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各阶段 (一)

入门打坐

初修性命,先炼其性。

欲静其心,先静其身。

静坐之前,扫除杂念,

宽放衣带,不受束缚,

血脉流通,自然无阻。

入坐之时,身如槁木,

心似寒灰,两目垂帘。

不可太闭,太闭则:神气昏暗;

不可过开,过开则:神光外驰。

当以:垂帘为准。

久之,慧光自出。

此即:起初收拾念头之法。

待其心气,适和之后,

唇齿相合,舌顶上颚,

调鼻息、含眼光,凝耳韵,

息不调,则:闭塞喘急。

息调,身心全忘。

塞兑,终日如愚。

盘膝稳坐,左腿向外,

右腿向内,为阳抱阴。

左手大指,捏定中指。

右手大指,进左手内,捏子诀。

右手在外,为:阴抱阳。

左腿在外,为:阳抱阴。

此名:子午八封连环诀。

经云:手脚和合扣连环,四门紧闭守正中。

入手功夫

入手功夫:

每当:半夜子时以后,

虚极静笃,天然醒觉。

一阳来复,外肾兴起之时。

元精吐露,外药发生之际。

即当:

行其:调药之功。

运动:风吹火炼之玄功。

风者,呼吸之气也。

火者,虚灵之神也。

文者,无为之风火。

武者,有为之风火。

无为之:文风文火,

用在:调外药之前后两头。

有为之:武火,

用在:调外药,元精正旺之时。

真气动时,最易下流,而顺出。

必用真意、眸光,凝入命宫气穴之中,

主照统摄,真气即下行,而化为元精。

若非以呼吸之息,用风助火,以火销金,

而元精,必不能复化为元气,

归宿于坤炉本宫之中矣。

呼吸之息,

在丹田之中,一出一入。

必须:

提起精神,目光窥定,

一意不散,万缘皆空,

鼓动巽风,扇开炉焰,

使其:息息皈根,

方合:猛烹急炼之神功。

而炉中之意,切莫着于呼吸,

只:专意于元气。

只是:借呼吸之机,

以为:采取烹炼之旨。

炼丹无别法

炼丹无别法,

安其心,和其神,

怡其气,足其精。

阴邪,为丹之蝥贼,

机巧,为丹之仇人,

苟能念念在善,节节在善,

则:阴邪自消,机巧自灭。

心无不安,神无不和,

气无不怡,精无不足,

而事事物物,皆先天为之作用。

偃月炉

无根树 花正开 偃月炉中摘下来

添年寿 减病灾 好结良缘备法财

从此可得天一宝 一任群迷笑我呆

劝贤才 少卖乖 不遇明师莫强猜

先天真灵之宝,无形无象,无方无所,

从何而采,以结还丹?

然虽无形无象,无方无所,亦有花开之时。

当开之时,恍惚中有象,杳冥内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法象,如:偃月,〇。

工家,不知古人取象之意。

或指为:两肾中间;

或指为:眉间明堂;

或指为:肉团顽心;

更有作俑魔头,指为妇人产门,大错特错。

夫所为:偃月者,偃仰之月也。

天上之月,每月初三,西南坤地,

黑体之下,现蛾眉之光,

其光偃仰,故名:偃月。

在卦为纯坤之下,微阳潜生,为:复。

在人,为静极又动,虚室生白,天地之心萌动。

此心内含一点先天祖气,

从至暗之处,微露端倪,有象偃月之光。

因其这一点祖气,

为天地之根,为五行之本,

能以造仙佛,能以作圣贤,

能以固性命。又号为:偃月炉。

这个天地之心,与天地合其德;

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难遇难逢,幸而遇逢,时不可错,

急须下手摘来,谨封牢藏,勿令渗漏,

可以延年寿,可以减病灾。

但此延年寿,减病灾之事,

非有大功大行者,不能行;

非有大志大力者,不能作;

必须外结良缘以修德;内备法财以用诚;

方能感动皇极而得天宝。

法财者,非凡间之财,乃法中之财。

即:专心致志,真履实践,一念不回之善财。

上阳子云:天或有违,当以财宝精诚求之。

盖欲求天宝,须尽人事。

人事不尽,是无法财。

无法财,而妄想天宝,难矣。

欲求天宝者,可不先备法财乎?

