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同事逛古镇三河
陪摄影爱好者的同事老张在巢湖周边钻来钻去“找风景”,是我们这一阵子周末常干的事。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古镇三河,一个老张似乎很想去的地方。
三河离我的故乡不远,约十五公里。在我们的方言里,三河被称为“桑河
街”。小时候没机会出远门,上“桑河街”是自己的梦想。我大约是十岁左右吧第一次来三河,记忆中还有的是三河街的青石板街道,几座桥,河面上拖着十来条船的运输船,可惜我那时没有相机,没有留下一张照片。还有就是在那时算比较大的新华书店里买的一本小画书《龙江颂》,老新华书店我也记不清确切的位置了,印象中就一点,比我们家乡镇上的书店大。今天的很多景点要么当时没有,更可能的是没给自己留下什么印象。后来,工作后来这里就比较多了,路过就更是不计其数。但对三河的印象似乎很清晰,又似乎很模糊。还没开发旅游前的三河给我的感觉是商业发达外,还比较开放,人也比较精明,对于思想还处于保守状态的我来说,不是特别喜欢。还能记得当年我写了篇散文叫《“粉色”三河》,与我写的另一篇散文《白山三“气”》好像还隐隐有比较的味道。
老张说去古镇看看,我说我可以当个向导,但底气不是很足,因为开发旅游后的三河,尤其是那年大水过后重建后的三河,我没认真来看过,可能是“熟视”后就“无睹”或不想“睹”了吧,不过老印象还在,不至于把他弄丢。
三河得名于三条河:杭埠河、丰乐河都自西向东流,在此汇聚;小南河则在它汇聚之前就南北将两条河沟通。三条河围出一个似椭圆形又似三角形的“河中岛”,这就是三河镇的核心。而三河镇最早的繁华是沿着小南河两岸展开的,去合肥最近的是杭埠河,去巢县入长江的则是小南河。上世纪70年代,杭埠河取直后,小南河废弃,成了一条只供旅游的内河,甚至把原属庐江的二龙村和杨婆圩圈入三河,也成了三河的一景。
由此,三河的特色自然与“水”密不可分了。这幅图中的河就是小南河,是站在望月阁上拍摄的。从照片上看,水有些发绿,这可能与水体流通不畅有关。实际的水质比照片上看到的好很多,算是“清水”——文雅点叫“碧水”。第二幅看去就好多了。经过规划、整治过的河两岸绿树成荫,倒映在水中,与上方的蓝天白云相衬,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河中不时有坐满人的画舫通过,老张为拍好它,“守株待兔”了好久,足见他的执着了。
水多,自然就桥多了。我第一次来三河时,印象中还模糊记得的两座桥,一座是进街的“三县桥”,还有就是一座穿梭两岸的桥,大概就是“望月桥”(也可能是其他桥,比如对越桥等)。如今的小南河上有六七座桥,我们在下了古城墙后来到二龙桥,老张说找不到好角度;到“鹊渚游廊”,他说桥上人太多;到在“三县桥”边,说人来人往……最终他驻足“望月阁”上,似乎是找到了最佳拍摄角度。上幅图前方三孔桥是往北看去的“对越桥”,桥上有四座亭子,双廊,桥两边有“美人靠”,飞檐翘阁,徽派风格,但更像是新造的……
这座桥是紧靠望月阁的望月桥,是一座拱形踏步式风景石桥。桥呈半圆形,倒影水中,则构成了一个圆形。估计设计者就是要取这个好彩头,摄影者更是如获至宝了。这个桥的确有个传说:每月十五月圆时,据说可以望见三个月亮——天上的、水里的和观月人的心中的。只要到这桥上望月许愿,愿望就一定能够实现。所以当地人又称它为“圆梦桥”。而我们所在的高7层的古塔叫“望月阁”,是阁因桥名,还是桥因阁名,我也说不清。登高凭栏,远眺也好,鸟瞰也罢,古镇风光尽在眼底。在这里,水乡的灵气,古镇的沧桑,阁楼、碧水、古民居,构成了一幅绝美的江南风景图,置身其中,眼界开阔,心境也愉悦起来。可惜老张所传的这几幅照片,没有全景图。
望月桥南不远,就是三县桥,一个有历史的桥。之所以叫三县桥,因为它是合肥、庐江、舒城三县交界,现在完全归三河。再南面是二龙桥所在的二龙村,一个流传出两个有名故事的地方:故事一是产生庐剧《小辞店》的故事原型,多数人对此所知寥寥,不多说了;还有一个故事是“二龙街”来源的传说——“二龙”是指赵匡胤、赵光义兄弟,附会多于历史。但建在小南河边上的万年寺的确是宋代就有的,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眼前这座规模颇大的新寺是本世纪初配合旅游重建的,由九华山高僧宏学大师募资。这座寺庙与众不同在寺庙前留了个大大的广场,且庙里没有收费要钱的高僧和尚,连卖香火的也没看到,游客出入自由。少了铜臭的佛门,给人也是净地之感。老张围着万年塔转了几圈,终于找到他认为不错的角度,拍摄的这两张照片,是否也有佛光普渡,净化你心灵的感觉呢?
通常旅游胜地给人的感觉是喧闹,但在三河,至少是这次,我们可以找到宁静的角落。万年寺里有,古街中居民的生活中也有。瞧这几位,无论是骑着三轮车等客的车夫,还是这位轻松地带着自己的小宝宝逛街的母亲,还是这位悠闲地晾晒自己的腌菜的老婆婆,悠闲,惬意,自在。在快节奏中难停下来的人们,看到这些情景,是否由衷的羡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