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我有明珠一颗,照亮破碎山河(至诚如神)

作者:熊群

01

正德元年,王阳明因上奏朝廷,弹劾大太监刘瑾跋扈专权,被当着满朝大臣的面,杖责四十,斯文扫地,并投入监狱。

父亲王华是朝中大臣,刘瑾到底有些顾忌,王阳明暂免一死,被判龙场驿承。

从监狱出来,王阳明心中有些颓唐,他自幼聪慧过人,想不到如今三十四岁了,学问功业一无所成,竟要流放到荒蛮之地龙场,顿觉前路渺茫。

好在去龙场还可缓一些时日,倒不如离开京城伤心之地,买舟泛游。一则游历散散心,另则可以去南京,与父亲相聚一段时日。

王阳明沿途赏玩,一日,忽察觉身后有几个高大精壮束装汉子远远跟着,心中一惊,知大事不妙。

他装作失落的样子,穿过闹市,来到靠近码头的河边。河边往来的人不少,跟踪的人不敢靠太近。

他在河边来回走,忽一头跳进水里,那几个精壮汉子连忙跑来,水面却不见王明明踪迹。这时周遭许多人赶来,人群中乱哄哄交耳附议,更有那热心的,已脱衣服跳水去救人。

跟踪的人是锦衣卫,刘瑾交代务必要将王阳明斩草除根。下水的人找了一回,不见踪迹,只说已溺亡。

锦衣卫也当他自寻短见已死,乐得少造杀业,例行公事又梭巡找了一番,回去复命。

原来王阳明心知不妙,故意跳水装成自杀,已远远泅到一处灌木丛边,借着灌木,俯身急奔,才得脱险。

02

其实哪里要刘瑾追杀呢?龙场位于贵州蛮荒之地,此间山路不通,杂居着多个少数民族,彼此又言语不通,去了亦是九死一生。

王阳明不敢告诉仆人们此行是去龙场,可是转念想想,不能诚以待人,终究不是读书人所为,因此行到半路,便告诉众仆从,此行去往龙场,不知何时是归期!

官宦家的仆从到底见多识广,晓得龙场乃苦寒荒蛮之地,纷纷请辞。此行艰险,王阳明也不难为,一一应允。只有两个少年仆人,无父无母,愿意跟随。

几个月路上颠簸,又要担心刘瑾的人再来追杀,个中滋味,苦不堪言。可是到了龙场后才发现,此地比想象中更艰苦。

驿承地位极低,主管驿站车马迎送之事,在明代是不入品级的。王阳明又是待罪之身,朝廷不配寓所。

无法可想之下,王阳明和仆人一起,亲自上山劈竹子,挑茅草,筑起一间简陋的房子。又要垦荒种菜,犁田种谷,以补衣食之不足。

王阳明出身官宦之家,几曾受得这番折磨,身体终朝劳累,更有内心之痛苦彷徨。

朱子(朱熹)认为,天理昭昭,一个人要先从从外物中探寻规律,知道了万事道理,再付诸行动,才会有成就。

可是王阳明的际遇,却冥冥中不断在叩问这一信念:如果天理昭昭,我上书朝廷,指出刘瑾祸乱天下,为什么如此不公,刘瑾无事,我反倒被追杀,贬到这蛮荒之地呢?如明白道理了再实行即可,为什么自己知道“天将降大任于斯,必先苦其筋骨”的道理,内心还是如此痛苦呢?

一天,他正在茅屋内静坐,檐外阴雨昏黑,忽见三人匆匆雨中赶路,说着北地方言,顿觉亲切,他欲相留,却见三人很着急的样子,便不打扰。

第二天,他托人去找,欲向这三人打听一些京城境况,却得知三人昨夜投宿苗家,第二天一早已起行了。

到了中午,从蜈蚣坡穿来消息,今天路上有三个行人,死了两个,一人正伏尸哭泣。王阳明心想,此必是昨夜赶路的人,不禁一阵呆坐,心中怅然。隔日,又有人传言,路上横着三具尸体,王阳明长叹,知道前天经过此地的三人都死了。

他不顾仆人劝阻,拿起铲子,来到蜈蚣坡,埋葬了三人尸体,对着新起三堆土丘,想到自己境遇,不免生兔死狐悲之感,写下了千古名文《瘗旅文》,其中道:

呜呼伤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前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违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纵然内心郁郁不快,学业不可一日荒废,成君子之心不一日可松弛。他在龙场开了一座书院,教化周围蛮荒之民,很受这些“野人”崇敬,同时,又日夜开凿,做成一具石棺,放在山顶洞前,每天便睡在里面。

石棺冰凉袭人,每每难以入眠,他便专注呼吸,令内心清净。如此日久,石棺之彻骨冰凉,渐渐不能干扰内心,心中竟常常一片空明。

一夜,山顶清风徐徐吹来,他入静已久,心中说不出的澄明寂静,忽一个火光中念头如电石火光般袭来,他睁开眼,见漫天繁星,禁不住将刚才念头说了出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中尽是无限欣喜快慰,他终于领悟到大道:原来天理并不是向外寻求,本在内心;知与行也不是分离的,原本密不可分。