天宝,非别物,即真灵炼成之金丹。

亦即天地之心复全之还丹。

曰:真灵、天地之心者,以未修炼言也;

曰:天宝、金丹者,以修炼成熟言之。

天宝既得,万有皆空,根尘俱化,

入于不识不知、无人无我之境,一任群迷笑我呆矣。

这个呆事,须要明师口传心授,非可强猜而知。

仙翁云:劝贤才,少卖乖,不遇真师莫强猜。

其提醒后人者,多矣。

安炉立鼎

烧炼家,炼药, 必先:安炉立鼎。

鼎之为物,刚,所以藏药;

炉之为物,柔,所以运火。

鼎不坚,则药易失,

炉不妥,则火乱飞。

观此可知:煅炼身心之道。

修道,志念坚固,即:鼎;

愈久愈力,百折不回, 不动不摇,即:立鼎;

修道,随时觉察,即:炉;

渐次用功,从容不迫,即安炉。

鼎炉稳当,

煅去:历劫以来,轮回种子,

露出:生身之初,乾元面目,

脱尽一切:后有滓质, 矿尽金纯,即是:革故鼎新。

从此,再换炉鼎,别置钳锤, 以做:向上事业,

镕化真金,为汁为霜, 返于父母:未生以前面目,而后已。

故,丹经,先以安炉立鼎,为首着。

黒铅水银

炉火之术, 水银见火则飞,得黑铅投之,

水银被制,即结成块而不飞。 观此,因悟的以阳制阴之道。

人心易动,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见景生情,随风扬尘, 如:水银,见火,则飞。

若道心常存,防危虑险,随时觉察,

则人心无隙而生,如水银见铅凝结。

再加:勤修增减之功,

增其:道心之阳气,

减其:人心之阴气,

增之又增,减之又减, 到得:无所增减处,

则人心死,而道心固,真种到手,

可以为圣,可以为贤,

可以成仙,可以成佛,

性命之大本,已立, 再做:向上事业,

未有不深造,而自得者。

审明火候

经云:圣人传药不传火,火候从来少人知。

修真之道,药物易知,火候最难。

药物虽难觅寻,若遇:明师点破,真师口授。

真知灼见,现在就有,不待他求,所以易知。

修道之火候:

有:文烹、武炼,下手、休歇,内外,

有:先后,时刻、爻铢,急缓、止足。

有:一步,有一步之火候;

有:步步,有步步之火候。

其:火候,变化多端,随时而行,方能有准。

若:差之毫发,便失之千里,所以火候最难。

何为火?即:煅炼之神功;

何为候?即:运用之时刻。

运用时刻,在:鸿蒙将判、阴阳未分之际;

煅炼神功,在:天人合发、有无不立之内。

有:外火候,

有:内火候。

外火候,攒簇五行,和合四象;

内火候,沐浴温养,防危虑险。

虽:内外二药相同,而火候运用大异,

若:不遇真师心传,焉能知的真火候?

攒簇五行,和合四象,

盗:天地之生机;窃:阴阳之祖气。

回斗柄而转天枢,开坤门而塞艮户,

其妙在于积阴之下,一阳来复之时。

此时: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

所谓:

一年,只有一月,

一月,只有一日,

一日,只有一时,即是此义。

惟此一时,

易失,而:难寻,

易错,而:难逢。

得之,则入于生道;

失之,则入于死道。

圣人于此一时,运动阴符阳火,

拔天根,而钻月窟,

破混沌,而拈黍珠,

回:七十二候之要津,

夺:二十四节之正气。

水火相济在此,金木交并,在此,

铅汞相投在此,安身立命,在此,

出死入生在此,成仙成佛,在此。

若过此时,阴阳分离,真者藏,而假者用事,已落后天,不堪用矣。

修道之火候如下:

曲江岸上月华莹,生药之火候;

风信来时觅本宗,采药之火候;

水生二药为正真,若待其三不可进,老嫩之火候;

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急缓之火候;

慢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用文之火候;

未炼还丹须急炼,炼了还须知止足,温养之火候;

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黄芽渐长成,丹成之火候;

托心知,谨护持,照看炉中火候飞,保丹之火候;

忽见现龙在田,须猛烹而急炼;但闻虎啸入窟,宜倒转以逆施,用武之火候;

以上皆是:还丹之火候。

大丹火候,别有妙用:

受气吉,防成凶,结胎之火候;

混沌七日死复生,全凭侣伴调水火,固济之火候;

送归土釜牢封固,次入流珠斯配当,养胎之火候;

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抽添之火候;

丹灶河车休矻矻,鹤胎龟息自绵绵,沐浴之火候;

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防危之火候;

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完入圣基,胎成之火候;

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凡笼寿万年,脱胎之火候;

以上是为:大丹始终之火候。

内外两用之火候:

凡俗欲求天上事,用时须要世间财,采药火候中之火候;

偃月炉中玉蕊生,朱砂鼎里水银平,结丹火候中之火候;

第七日阳复起首,别妙用混合百神,结胎火候中之火候;

有无俱不立,物我悉归空,是为:脱胎火候中之真火候;

内外二丹火候之秘,尽之于此。

其中,又有细微奥妙之处,

是在: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临时变通,

非可:以文字而传之。

药物说

丹经子书所言:采取药物、烹炼金丹,

皆是:先天无形无质之真,

非是:世间有形有质之药,

亦非:人身有形有质之物。

因其:人自有生以后,认假失真,

将其本来圆成之宝,消化迨尽,

一身纯阴,满腔邪气,

如其大病临身,待时而死,

不有真正灵药疗治,

如何返阴为阳,保全性命也?

真正灵药,是何药?

