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弱比超买超卖更重要:直击本质看动量

连续几篇,我们讲的都是动量指标。要不要讲这问题我是一直很犹豫的,因为大多数人都容易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而动量指标说到底,只是“雕虫小技”,有用,但有限,如果不能“龙虫并雕”——先在大的方面把握住,再去看它,而是把注意力都集中这方面(不幸它又是那么显而易见),钻进它的牛角尖里,那就有它比没它更糟了。

比方说,慢速随机的三点式+三线式背离是最高等级背离;随机金叉、死叉对价格波动的依赖性越小,说明趋势到临界点的可能性越大,但看看2014年7月行情启动到2015年6月15日正式见顶,这中间出现过多少次最高等级背离?又出现过几次一条小阴线就让慢速随机死叉?这些背离和死叉为什么一次次失效,直到最后一次才放出一支响亮的高升?这说明,光一个动量指标无法帮我们把握市场、把握趋势。

有读者或许会看到MACD的表现:前几次的失效是因为MACD没有出现高等级背离,5178点时,AMCD和DIF都背离了。是的!它说明,你在动量指标应用上,已达到了相当境界,超过了很多股评家与股神。但,且慢,去看看6124点,慢速随机只是出现了一个三线式背离,MACD也只是柱状背离,没有均线(DIF)背离。它们都只是轻微背离,但大盘却明明白白地见顶了。相反,2245点行情,MACD出现了3次双线背离,到第三次才真正转势。这更进一步说明,动量无法帮我们准确把握市场、把握趋势。永远有一种看不见的结构,决定着价格运动的方向和方式,系统自组织、自演化,可以变出无数种花样,足以让任何“一招致胜”的神奇公式在它的面前一败涂地。

——明天出发,后天就能再见到乌江了,乌江还能以这样美丽的身姿迎接我吗?

过去十多年,或再往前推,从江恩时代起,就不断有“股神”向我们吹嘘他们的方法有多神奇——甚至我在2000年介绍的一组均线参数(90、180、360……),都能被人利用,冠之以“江恩八线”来做股神,所用的方法都千篇一律:只证实,不证伪,找出对的例证来无限夸大,制造惊讶效果——炒股原来可如此简单!

在复杂而混沌的随机世界里,越是低智商的行为主体,越希望有一种方法可让他循规蹈矩,傻瓜式致胜。而股市是如此丰富多样,以致任何一种方法,只要去证实,都可找到足够的例证来证明它的神奇和有效。如以证伪的方法去检验,你就会发现,大多数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方法都无法达到可以致用程度;即使能够致用的,每一个成功案例背后,都有更多不成功的反证。所以和科学研究相比,股市的方法研究需要更多的证伪主义。诚如巴菲特说的,“我从自己的错误中学到的要比从正确中学到的更多”,我们对每一项投资理论、工具的理解的加深,都来自大量的证伪,而非证实,这是需要特别特别强调的一点。

以慢速随机(SKDJ)和平滑异同平均(MACD)为样本,介绍动量指标,是因为它们的使用者最多——大多数行情软件都会把它们作为默认的标配指标,同时也因为这2个指标代表了以价格为参数的动量指标的2种基本模式。

SKDJ,以交易的结果为重点。简单讲,K的数值大小,取决于收盘落点。如果单位时间内最高10元,最低9元,收盘9.9元,K值就是90;缩小到9.9-10元,收在9.99元,也是90——虽然实际的K值已经过了均线处理,不像这里说的那么简单,但原理就是这样,至于实际的波幅从1元缩小到0.1元,是没法在指标上反映出来的。波幅与价格张力成正比,价格张力和能量成正比,因此,2个90,前一个蕴含的价格动力其实要比后一个强劲得多,无法反映这样的变化,是SKDJ、RSI……等一切摆动型指标的缺陷。

而MACD正好相反,它考察的重点就是价格张力。张力越大,DIF的绝对值就越大,MACD的绝对值也越大,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所以,这2个动量指标能成为大多数行情分析软件默认的标配指标,原因就在它们能形成某种互补。

