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专题汇编之校史杂谈
中原工学院恢复建校四十年,恰好与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同步,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间节点,所以校史馆组织一些老教工写回忆录,当然是些鼓舞斗志的正能量文章,某虽不才,迫于情面也不得不写几篇烘托气氛。到这所学校工作35年了,一辈子一个单位并不值得骄傲,因为真正的人才都处于流动中,沉淀下来的大多没有多少野心,也就落个踏实和忠诚的荣誉吧。
主办方原本是想让一些历史见证人留下一些催人奋进的故事,以便使后来人了解学校发展的历程,用历史故事佐证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可惜我辈平民原本就没有机会了解学校历次重大决策的制定过程,占位也不高,只能写点凡人琐事。但是在回味学校发展壮大的历史时,常常为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感到心痛,绝大多数人都能考上的大学自然没有多少含金量,最可怕的是跟随扩招步伐一起堕落的教风和管理体制。昨天在文章中提到刚刚结束的成都会议,似乎看到了大学回归人才培养正道的希望,但也只能谨慎乐观而已。
从这些年做督导专家接触的教学资料看,大多数课程授课教师都会在考试前作针对性很强的辅导,所以经常出现某些题要么满分要么零分的现象,即便如此,卷面不及格率超过50%的班级比比皆是,现在考试最作难的是教师,为了让大多数学生考及格几乎绞尽脑汁,但是结果很不如愿,学生平时不上课不学习,最后考个不及格,老师见了学生诚惶诚恐,就像犯了错误一样。这两年在信商听课,发现有的班级听课率不足一半,长期不上课又不自学的学生还想及格拿毕业证,把高等教育当成什么了,真以为可以花钱买文凭啊。如果这样的学生在课程结束一两年后突然被抽查参加全国统一难度的课程考试,恐怕分数在个位数的学生会占很大比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