即先天真一之气也,

即先天精气神之三宝也。

先天虚无真一之气,又名:真种子。

此气,不落于色象。

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

真空妙有,统摄精气神三宝。

三宝亦非有形之物,乃无形之真。

玉蟾翁云:

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

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虽分三家,总归于先天一气。

三家合而成一气,一气分而为三家。

采药者,即采此一气三宝,

运真火,煅炼成丹,

点化一身万般阴气,

归于纯阳清静、无垢无尘之原物。

如人有病,用药医治,而成好人矣。

所谓:药物者,譬象也。

后世学者,见丹经药物之说,

误认为有形有质之物,

而遂采取山中草药,

配合服饵,妄想长生。

或采取五金八石煅炼丹药服饵,

妄想飞升。

殊不知,有形之药,仅能治有形之病,

而不能治无形之病,若欲治无形之病,

非采先天真一之气,余无他术矣。

《参同契》云:

同类易施工兮,非种难为巧。

《悟真篇》云:

竹破须将竹补宜,抱鸡当用卵为之,

万般非类徒劳力,争似真铅合圣机。

真铅,即:先天真一之气也。

观此,一切认凡药,为仙药者,可以悟矣

龙,性柔,主生物,属木。

在卦,为震,喻人之柔性,

震,本阳,而取柔象者,

阳少阴多也。

虎,性刚,主杀物,属金。

在卦,为兑,喻人之刚情,

兑,本阴,而取刚象者,

阴少阳多也。

此性此情,

彼此隔碍,则为气性尘情,而伤生,

彼此和合,则为真性真情,而益生。

龙虎相会者,是以性求情,以情归性,

性情合一之义也。

至于:东家女,西家郎,配为夫妻,

长男少女,两家合一,金木相并等象,

无非喻此:真性真情交会之意。

愚人不知,以肝为龙,肺为虎,

运肝肺之气于脐心。

或于丹田,或于黄庭,

以为龙虎交媾者,非也。

殊不知,肝肺之气,皆后天有形之气,

不但不能凝结一处,

即强团聚,积久成蛊,无法医治,

自促其死,岂不愚哉?

金鼎

金鼎者,刚强坚固之物。

喻人:志念专一,能以载道之义,

又名:乾鼎。

玉炉者,温柔平静之物。

喻人:工夫渐进,能以久远之义,

又名:坤炉。

愚人不知,

铸造铁鼎,做作泥灶,烧炼金石,

妄想成丹者非也。

盖有形之炉鼎,只能炼有形之凡物,

而不能炼无形之仙药。

古仙云:日中有金乌,为:阳中之阴;

月中有玉兔,为:阴中之阳。

日,在卦为离,离外阳内阴,

喻其:刚中有柔之义;

月,在卦为坎,坎外阴内阳,

喻其:柔中有刚之义。

金丹大道,惟取刚中之柔,柔中之刚,

两味真阴真阳大药,熔化一气而成丹。

曰:药物者,

以其真阴真阳能以返老还童、延年益寿也。

至于龟蛇蟠结,水火相济,亦是此理。

不过随便取象,以证真阴真阳合一之道耳。

愚人不知,疑于“乌兔”二字,

或口吸日精月华,或眼接日精月华者非也。

夫,天有天之日月,人有人之日月,

人身真阴真阳,即人之乌兔日月也。

天边日月精华,与我相远,怎能采来?

如曰:能采者,则所采者,身外邪气,

久之,内得膨胀,外则失明,

无益而有损矣。

金丹

金者,坚刚永久不坏之物;

丹者,圆满光净无亏之物。

古仙,借金丹之名,

以喻:本来圆明真灵之性也。

此性,在儒,则名:太极;

在释,则名:圆觉;

在道,则名:金丹。

名虽分三,其实:一物。

儒,修之,则为:圣;

释,修之,则为:佛;

道,修之,则为:仙。

三教圣人,

皆以本来真性,为成道之本也。

愚人不知,

或用五金八石,煅炼成药,

为金丹者非也。

真性,

在大造炉中,经火煅炼成熟,

与天地同长久,与日月同光明,

岂凡世有质之物,能成哉?

先后坎离

经云:

别有些儿奇又奇,

心肾原来非坎离。

此中秘密,

可为,知者:道,

难与,不知者言。

盖,先天造化,无形无象,

不着于有,不落于无,

无形,而能生形,

无象,而能生象,

何得以:心肾,为坎离也?