一旦认识到以价格为参数的动量指标的基本模型,我们就会对它们的应用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知道有些动量指标是可以互换的,比如近年流行看CCI(商品路径指标),也是一种价格张力指标,和MACD同一类型,但更灵敏,所以它的波动也更频繁,无效信号的次数也更多。

除了金叉死叉对价格波动的依赖性、背离及背离的等级,对动量指标的应用,我们还讲过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动量指标的首要功能是反映强弱,其次才是别的,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很多动量指标,创立者的初衷是想通过它来观察“超买、超卖”,这其实是个错误概念。真正的强势,是只有超买,没有超卖的,超买越严重、越频繁越好,说明价格上涨的动力越强劲。反之,动不动就超卖,没有超买,或超卖的严重程度、频率远甚于超买的程度、频率,这样的走势就是真正的弱势。因此,对超买、超卖这种概念,要尽可能少用,真的想用这2个概念来捕捉买点、卖点,那我提2条建议。

一是考虑大势。牛市中尽可能只用超卖概念,熊市中尽可能只用超买概念。牛市中偶尔也会有1、2次超卖,比如2000点到5178点,比如5178点的行情,中途就有2次慢速随机的超卖,千金难买牛喝水,成为行情中途最好的2次加入点。

二是考虑中值。举例说,大盘从2015年12月的3684点下跌,慢速随机K的最高值是88.31,到2016年1月13日的2949点,K值7.61,按理讲是个严重超卖,但抄底抄进去就立马套牢。金叉后再下跌,到2638点,K值17.84,同样是超卖,但这次抄底就赚了。为什么?

底背离固然是一个因素,但底背离并不能保证我们抄底成功。让我们抄底成功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动量指标反映市势在趋强:以3684点的K值88.31为最高点,来计算2949点和2638点是K的中值,前者是(88.31+7.61)÷2=47.96,连50也不到,毫无疑问,太弱,稍稍反弹一下又跌了;后者是(88.31+17.84)÷2=53.07,那就有点趋强的样子了。

理论上,慢速随机这类指标的中值是50,但实际上却不是,因为市势永远向上,股市上涨的时间永远比下跌的时间多,因此,它的合理的中值应该超过50,接近于60。比如,美股基本上就在57-61之间,国证A指也大体在60,这是最理想的,最符合股市基本规律。但沪综指属弱指数,它的中值大致接近55,其下档为53。如果一段走势,它的慢速随机的K值中值低于50,那很有可能还没真正到底,因为市势还弱——知道为什么股评家大声疾呼“已经严重超卖了”、“已经严重超买了”是错的吧?因为超卖越严重,市势越弱,反映在K的中值上,越有可能小于50。凡事,知其然,知其本,方能有正确思路。养成直击本质、层层溯源的思考习惯和能力,很重要。

本以为3月大盘会是一条阳线,月MACD会向上穿越0轴(翻红),从而给我们提供一个机会来观察大盘在临界点的表现:正式进入大牛市前状态,还是反弹结束。但3月浅尝辄止,拉出一条小阴线,使MACD仍在0轴下方,如此,我们就需要通过4月甚至5月的走势来进行考察了。


写了2篇关于雄安的,引起了一些分歧。有分歧很正常,各人的角度不同,看问题的维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会不同。这也是一直以来,我不想写和历史、时政有关的文章的原因,虽然我对一些历史和时政问题的了解和认识常能得到这方面的专业人士的赞赏甚至高度评价,因为我希望这个平台能成为一个纯洁的、股票投资的学习平台。公知们喜欢打启蒙牌,虽然他们自身也不一定认识清楚,因为他们要靠这个混世界。老金不靠这个吃饭,除了“诗和远方,还有股票”,时间不够用,也不想去启什么。我只想提醒一点:《乐观者生存》、《股市是乐观者的竞技场》,这是我多年前写过的2篇文章标题,我拿这2句话来和读者共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