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入门:神秘的紫微星特别重要,学会看以后,学易很轻松

《易经》为诸经之首,几千年的传承,经常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其实,易经所描述的,不外乎天地万物。也就是说,学易经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知天文,要从观天象开始。“夜观天象”这个词,听起来很神秘,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天文学。

要知道,在人类工业时代之前,一直是靠天吃饭的。因此,解决人们吃饭问题的农耕,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大事。与农耕相关的,是日月星辰的更替变化。

为什么农耕和日月星辰都相关,这里需要稍微解释一下。我们都知道,从地球上看来,太阳的东升西落造就了日夜更替,月亮的东升西落形成潮汐。日月星辰的更替变化,直接决定了地球的气候特点,春夏秋冬四季等等气候变化。

按照现代天文学的观点,地球在自转,地球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但是从地球上的角度来说,这些古代的人类是无法用肉眼观测到的。

但是在古代,人们可以看到太阳在白天东升西落,月亮在夜晚东升西落。太阳轮转一次,被称之为一天;月亮阴晴圆缺轮转一次,被称之为一个月。除此之外,人们生活的世界还有春夏秋冬的四季交替变化。

从站在地球上的角度来看,春夏秋冬的变化与什么相关呢?站在大地上,整个宇宙中除了太阳、月亮可以观测之外,剩下的最为神秘的就是夜晚天上的无数星星了。

春夏秋冬变化的答案,在古时候,人们只能从夜晚的星空运行找答案。为什么会确认是星星呢?因为人们能够观测到星空呈现规律的运行变化。古人在观星过程中,确认四季变化确实与星空有关。

天空中的星星,乍一看星罗密布,没什么规律可言。但是若人们长年累月的观察星星的运行轨迹,必然会发现满天星斗的斗转星移规律。

那就是:从大地上望去,整个星空都在围绕一颗星,转动。不动的这颗星,就是紫微星。因此,在古代,紫微星也有帝星一说。所有的星星都在围绕紫微星转动,可不就是天上的帝王。从中,我们可见古人擅长用类比、比喻。

天象的观测入门正是在于紫微星,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北极星。

从观测来看,距离紫微星最近的,组成形状最为特殊的,就是北斗七星了。在晴朗的夜空,经过一整夜的观测,我们能够发现北斗七星在围绕紫微星逆时针转动。运用想象,补足白天不能观测的位置,我们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昼夜北斗星围绕紫微星旋转一周天。

倘若,我们一年中,对比相同时刻记录的北斗七星位置变动,仔细分析的话,会发现北斗七星每天同一时刻在天球的位置有着细微的变化。也就是说,在每天的逆时针转动以外,全年也在逆时针转动。

古籍《鹖冠子》:“斗杓东指,天下皆春;斗杓南指,天下皆夏;斗杓西指,天下皆秋;斗杓北指,天下皆冬。”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

当代科学认为,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由于地球自转的地轴是倾斜的,太阳的公转与地球四季变化相关。

仔细分析北斗七星与北极星的相对位置,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古人研究的北斗七星每天转动与地球的自传相关;而古人研究的北斗七星年变动与地球的公转关系密切。

在古代,人们甚至已经还记录了北极星并非是那颗固定的星,记录了右枢、天乙、太乙、天帝、纽星等一系列曾经使用过而随时间的退移逐渐被放弃了的北极星。

上述这些,就是易经入门需要了解的关于紫微星的内容了。欢迎留言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