夫,心肾者,

乃:后天有形有象之物,

不但不是:先天坎离,

而并不是:后天坎离,

乃:后天坎离之滓质耳。

所谓:真坎离者,

以水火言之:

坎,为:水,

离,为:火;

然,水中,有:真阳,

火中,有:真阴;

真阴真阳,

乃:乾坤健顺,中正之气。

故曰:坎离者,乾坤之继体;

本来:阴阳一气,

因:先天太极一分,而阴阳出。

阴阳一出,乾与坤交,

乾中之阳,走于坤宫,

坤中之阴,入于乾宫,

乾虚而为离,坤实而成坎,

于是:

先天乾坤,变为后天坎离。

离者,离去其阳也;

坎者,坎陷其真也。

离卦,外阳而内阴,

阳失其实,则外阳必系假;

坎卦,外阴而内阳,

阴陷其真,则外阴必系假。

阳,亦:不纯,

阴,亦:不真,

此:后天坎离也。

然,虽外阴阳不真,

而,阳中所藏之阴,为真阴,

阴中所藏之阳,为真阳。

真阴,藏于:假阳中,

真阳,藏于:假阴中,

此后天中,所藏先天之坎离。

先天后天,皆:不关乎心肾。

后世学人,

不但,不知先天,

而,并不知后天,

只认心肾坎离,为真,

或,以男女为坎离,大错大错。

夫,人之坎离,犹如:天之日月。

天之日月来往,推运四时,生长万物;

人之坎离动静,调合神气,卫持性命。

天之日月,并无方所,

人之坎离,岂有定位?

但人自交后天,顺行造化,

假者用事,真者潜藏,

先天为后天所蔽,不能自出,

以故,有生有死,

不能:长生而不死。

惟,大修行人,

知的:先天坎离,

又识的后天坎离,

于:后天中,返先天,

于:常道中,行仙道;

取其坎中先天真阳之气,以填于离,

取其离中先天真阴之气,以归于坎,

则:坎离后天之阴阳,亦浑化而返其真,

仍是:乾坤相合,阴阳一气,太极圆成之物。

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矣。

古仙云:

一点阳精,秘在形山,

不在心肾,而在乎:玄关一窍。

则:心肾无阳精,不是真坎离,

又,可知矣。

至于:先天大道,尤有:

借阴,以藏阳,

借阳,以退阴之坎离,

别有:秘密,

不在:先天后天之列。

噫!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坎离,岂易:知哉!

修道层次

功善有大小,造就有高卑。

炼精化炁,却病延年,以成人仙;

炼炁化神,归根复命,以成地仙;

炼神还虚,调神出壳,以成天仙。

仙有:几等,

要皆:天神论功升赏,以为凭,

非徒:修炼工夫,可自主持者。

生前,一志凝神,

死为:灵坛法主。

生前,聪明、正直、慈惠,

死为:社稷神只。

大修功德,广种福田,

或,捐躯赴难,为国救民,

虽不得为神,转世必生帝王身。

矜孤恤寡,敬老怜贫,转世,则为富家翁。

排难解纷,捐资成美,转世或为:贵宦子。

如此,良因不一,无非:自作自受,

天神,不过因其所修而畀之,

非是:阎罗所能为人造命。

吾劝学者,不闻道则已,一得闻道,不造其极,则不已!

如或有:怠心厌心,转而思:我今幸遇仙传,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且良辰不再,乐事不常,恐过此以后,无有好辰好会,

若不急急修持,恐过此以往,

千劫难逢,浪流于滔滔滚滚之世,

欲翻身跳出,就难乎其难矣!

如此猛省,自然神清炁壮,用功之时,可以精力百倍。

时具:觉照之心,猛省之力。常常:持守不失,

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

至于:其中机密之处,虽然,未尽传宣,

然所争,不过些子之间。

如果,内修性命,外积功善,无有怠志,自有:天神指受。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奉道勤修之士,为天神特加钟爱,起心动念,天神皆知。

莫患:道之不得真传,特患:得其真传,而不实用其力!

凛此言者,要知所奋!

实修

真实修炼,有:真实次第之工夫。真实修炼之:次第,共分:四手。

下手时,有:和合真种之功;

转手时,有:修炼舍利之功;

了手时,有:温养道胎之功;

撒手时,有:出胎面壁之功。

如今禅门,未得真传,妄以化人。

是谓:口头禅、是非禅、老婆禅、皮壳子禅、皮囊子禅,皮囊子禅

橐龠运用

橐龠,两头有窍,窍门有舌,中空,而干直。

橐龠,就是:风箱。

中空,为:体,

干直,为:用。

两头窍,即:出入之门。

两舌,即是:开阖之机。

干之来往,一收一放,虚而不屈,动而风生,

开阖消息,自然而然。观此可知:修真体用之道。

人能:

中虚,以为:体,

心直,以为:用;

无私无欲,天理流行,刚柔相当,动静合宜,曲直得中,潜现随时;

可以

与虚空,同气机,

与天地,同造化;

亦如:橐龠,中空干直,一来一往,呼吸自然,气机不息,

焉有不能:长生者哉!

炼精

夜半子时,披衣静坐,

两手搓极热,

一手将外肾兜住,一手掩脐,

而:凝神于内肾,久久习之,精旺。

静坐时,

及至:虚极静笃,为:无我之景,

亦即有:阳生之验,

虚极静笃,

静极,则:一阳生,

静极而生,为真阳。

如何总能:虚极静笃?