转念间,他又想到自己年少时对着竹子静坐七天七夜,病倒的场景,及至龙场的种种艰阻,一时说不清是喜悦还是酸楚,热泪便缓缓涌了出来……

03

1519年,宁王朱宸濠叛乱,大明王朝上下一时人心惶惶。

朱宸濠的叛乱并不是无缘由的。

他祖上是宁王朱权,当年永乐皇帝朱棣起兵反对建文帝,险至溃败,幸好得朱权支持,才最终逼死建文帝。朱棣本许诺事成后分一半天下与朱权,但是登基后就反悔,只划了江西一带,供其养老。

宁王作乱,阳明先生这时是江西御史,自然不能置之不理。他一面联合当地官员、军民,一面苦思良策。

朱宸濠为了这次叛乱,已默默筹备十年,不仅交结文士,甚至勾结皇帝身边太监,加之粮草军马充备,可谓准备很周全。

自己如果仓促指挥军马去围剿,不仅兵力不足,只怕众人也不见得肯甘心听命。事缓则圆,他先派学生去宁王府讲了一番天理人心、致良知的大道理,宁王为造反准备了十年,自然听不进去。

阳明先生何等聪明,他当然知道宁王不会听听大道理就罢兵,之所以还要如此做,一面是要宁王知道这么做是错的,令其心有所动摇,心不能定下来,则常常被是非欲望所牵制,容易做出错误决定,这正是心学之妙用;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拖延时间,挫其锋芒。

他发布文告,告诉天下人,朱宸濠行径之不得人心,一时不少官员前来,合力应对叛乱。另一方面,他又伪造一份文告,说有十六万大军正急行赶来,同时还伪造一份给朱宸濠心腹官员的信件,赞扬他们归顺朝廷的决心。

这封信件被装作无意间泄露给朱宸濠,令他对得力属下大起疑心,更是按兵迟迟不动。

朱宸濠的按兵不动,又令各地见风使舵的文官大大失望,渐渐都认为他的叛乱不可能成功。

宁王等了很久,也不见王阳明的十几万援军到来,知道中计,气急败坏,率六万大军攻打安庆。

这六万大军出师后,南昌空虚,王阳明一举率军攻入宁王老巢,等他回军来救南昌时,王阳明又在路上来了一次痛快的伏击。

宁王的军马如惊弓之鸟,在来回疲于奔命中,早已溃不成军,是役,王阳明歼敌三万余人。

平定宁王之乱后,有学生问王阳明,他此番平乱的秘诀是什么,阳明先生道: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04  

1470年,唐伯虎出生于江南一家酒坊。

唐伯虎父亲虽卖酒营生,然竭尽所能供唐伯虎读书。江南又向来是文脉之地,故他幼年诗书俱佳,所遇文士纷纷说他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自幼才华过人,造就了唐伯虎自负的性情。

他29岁入京应试,和王阳明同科,但是在京期间张狂、不顾世俗,常出入青楼,又和科场官员过从甚密,这一年的考试,受科场舞弊案牵连,落第,王阳明则被录取。

科场的失利与冤屈,给他以沉重打击,自古哪个读书人头悬梁锥刺股,从青丝读到白头,不是为了金榜题名,一日看尽长安花呢?

唐伯虎失意归来,发誓刻苦学画,从此做了画师,生活上依旧放任自流,终日沉溺醉生梦死,出入青楼。自此功名放下,只求活出生命的无拘束与性灵。

然心中科举失意,不能入朝做官的隐痛,是难于对人言说的 。

少年时,好友文征明曾写信劝他:

你的才华自常人难及,但是过于轻浮张扬,恐怕最终难成功业。

唐伯虎任性回信道:

寅束发从事,二十年矣,不能剪饰,用触尊怒,然牛顺羊逆,愿勿相异也。

反正俗世功业难得,庸人也不理解自己。唐伯虎出入青楼酒肆更甚,到了四十多岁,生活难于为继。

这时,他遇到素有爱才之名的宁王。宁王屡屡邀请唐伯虎去做谋士,唐伯虎在家乡也实在无法生计,答应前往。

在宁王府,宾主相谈甚欢,起初,唐伯虎也梦想从此能一展其才,可是唐伯虎毕竟是历史上少有的天才,很快察觉到宁王的谋反之心。

仓促请辞会让宁王察觉,到时只怕性命不保,无法可想之下,他装作疯癫,在某天宴会时,忽在宁王面前脱去衣服,赤条条痴癫呓语。

宁王吓得不轻,以为唐伯虎真的疯了,放唐伯虎回乡。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后,唐伯虎因提前脱身,得以保全。他回乡以后,晚年又经历丧子之痛,更是意志消沉,举债度日,潦倒余生。

唐伯虎和王阳明身上,代表了中国传统里两种人生观:一种是自由逍遥,活出性灵的道家观念;一种是追求入世,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儒家观念。

是要自由,解放自我,看淡功名呢?还是处处入世,甘心束缚,最终建立事功,一直在拷问着每个浸润在传统文化的人。

王阳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从一个一度想出家的少年,不断学习精进,最终实现千古以来,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内圣外王”理想——对内创立心学,安身立命,对外屡建奇功,官兵部尚书,是青史上少见文臣领兵,战无不胜之典范。

这样的梦想,少年春风得意时的唐伯虎,中年落魄困顿的唐伯虎,心底是否真的从未有过呢?

1529年,王阳明病重,在归乡船上对弟子说,我要走了。弟子泪如雨下,问:

先生可有何遗言

王阳明道:

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