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的时间还要讨价还价?咄咄怪事


赵忠心
有家长问:
我们的工作繁重,回家还要做饭、洗衣,哪有时间来陪孩子玩耍、游戏和读书?专家说每天要陪孩子,有那个必要吗?得陪多久?
解答
前天,刚刚接受一记者关于“孩儿奴”问题的采访。“孩儿奴”是一个新出现的名词,用来形容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
依我之见,与其说“孩儿奴”是一种“生活状态”,倒不如说是反映一种“心理状态”。这是有了孩子以后,“80后”独生子女特有的“自我中心”被打破而产生的心理不平衡。
有了孩子以后就是既要上班又要操持家务、带孩子,从早忙到晚。哪个做父母的不都是这么过来的?没有父母的这些付出孩子能长大成人?请刚刚做了父母的年轻人回家问问自己的父母,你们小时候,紧张劳累而生活拮据的父母是怎样心甘情愿付出的,或许你们会获得启示和教益。
我们这代人,生儿育女的时候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物质条件匮乏,经济收入、物质生活水平比现在差多了去了。家庭“财政赤字”经常出现,往往是还没到月底工资就花完了,只好靠借贷度日。
记得我女儿小时候,家里一点儿白糖也没有了,没钱买。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夫人便硬着头皮向一位有钱的老教师借点儿钱。结果,钱没借到,还挨了一顿数落,说我夫人不会过日子。夫人回家后,冤屈地默默地落泪。那位老教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她哪里知道我们平时是怎样省吃俭用的,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从不敢浪费一分钱。
为了使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做父母的,宁可紧着自己,也舍不得不让孩子受苦遭磨难。就那样,我们也从来没有产生过什么“孩儿奴”的心理。因为我们这代人小时候都吃过苦,觉得为了孩子,自己紧衣缩食、省吃俭用那是理所应当的,应该应分的,自觉自愿的,无怨无悔的。
现在的年轻父母,一出生就遇上了改革开放,多数又是独生子女。尽管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生活还是比较清贫的,但第一代独生子女也并没有吃过什么苦,受过什么罪,家里好吃好喝好穿的都先尽着孩子。一家大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转来转去,转出了严重的自我中心意识。
现在,自有了孩子以后,打破了年轻人多年在“四二一”家庭模式中生活而逐步形成的“自我中心意识”,一开始会很感到不适应。但做了父母,肩上有了责任,辛苦一点儿,休息、睡觉时间少了一点儿,甚至在事业上也要做出暂时的牺牲,这都是很正常不过的。
有的年轻父母提出“每天陪孩子有必要?得陪多久?”的问题。我很奇怪:怎么没父母问“每天玩手机多少时间合适”的问题呀?提出“陪孩子多久”这样的问题本身,就反映这是在“讨价还价”,表明觉得陪孩子是万般无奈的事,是很不“情愿”的。做了父母的还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简直都觉得不可思议。
一些年轻人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些,白天带孩子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晚上还要醒几次侍候孩子撒尿,早晨得早起不能睡到“自然醒”,很不情愿,就觉得亏大发了,有这种思想情绪,让人感到真是咄咄怪事。要是为自己亲生的孩子付出都感到不大“情愿”,那要你对别人、对社会付出,会怎么样?
孩子小时候,父母抽空儿陪伴孩子是必须的,因为孩子需要。在孩子自主、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的时候,父母再忙再累,也要挤出时间陪孩子,跟孩子一起玩耍、游戏、读书、讲故事,满足孩子身心发展和精神的需要。
若问“得陪多久”?这是啥意思,我还不太清楚。我猜想,可能有两种含义:或是问“每次陪伴应该陪多长时间”,或是问“孩子到多大年龄就不需要再陪伴了”。
若是第一个含义,要我说,时间可长可短,可多可少,没有一定之规,根据孩子的需要。但要注意,一定要心甘情愿、自觉自愿,要让孩子感到父母也是在享受陪伴孩子的乐趣。不能有丝毫的勉强,不要让孩子感到家长心不在焉,诸如边陪孩子边玩手机等,很不情愿,让孩子感到是在应付差事。
说到玩手机,我不得不多唠叨几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玩手机成为很多人的一种“嗜好”,这些人被戏称为“低头族”。不仅包括年轻人,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也被裹挟,“低头族”将老、中、青、少“一网打尽”。这个绰号很贴切,也很形象逼真。
要是上班下班乘车时穷极无聊,特别是遇上堵车,可以玩玩手机,以打发时间,转移注意力,排解寂寞、烦躁情绪。回到家看孩子时,最好别再玩手机了,父母要全部精力都要投入到关爱孩子身上,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媒体上报道过多起因妈妈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玩手机,置孩子于不顾,有的孩子掉到水桶淹死,有的孩子从高楼上掉到地上摔死,妈妈还浑然不知。最近,又发生一起因妈妈玩手机没注意,孩子被车轧死的悲剧。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那手机比亲爹亲妈亲孩子还要亲?这究竟是为什么?
若是第二个含义,要我说,孩子年龄越小,需要家长陪伴的时间要多,要长;随着年龄渐渐增长,陪伴的次数和时间肯定是渐渐减少。等孩子到了青春发育期,独立意识、成人感大大增强,要尽力摆脱家长管束的时候,你想上赶着陪伴孩子,孩子很有可能还会厌烦家长呢。
陪孩子玩耍、游戏、读书、讲故事不仅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做父母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家长陪伴孩子,是在享受孩子成长的过程,有利于密切家长跟孩子之间的感情,加深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也便于观察、了解孩子。
在陪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充分体验到父母的深切之爱,获得最大的安全感、心理满足、无穷乐趣和教益,父母也一定会从中体验到天伦之乐。
有的父母因工作与孩子两地分居,或经常出差在外,为了让孩子感到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父母每天定时定点跟孩子通个电话,或发个短信,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使孩子闻其声、见其字,如见其人,感到父母时时刻刻都在自己的身边,时时刻刻都在惦念着自己。这很值得赞赏,值得提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