此便须用:凝神,以返观内照,之功。

总以:寂照为主,

常照而常寂,常寂而常照,

不起:寂照相。

寂则:心不动;

照则:神不离。

心虚,则:神凝,

神凝,则:炁聚,

炁聚,则:精生。

入坐时,杂念最难除;

可用:觉照工夫。

古真,谓:

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念起即照,照之即消。

佛家,常谓:

念起是病,不续是药;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但,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

便即:无念也;

无念之念,谓之正念。

火候

丹经子书,所言火候,喻其:修持工夫次序之准则。

修持功力,有:先后、急缓、进退之时候,

不得:宜先者而后,宜后者而先;

不得:宜急者而缓,宜缓者而急;

不得:宜进者而退,宜退者而进;

亦如:炉火烧药,有:文武、进退、止足之时候,

故修真用功次序,取象为火候。

但用功火候,不拘年月日时,刻刻行之,

宜先而即先,宜后而即后,宜急而即急,

宜缓而即缓,宜进而即进,宜退而即退,

随时变通,毫发不得有差。

所谓:

宜先,即是:先严于内;

宜后,即是:后御其外;

宜急,即是:急于用功;

宜缓,即是:缓于温养;

宜进,即是:阳未足而须进阳;

宜退,即是:阴方生而须退阴;

此即:火候之实理。

非是:工家子时进阳火,午时退阴符,卯酉二时宜沐浴之说;

亦非:冬至进阳火,夏至退阴符,春分秋分宜沐浴之说。

天,有天之:子午卯酉,

人,有人之:子午卯酉,

岂可:以天之子午卯酉,而即是:人之子午卯酉?

人身:子午卯酉,刻刻皆有,

古经云:不必天边寻子午,身中自有一阳生。

阳生即子,阴生即午,阳与阴合即卯,

阴与阳合即酉,所谓活子午卯酉,岂是:天边死子午卯酉?

金丹四百字云:

火候不须时,冬至不在子,及其沐浴法,卯酉亦虚比。

悟真篇云:

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

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殊不结丹。

曰冬至不在子,

曰卯酉亦虚比,

曰毫发差殊不结丹,

可知,非是:天边子午卯酉。

如云:是天边子午卯酉,

是十二时,只有:四时修持,

所余八时,弃之不用,岂能:毫发无差?

入药镜云: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

可见

年月日时,刻刻用功修持,

防危虑险,毫发不容有差;

至于:六十四卦火候之说,

亦是:指示阴阳进退之法,

教人:随时加减,变通用功,

岂是:教人依六十四卦次序而行之?

悟真云:

卦中设象本仪形,得象忘言意自明,

举世迷徒惟执象,却行卦气望飞升。

读书,须要会的:古人取象立言之意,

意已得,而象可忘。

修真之道,千经万典,皆象言,

虽然,取象不一,

皆是:阴阳顺逆、药物真假、火候准则。

其外,再无别说。

产生大药

身中:大药发生之时,

下田:有惊战旋动情状,一日二日不等。

忽觉:丹田气穴之内,有一动二动之机,

微带:疼痛之意,

直待:动过数次以后,

渐觉:丹田之中,出现一物,

此物,游行旋转于脐间。

其形:大如弹子,热如火珠。

须要:再寂再照,再静再定。

静至:空定衡极,神藏气蛰,

自然,抖然呈现,滚滚转转,上冲心位。

此时,心位不贮,下趋阳关。

阳关,闭而不开,滚转谷道。

谷道,木坐抵住,

此物,隐藏气穴,伏而不动。

此时,若用心意勾引,

便入:导引之旁门。

又违:相随之相缄,两而失之。

必须:不前不后,毋忘毋助,若存若亡,

只等:大药动而后引,不可:引而后动。

以待:动过三次,真意大药,相依同行。

方能:透三关,过九窍,入泥丸,

下行,落于黄庭,故曰:服食。

此即:五龙捧圣之天机口诀。

大药产生天机真诀

盖大药发生之时,而气穴之内,有惊战旋动情状,或一日二日不等。忽然觉得丹田气穴之内,一动二动之机,微带疼痛之意,直待动过数次以后,渐渐觉得丹田之中,现出一物,游行肇转于脐间。大如弹子,热如火珠。再寂再照,再静再定,直静至空定衡极,神藏气哲之余,自拌然呈现,滚滚转转,上冲心位。而心位不贮,下趋阳光,阳关闭而不开,滚转谷道,谷道有木座抵住、即隐藏于气穴,伏而不动。若用意勾引,便入导引之旁门。若不用意勾引,又违相随之理,此两失之矣。就不前不后,毋忘毋助,若存若亡。

只等大药动而后引。不可引而后动。以待动过三次,真意大药相依而同行,方能透三关过九窍。入泥丸落于黄庭。故日:服食。此五龙捧圣之天机也。

内药外药

先修外药,后修内药。

若,明睿之士,夙具灵根,

则:一炼外药,便炼内药。

内药:无为,无不为,

外药,有为,有以为。

内药:无形无质,而实有;

