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兔是几级保护动物

回答中国有九种野兔,分别为东北兔、东北黑兔、华南兔、草兔、高原兔、塔里木兔、云南兔、海南兔、雪兔,其中的雪兔是属于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海南兔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雪兔为例,它是亚寒带、寒带的代表动物之一,其毛色到了冬天会变为白色,是我国唯一冬毛变白的野兔。

一、野兔是几级保护动物

中国有九种野兔,分别为东北兔、东北黑兔、华南兔、草兔、高原兔、塔里木兔、云南兔、海南兔、雪兔。其中的雪兔是属于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海南兔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而其他的不属于国家保护动物。

1、雪兔是亚寒带、寒带的代表动物之一,是一类个体较大的野兔,体长一般是在510毫米左右,尾巴短,耳朵亦短,雪兔为了适应冬季严寒的雪地生活环境,到了冬天毛色会变白,直到毛的根部,前后脚掌为淡黄色,耳尖和眼圈为黑褐色,夏天毛色多呈赤褐色,是中国唯一冬毛变白的野兔。雪兔通常生活在温带的森林、平原上,胆小怕惊,喜安静,耐寒怕热,喜干怕湿,属夜行性动物,喜啃咬木头和洗浴,共有25个亚种。

2、海南兔,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中国野兔中体型最小、毛色最艳丽的一种,体重1.5千克,体长不到40厘米,尾毛上黑下白,外部形态特征与草兔大体相似,主要在夜间活动,以黄昏或黎明时活动最频繁,尾毛上黑下白,耳壳有明显的白色边缘,脚掌具暗棕色毛,颏、腹和四肢后面的毛均为白色,分布于海南西部丘陵平野的灌丛低草坡和滨海地区的旱生性草原中。

二、野兔的品种介绍

1、东北兔,体形中等,后肢较短,尾也短,冬毛胸腹部的中央为纯白色,背面一般为浅棕黑色,但有浅灰色的毛基,善于奔跑、跳跃,多晚上出来活动,平时无固定的巢穴,主要以嫩枝、树皮和木本植物、草本植物为食。东北兔一般栖息于海拔高度300-900m高的针叶阔叶混交林中,在中国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2、东北黑兔,是中国的特有品种,毛色全身黑褐色,额顶有一块极小的白斑,前、后脚掌毛色较浅,为鼠灰色,尾长明显地短于后足长,耳长较短,显著短于草兔。东北黑兔主要栖息于海拔300至800米的针阔混交林中,一般很少到居民区附近活动。

3、华南兔,耳较短,向前折仅达到眼眶前缘,体色较暗,尾背面灰黑色,尾长不超过后足长的1/2,毛粗硬,腹面淡灰褐色或土黄色,昼夜均有活动,系纯草食性动物。白天多隐藏于灌丛和杂草丛中,身体腹面颏部为淡黄色,颈下为棕黄色,腹部和四肢内侧白色或稍沾黄色,四肢外侧棕黄色,尾背面棕褐色,中央毛色较黑,尾腹面淡黄色。每年可繁殖2-4窝,每窝约3-5只,栖息环境甚广,丘陵、山区地区均可活动。

4、草兔,体形较大,尾长9-1厘米,体长36-54厘米,耳长10-12厘米,后足长9-12厘米,体重平均为2千克;身体背面为黄褐色至赤褐色,耳尖暗褐色,腹面白色,尾的背面为黑褐色,两侧及下面白色,终生生活于地面,善于奔跑,不掘洞,多在夜里活动。幼兔出生即具毛被,能睁眼,不久就能跑,分布于西亚、非洲、俄罗斯、欧洲和蒙古,中国华北、东北、西北和长江中下游一带。

5、高原兔,体型较大,仅稍逊于寒带雪兔,底绒丰厚,被毛柔软,体长为35-56厘米,尾长7-12厘米,成体体重约3千克,高原兔的四肢强劲,前腿较短,腿肌发达而有力,具5趾,后腿较长,筋腱、肌肉发达强大,具4趾,脚下的毛多而蓬松,耳长向前折超过鼻端,大于后足长,约115毫米。中国以外分布于尼泊尔、克什米尔、锡金和印度等地。中国境内分布于青海、新疆、甘肃、西藏、贵州、四川和云南等地。

6、塔里木兔,体形较小,毛色较浅,整体毛色与栖息环境非常接近,耳长达10厘米,超过其他兔类,听觉器官非常发达,耳尖不呈黑色,体长为29-43厘米,尾长6-11厘米,体重1.2-1.6千克。冬季的毛色非常浅,从头部、背部至尾巴的背面均为浅沙棕色,夏季背部为沙褐色,杂以灰黑色的细斑,体侧为沙黄色,颏、喉及腹部为白色。雌兽有3对乳头,2对在胸部,1对在腹部,是典型的荒漠地带物种,栖息在塔里木盆地海拔900-1200米的河流和罗布泊附近,以及盆地中央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周的塔里木河水泛滥地区和半沙漠草原、沿河两岸的胡杨和红柳林中。

7、云南兔,尾长6-11厘米,体长33-48厘米,耳长9-14厘米,后足长9-13厘米,背脊具零乱黑色斑纹,体背面毛暗赭灰色,腰臀部毛尖黑色,呈现黑色斑纹,臀部隐约有1灰色臀斑。体侧面和前后肢前侧为鲜赭黄色,头顶通常有一个白色小斑,耳背面暗褐色,耳缘灰白色,耳尖黑色,腹面除喉部为赭黄色外,腹毛及前后肢内侧白色,耳长占后足长的103.5%。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