

他们认为客观=非主观。

主观就是我自己认为的,

那么客观就是别人认为的。

所以,所谓的客观,就是看别人的评价,别人的看法,别人的观点。

那别人的观点五花八门不一样怎么办?

那就取一个最大平均值——即绝大部分人觉得我好,我就是好的。大部分人觉得我不好,我就不好。

这种人就是典型的没脑子。

什么叫客观?

客观不是指非我自己的看法,别人的看法。

而是指不因人类的意识想法而改变的存在,就叫客观。

绝大部分人都觉得你不好,这个可不叫客观。

因为这个绝大部分人,仍然是「主观」的,而非「客观」。

所以应该如何建立自我评价体系,及时发现不足?

因事进行评价,
不要因人进行评价。

举个例子,诸葛亮评价马谡,非常好非常棒,一流人才!
刘备说马谡此人言过于实,不是什么人才,不能大用!

别人的评价相互矛盾了,这时候应该看什么?

应该看事件,看马谡做过的事情。

1就是1,2就是2。

马谡后来做了什么事大家也都懂了,自然也不会认为他是个人才了。

那么马谡如果能够提前的客观看待自己,评价自己,那么也可以避免以后悲剧的发生。

怎么正确的看待自己?

其实就两点:

1,STAR;
2,跳一跳够得着,而不是捞月亮。

1,STAR的意思就是认真看待自己过去做过的事情,用STAR原则来回顾。

situation时间地点人物;
task事件任务;
action行动过程;
result结果。

最重要的就是A和R,这个A是指自己发挥的作用,而不是借东风蹭团队抱大腿,具体自己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

比如你在学校做了100场活动,但这些活动的创意都是部长出的,你的创意只被采纳了3场,那么实际上你的活动组织能力,其实只有3场,而不是100,那么你就不能认为自己非常擅长活动策划,反而有很多不足。

通过这个复盘,你大概能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能吃多少碗饭。

2,跳一跳够得着,而不是捞月亮。

啥意思呢,就是说根据你的STAR回顾,你在下一个任务目标设定时候,不能太大。

你回顾了自己的活动组织经验,只有三场,那么你的目标就不是说精通活动策划组织,而是准备下一场的活动,我想出10种以上创意,能够被采纳5种。

马谡也是同理,如果他能够首先正确的认识自己——没带过兵,没在军营和士兵同吃同住过,没有训练过兵,没有实际经验,只读过兵书。

那么他就不会大胆接下去阻击张郃这种名将的凶险任务。

他对自己的定位,应该是首先从训练带领1000人的士兵开始,慢慢升。

所有的大才,都没有一蹴而就的,而是良好的客观认识自己,慢慢攀升的。

相比较韩信这种从未带过兵一下子就能做元帅的人,还是廉颇白起这种战国四大名将的故事来的更可信一些——白起完全就是从士卒慢慢爬起来的,有第一手经验。

根据非正史的记载,廉颇年轻时候应该干过治安城防,被歹徒击溃差点送命,那个时候他的军事和指挥都不行,靠着后续的学习成长才慢慢变强。

除了正确认识自己外,STAR的思考逻辑还可以增加自己的行动力和自信心。

当你一无是处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别人评价你,你的重点不是参与这种无聊的人际关系,而是集中精力放在STAR上,主动去找一些事去做,去积累STAR,

当你有了一点成绩被人贬低的时候,你可以不放心上,因为你已经有了很多STAR来证明自己,不需要在乎庸人。

比如有个小姑娘评价我说我在网易也仅仅是个做运营的罢了,运营是互联网公司里最low的职位,完全不重要。

这种人你在乎她的评价,不是自降身价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