外药:有体有用,而实无。

外药,

可以:治病,

可以:长生久视。

内药,

可以:超升,

可以:出有入无。

神俱六通

前有:六根震动之景,日月合璧以后,

有:神俱六通之验。

深入大定,混沌无知,心窍:豁然开通。

上观天堂,下观地狱。

三界十方,一览无余。此是:天眼通。

能闻十方之音,如在耳边,

天上地下,闻神人之言语。此是:天耳通。

渐入大定,灵觉透露,能知:十方众生,

他心之内,隐微之事。此乃:他心通。

又,能知:我生前死后之因。

能知:无数劫来,所有之事。此是:宿命通。

再静再定,复寂复灭,陡然:心花开放,预知吉凶,

又能:隔壁见物。能见:风云雷电之所。此是:神境通。

合前,炼精不漏。炼到:马阴藏相,是为:漏尽通。

名曰:六通。

是前采大药,六根震动之变化。

神俱六通以后,复有:真空炼形一法。

漏尽通

漏尽通工夫之真义

佛门修炼,以解脱生死,超出轮回,方为究竟。

欲达究竟,要断尽一切:烦恼妄想,始能证得。

证此:漏尽通者,即名圣果。

可以:永脱轮回,长生不死。

漏尽通之全称,名曰:漏尽智证通。

即是:以圣智,断尽烦恼,而无碍自在之义,亦即:无漏通。

六神通的:前五通,谓之:有漏通。

有漏,即是:烦恼未尽,性我不圆。

三界天人,皆属:有漏。

如果:福报亨尽,仍随业力,

堕于:生死轮回,以受果报。

六道之中,惟有:下三道的众生,

烦恼业因最重,故其果报亦最惨。

惟阿罗汉以上诸果位,属于:无漏。

无漏,即是:烦恼尽净,性我圆通。

惟其:无漏,故能永脱轮回。

不复:随化流转,称为圣果。

人秉:先天之性,以生。

此性,即具:阴阳二气,

原属静体,如太极之中一。

此中、此一:至纯至洁,

无染无着,无所谓生灭。

由此,一中,而起:自然因缘,

一动,而交于后天,乃生为人。

此其:二气摩汤,自无入有,由一生万,

是为:自然造化变化之原理。

五官百骸,七情六欲,皆随化机,以生之。

即生为人,是谓:动体。

至是静体,遂陷于动体之中,

而其:本来之先天真性隐藏,

后天情识,主其:一身之事,

以致:静者以摇,洁者以染,

本来之道体渐失,不可复见。

所谓:摇之染之,是指:情识人心用事,有着于心。

此即:漏泄真性之渐,消年减命。

真性,是吾:生命之本源。

得此本原,则生,

失此本原,则死。

本原充足,则:健康,

本原损耗,则:疾病。

此物:生天生地、生物生人,即所谓:道。

人之真性本原,渐漏渐失渐泄,耗尽则死。

赤子之时,其着甚轻,故其:漏泄甚微。

人之原本:圆满无缺,先天未失。

当此之时:人之真性,犹有可见。

及至成年,鸿蒙窍开,情识大用,嗜欲渐炽,

眼耳鼻舌身意之六门,皆陷于:因缘之境。

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咸奔于:利害之场。

心似腾猿,身若狂象。

烦恼,日益深,

漏泄,亦日甚。

九窍,上耗神气,下损**。

一旦:本性元阳,断丧殆尽,

身如:槁木瓦石,生机全无。

仅存:纯阴之魂,昏昧不灵,

阴魂,无所依倚,遂不觉:离体飘荡。

随其:在生之时,所造业力,转于轮回,

以致:复生复死,穷劫莫休,万劫轮回。

故曰:魂飞魄散。

推原其故,良由:烦恼未净,

真性迷失,无力自主之所致。

烦恼,即是:贪嗔痴爱诸惑。

人之:真性迷失,即由:六根不固,以招此惑,而扰之

惟此:渐剥渐漏,最细最微。智者,亦有不及察。

据物理,而言:一切物,尽皆:由好变坏不停。

据生理,而言:一切物,刻刻之间,新陈代谢。

吸者,变之。

呼者,变之。

由于:呼吸之变化,

成其:新陈之代谢。

时仅须臾,前后异形。

故知:现在一刻之我,

非复:过去一刻之我。

运行,重运行,

变化,复变化。

可见:涓涓之滴,

终成:江河之巨。

故人之:幼者必壮,

壮必老,老必衰,衰必死。

此乃:后天化机之运行,人力,莫可如何。

经曰:命在呼吸间。即言:呼吸之微,关乎:人之生死。

此为:修炼者之所必知。

若欲挽转:此变化之运行,以净烦恼,而全真性,

必须明此:不息之道。

故祖师教人:必以无息:为功用。

不息之道,有二:

一为:不间断。

一为:不呼吸。

不间断,是:先天之真气。

不呼吸,是:后天之空气。

二者,一体一用相合,以为生。

明其道者,由用,而返体。

必须:自其有诚,以渐证之。

有诚,意念不纷,心志坚定。如同:赤子之时。

其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烦恼,不能夺其中。

进之,神气浑然,一真内转。如在:母腹之时,

不假呼吸,以为生活,

不因空气,以为吐纳。所谓:至诚无息。

无息,则自不复有漏泄之患。

故其:至人踵息,真人龟息。

以身中之:元阳真气,自运自通,塞于全体。

养之充之,弥于太空。

明此:不息之道,大道,方能成功。

其道:维何?

