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诒让先生故居拜谒记》
《孙诒让先生故居拜谒记》
吾乡荣耀孙诒让老先生,为经学大师、资深教育家和爱国人士。老先生家族鼎盛,弦歌不绝。其父亲孙衣言,为翰林院编修。其叔父孙锵鸣,为李鸿章和沈葆桢的进士及第恩师。孙家藏书楼名玉海楼,为浙江4大藏书楼之一,和宁波天一阁、杭州文澜阁、湖州嘉业堂齐名。
老先生字仲容,别号“籀庼”(音:宙请。籀,意思为先秦的文书,又称大篆,石鼓文即其代表;庼,意思为小的厅堂。)籀庼可解释为老先生于玉海楼内砥砺刻苦,考证甲骨文字,终把甲骨文字的学术研究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甲骨文由烟台王懿荣发现后,引发各地饱学之士高度重视。然老先生的贡献极多。以至于他的后辈们,号称“甲骨四堂”的4位顶级高手:淮安罗振玉(号雪堂)、海宁王国维(号观堂)、乐山郭沫若(字鼎堂)、南阳董作宾(字彦堂),对老先生的成就均啧啧赞叹不已。
当年瑞安偏居中国大陆东南一隅,对外没有铁路和航空,交通极其不便。而能促使郭沫若特地跑到瑞安,并虔诚拜谒玉海楼,题写:“玉成桃李,海涌波澜”之联的;正是因为先生的鼎鼎大名所致。
先生在学名上,和俞平伯之曾祖父俞樾、江阴南菁书院首席教授黄以周共称“清末三先生”。连自视极高的章太炎,都恭称他之成就为:“三百年绝等双”。先生不仅在学术上令人高山仰止,他同时醉心于地方教育,造福桑梓。他是瑞安中学、温州二中、温州中学、瑞安实验小学等诸多百年名校的创始人。如今,各校群星灿烂,如诗如画。饮水思源,更向这位乡邑巨子肃然起敬。
先生之藏书楼:玉海楼,位于瑞安玉海街道之公园路。此楼闹中取静,极清幽。东望湖滨公园,北看中国最早的新式中医学堂:利济医学堂,南临瑞安实验小学,西邻道院前社区。玉海楼又称“百晋精庐”,是因为先生曾于楼内藏魏晋南北朝古砖逾百种,用于精研,故而名之。先生之墓,位于温州瓯海区慈湖南村。而先生之旧居,位于瑞安潘岱街道之砚下村。
孙氏世居此地,以耕读传家。据《孙氏总谱》记载,瑞安孙家的始祖叫孙惟睦,于五代后唐明宗天成2年(927年)自福建长溪,迁入瑞安盘谷(即当今之砚下村),世称“盘谷孙氏”。孙诒让先生就出生在这里。
先生之故居,位于瑞安市区至湖岭镇的瑞枫公路之侧,傍山拥田。
进砚下村之前,为村首巨大的牌坊所吸引。牌坊巍然大气,上面更耸立4根华表。有联曰:“八音同谐一二刻三纲五纪,十人为侣六七步四海九州”。此联之妙,将所有数字嵌入联内,凸显学问。牌坊之东侧,有怡心亭。西侧竖巨石,上刻:“风景这边独好”。
另立“砚下村”之粉墙黛瓦。通篇文章以篆字写就,气息古朴浓郁,昭示这里乃大学问家旧居之地。
先生故居始建于清咸丰11年(1861)。该年,金钱会起义自平阳过飞云江抵瑞安,一派混乱。先生随双亲避居温州。刚起不久之新屋,被大火烧毁,唯台门保留下来。
清同治3年(1864),先生父辈重建现存建筑。此时,先生在温州、瑞安一带游学,亦常住此屋。先生于此间始修鉴藏善本与治金文之学。
旧居原有主屋7间。重建后有主屋9间,称为“介堂”。介堂后面,即苍翠欲滴之介堂山。风水极佳。
拜谒先生旧居之时,适逢初雨后晴,天朗气清。远处之葱茏山峦,碧空之洁白云絮,配以雨过天青云破处的透蓝,分外令人心旷神怡。
内堂斑驳之木门,石壁厚厚之青苔,墙上镂空之窗棂,地上整齐之青砖......沧桑而错落有致,无一不在诉说着此宅底蕴的深厚。“太史第”三字虬劲,雕于门框之上。与剥落之墙体,飘逸之飞檐,更显虽人去楼空、然余荫绵绵不绝泽被子孙的气场。
先生故居,背后青山,长天白云。丽日朗照,空气通灵。金风与绿树嬉戏,水草与清流笑语。我见青山白云多妩媚,料青山白云见我亦如是。
谨以此篇,满怀感恩之心,向孙诒让先生及瑞安孙氏家族致以深深敬意!
后学黄瑞勇,作于丙申年国庆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