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阴影下的诗人陆游,他的一生都在这首诗中

(附:书愤五首·其一

[ 宋·陆游 ]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原文无,是复制保存后又上网再复制来的)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1127年金国的铁骑攻入北宋的首都,掳走了徽、钦两位皇帝,至此北宋灭亡。这一年陆游刚刚两岁。

皇帝被俘,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对于广大文人义士来说这种耻辱简直就是垂在心口的利刃,时时刺痛人心。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陆游,从小就见识了父辈们提起'靖康之乱'时目眦欲裂、咬牙切齿、痛哭流涕的情态。这使得陆游很早就养成了'举身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家国情怀。

年纪轻轻的陆游一腔热血,只想杀退金兵,一雪'靖康之耻','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然而他抗金救国的理想随着绍兴和议的签订破灭了。

宋向金俯首称臣,就连赵构这个皇帝之位也要由金朝来册封才算数,每逢大金国主的生日以及岁末年初,南宋需要派遣使臣去往金国朝贺,而后割地、纳贡、杀岳飞。这无疑是继“靖康之耻”后的又一次蒙羞。南宋朝廷软弱无能,偏安一隅,让许多士人寒了心。他们开始寄情山水,回归书斋,诗作中也渐渐不再提及家国大事。

举朝投降,文人避世,山河破碎,内忧外患之际陆游像是一个斗士,依然在大声疾呼,依然主张收复失地,以战强国。

这样悲壮的爱国情怀贯穿了陆游的一生,也浸透了陆游的诗歌。《唐宋诗醇》中形容陆游'其感激悲愤、忠君爱国之诚,一寓于诗,酒酣耳热,跌宕淋漓。至于渔舟樵径,茶碗炉熏,或雨或晴,一草一木,莫不著为歌咏,以寄其意。'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说得出也做得到,他真的从军去了。他在瓜州渡口痛击金兵,在楼船战舰上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他也曾多次亲临大散关前线,在秋风中纵马驰骋,激昂文字:

'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这是从军的壮烈与豪情。

'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这是从军的艰辛与坚毅。

抗金前线紧张,跌宕的昂扬气氛激荡起陆游的心中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忧国忧民的炽热情感,使他的诗歌风格向着宏肆奔放一路高歌猛进。

陆游在晚年时回忆'四十从戎驻南郑'这一段时光时说自己'诗家三昧忽前见,屈贾在眼元历历'。确然如此,在从军抗金的壮烈经历的洗礼下,陆游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诗歌创作的真谛,诗歌与他的灵魂更加紧密地契合在了一起。

与诗歌境界的提升相对应的是现实的惨烈:张浚集结的十三万北伐军最终还是失败了:军队内部主将内战,消极抵抗,因而在宿州符离宋军大肆溃败,南宋的军事再一次遭受冲击,万般无奈之下,朝廷再次乞和,与金人签订了继绍兴和议之后的又一个屈辱和约——'隆兴和议'

割地赔款之后,“隆兴和议”为宋朝带来了四十年的和平。同时,这也意味着陆游从军救国的理想再一次受到了冲击,北伐的梦想也宣告破灭了。

南宋北伐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投身军旅的陆游曾以长城自许。他要成为大宋最坚固的边防,拒金兵于塞外,可是时光匆匆而过,大宋依然是那个孱弱的大宋,而曾经壮志勃勃的少年已经花白了头发。

北伐失败后,陆游也在宦海中几度沉浮,但最终还是被弹劾罢官了。

写作这首《书愤》的时候陆游已经六十一岁了,垂垂老矣,被罢官还家已经有六年了。

徒有虚职的陆游蛰居在故乡,只能在草庐中读书、写诗、苟且,满心家国大义却只能郁结于内。

这首《书愤》虽表现了陆游时不我待,壮志未酬,愤恨难言的悲情,但同时也流露出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报国之情。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此时的陆游哪里会预料到66岁以后他将会在山阴农村闲居长达20年之久,及至终老也不会再被起用。

闲居中的陆游会在破草庐中深夜无眠,静听风雨时怀念战场上的铁马冰河。直到去世之时他也要写下一首《示儿》来告诫子孙如果南宋得以收复失地,一定要'家祭无忘告乃翁'呀!

可是,南宋最终也没能收复失地,甚至连最后一寸土地都失守,举国倾覆了。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示:'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其实,这也正是陆游想说的话。他想告诉皇帝,告诉朝廷,告诉世人:请让我去讨伐金兵吧,我定会不辱使命的。

可是,没有人会重用他。这是必然的,这是南宋积贫积弱、政治腐败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这样的命运似乎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注定了:当年29岁的陆游参加进士考试,仅仅因为名列秦桧的孙子前面,就遭到了秦桧的嫉恨,被罢了头名,惨遭贬落。一代抗金名将岳飞惨遭杀害,就连辛弃疾也因为与主和派政见不合而被多次弹劾,最终只能黯然归隐。这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壮志难酬了,这更像是一个王朝的悲剧。

若以文学成就来论,陆游无疑是成功的:他的诗歌兼具了李白的飘逸豪放与杜甫的沉郁顿挫,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诗歌风格。刘克庄曾评价他'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可若以人生经历来论,陆游无疑是失败的:不是因为他的才干不够,而是因为他生长在了一个昏暗懦弱的时代。

在电视剧《潜伏》中李涯曾黯然神伤地感叹:'我运即国运'。我想这句话用在陆游身上也同样适用:陆游的命运就是南宋的命运。

最后我想说一个时代最大的悲哀不是孱弱落后,而是让许多明珠在倾轧中暗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