儒曰:致曲。

道曰:观窍。

释曰:禅坐于菩提树下。

此三者,皆有:颠倒阴阳之妙,扭转造化之能。

此为三教:最重最秘、不二之旨趣。

为修炼者:至要至真、无上之法门。

不觅:先觉者,指授,不能:得其真传。

不遇:过来人,传授,不能:得其真法。

若得真传,而修养之,可将身中:已亏之元阳,

以法培补,而使之充足。

一切:烦恼妄想,可以止塞,

可以:使之净尽,日久功深,

自然,马阴藏相,地户关闭,

可保:身是真精,不复走漏。

工夫至此,始可谓:漏尽通。

世人,以念经念佛,而为:学佛能事者,

当其:经声甫息,尘缘随起,

纵能:勉强镇定,则又:落于空寂,

而其:渺无知觉。

世之:如是修行,

何异:磨砖作镜,蒸沙为饭。

最终:匪特无益,徒增幻想,

只能:端坐等死,自促堕落。

假阴假阳

亢阳无阴,为:假阳,

孤阴无阳,为:假阴,

此,不用,之:阴阳,

古经,所谓:孤阴寡阳者,是也。

真阴真阳

阳中之阴,为:真阴,

阴中之阳,为:真阳,

此,所用,之:阴阳,

古经,所谓:阴阳得类者,是也。

降龙伏虎

降龙,为:炼已,

伏虎,为:持心。

三真三全

人能:自卑自下,柔弱朴诚,

不耗气,而常养气,则气足;

人能:无私无虑,寡欲少谋,

不劳神,而常存神,则神全。

神全,不思睡,

气足,不思**全,不思欲。

三真三全,决定神仙。

留得阳精,决定长生。

气足神全,根本坚固,基址稳妥。

久而不衰,延年益寿,久住世间。

真正灵药

真正灵药是何药?

先天真一之炁也,

先天精炁神三宝也。

先天真一之炁,

又名:真种子。

此炁不落於色象,

至无而:含至有,

至虚而:含至实,

真空妙有,统摄精炁神三宝。

三宝,亦非:有形之物,乃:无形之真。

玉蟾翁云:

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

其炁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虽分三家,总归於先天一炁,

三家合而成一炁,

一炁分而为三家。

采药者,即采此一炁三宝。

良知良能之本性

金丹者,

人,秉受:良知良能之本性。

此性,

人人具足,个个圆成,

处圣不增,处凡不减,

不待他求,自己本有。

若下肯心,直登圣城,

性定命凝,永久不坏,

是:良知良能之本性,

即:长生之大药也。

壬癸

壬水,为阳,为清;

癸水,为阴,为浊。

下手之时,

采壬,不采癸。

象言

修真之学,

古经多言:无为之道,

有为之道,则罕言之。

无为之道,

惟上德者,顿悟圆通,

一了百当,立跻圣域。

其次,中下之人,

性质愚钝,识见小,

若行:无为之道,力量不及,

决不能:万缘俱空,直登彼岸。

后汉,魏伯阳仙翁,

准易道,而作参同,

度引:中下之流。

以有象,譬:无象,

以有形,喻:无形,

始有:金丹之名。

又有:

铅汞砂银、乌兔龙虎、

婴儿姹女、药物炉鼎、

采药烹炼,等等法象之说。

自后:

成道群真,皆祖参同,

而作丹经,以演妙理。

其意:皆欲:后之学者,

因此以参彼,借彼以证此。

无如后之学者,

不究:寓言之意,

不推:取象之理。

见:金丹铅汞鼎炉之说,

疑为服食,而遂流于炉火;

见:乌兔龙虎之说,

疑为脏腑,而遂流于存想;

见:他家我家、男女之说,

疑为闺丹,而遂流于采取;

见:逆顺颠倒之说,

疑为强作,而遂流于运转;

见:修性无为之说,

疑为寂灭,而遂流于顽空;

见:修命有为之说,

疑为摆弄,而遂流于执相。

皆是:以鹿为马,以鸟作鸾。

不但,无益于性命,

而且,有害于性命。

是岂:祖师取象喻言之意?

象者,像也。

言其此物,而象彼物。

以其彼事,而象此事。

试以眼前:

人人共见共知之事物论之:

譬如:烹煎饮食,

锅即鼎,灶即炉。

锅中贮水,灶底烧火。

火本上焰,水本下流。

今,

锅中之水在上,

灶底之火在下,

水火颠倒,彼此相济,而饮食熟成,

此即:凡水凡火相济之象。

人之刚性,躁,多动。

动,则属火。

人之柔性,缓,多静。

静,则属水。

用柔,以养刚,

以刚,而就柔,

刚柔相当,不躁不缓,

归于中正,大道易成,

此即:神水神火相济之理。

取其:凡水凡火,相济之象,

以喻:神水神火,相济之理,

而其理,显然。

如同:有人本来家业丰富,

不守本分,化费财产将尽,

忽然,

自知悔过,苦心劳力,

重务生活,渐次积聚,

财物,由少而多,

终必:家业复旧,

此:还元返本之象。

人身之:精神灵气,

本来:充足圆满。

交于后天,顺其造化,

费精劳神,元气衰败,

原本,消耗迨尽。

若知:

改头换面,惩忿窒欲,

闲邪存诚,渐次用功,

终有:归根复命之时,

此:还元返本之理。

取世人,还元返本之象,

以喻其:修道还元返本之理,

其理:可以显然。

又如世间男女相配,

两而合一,即能生子生孙,

此:人道生生不已之象。

人身阴阳相当,两而合一,

即能:生佛生仙,

此:丹道生生不已之理。

借:人道:生生之象,

以喻:丹道生生之理,

其理:可以显然。

丹道,皆是借象以喻理,

教人从象上,辨别所行之理,

非是:教人背理,

而于:象上做作。

今人,不穷其理,只认其象,

悲哉!丹经象言极多,

学者,须宜由象以穷理,

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其庶几乎。

刀圭

刀圭,上下二土,而成“圭”字。

离为:心中之神,曰:己土。

坎为:肾中之气,曰:戊土。

戊己合一,称为:刀圭。

喻其:神气合一,而称:刀圭。

刀圭,由得二土,合炼而成。

洼实突消

洼低,日久,则自实;

突高,日久,则自消。

虚者,实之兆;

高者,低之因。

观此,可知:损益虚实之道。

烹煎饮食

锅即鼎也,灶即炉也,

锅中贮水,灶底烧火,

火本上焰,水本下流,

今:

锅中之水在上,灶底之火在下,

水火颠倒,彼此相济。

而:饮食熟成,

此:凡水凡火相济之象也。

人之:

刚性躁,多动,动则属火,

柔性缓,多静,静则属水;

用柔以养刚,以刚而就柔,

刚柔相当,不躁不缓,

归於中正,大道易成,

此:神水神火相济之理也。

取:凡水凡火相济之象,

喻:神水神火相济之理,

其理显然矣。

金丹

金,即:坚之称;

丹,即:圆之喻,

是人:毗卢性海,乾元面目。

世尊名之,空不空,如来藏。

老君号之:玄又玄,众妙门。

以道谓之:无上至尊之道;

以法谓之:最上一乘之法。

六通

坐到静时,陡然:心光发现,

内则洞见肺腑,外则自见须眉,

智神踊跃,日赋万言,

说妙谈玄,无穷无极,此是:心境通。

不出庐舍,预知:未来事情。身处室中,

又能:隔墙见物。此是:神境通。

正坐之间,刹时迷闷,混沌不分,少顷,心窍:豁然大开,

地理山河,犹如:掌上观纹,此是:天眼通。

能闻:十方之音,如耳边音,

能忆:生前之事,如眼前事,此是:天耳通。

或昼或夜,入于大定,上见天堂,下见地狱,

观透:无数劫来,宿命所更,此是:宿信通。

神通变化,出入自如,洞鉴:十方众生,

知得:他人心内,隐微之事。

他虽:意念未起,了了先知,

他虽:意念未萌,了了先觉,此是:他心通。

修炼饮食之法

修炼之士,欲保性命,必须:绝食腥荤香辣

入手下静,而求返还之道,必须绝食:腥荤香辣之物。

腥荤之物,味主沉浊,食之必至:后天气粗,而难伏。

香辣之物,性主轻浮。食之必至:先天气散,而不聚。

必须禁食:腥荤香辣。专持:清斋素食淡饭。

不可过饱,过饱则伤神。

不可过饥,过饥则伤气。

饮食,要:调合得中。

饥则加餐,食可则止。

学道说

金丹之道,性命之道,从静而入,至动而取。

不静,则神不灵,炁不真。

于此妄炼,即属:后天。

与先天虚无大道,不相契。

神者,即:大道之体,造化之根。

不静,则:识性夹杂,终与道违。

故,幻丹走泄,而道不成者,

皆由未静,而夹杂其识之过。

静:即是:静其性。

性能虚静,尘念不生,

身中真机,自然发动。

动者非心,乃是元炁。

身中炁动,以静应之。

一动一静,不失机缄,

行乎造化,性命双修,是谓真道。

若专以静,而不识动,

或专以动,而不复静,

皆非:大道之妙旨。

虚极静笃

心中无物为:虚,

念头不起为:静。

致虚而至于:极,

守静而至于: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