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图鉴 | 盘与碟虽然随处可见,但宋人却将优雅发挥到了极致

宋人通过蒸、煮、烤、炒、脍做出一道道美食,逢节假闲暇约知己好友宴饮雅集。正因宴会的盛行,宋代名窑大量生产盘碟,用于盛放菜肴、果蔬等食物。这些盘碟造型雅致、釉色莹润、装饰秀美,是宋瓷中普遍又具有代表性的器型。
盘与碟之发展源流
古代的盘一般用作承水器、祭祀器具、食具等,器型特征为敞口、浅腹、平底,时有圈足,材质上可分陶、瓷、漆、铜、青铜、金银等类,以瓷盘为大宗。
▲不同材质的盘 来源:北京故宫博物院
早在新石器文化时代(距今1万年起~距今5千到2千年止),就有陶制盘的出现。
约商朝(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早期时,青铜器中的盘通常为承接器,以匜[yí]或盉[hé]浇水于手,盘则用来承接弃水,此类盘至战国(公元前5世纪~前221年)时逐渐消失。
▲“陈子”与“齐萦姬”均为器皿上所刻铭文,代表所属关系;齐萦姬盘为春秋后期器物,陈子匜、鸟形盉则年代不详。来源:北京故宫博物院
从西周(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到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原始青瓷盘慢慢发展起来,以敞口浅腹、直圈足为造型特征。
东汉(公元25~220年)时,越窑首次烧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此后也有了真正的瓷盘,器形与原始青瓷盘很相似,但直径较大,通常用作耳杯的托盘。
▲东晋(公元317~420年)德清窑黑釉耳杯盘,浙江省博物馆藏
大约从西晋(公元266~316年)起,瓷盘成为食具中的主要品种之一。
▲西晋(公元266~316年) 越窑青瓷盘,浙江省博物馆藏
唐宋时期,瓷盘的形制种类日趋丰富,口部造型出现除圆形之外的葵瓣形、莲瓣形等仿生形盘口,盘腹部也演变出深腹、折腰、鼓腹等样式,底足部则发展了三足、高足、圈足、卧足等盘底。
▲唐 三彩刻花三足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6厘米,口径27.7厘米,足距17厘米。

明清两朝,景德镇等窑口又烧制出斗彩、五彩、粉彩、红绿彩、矾红彩等何种新型釉色与器型的瓷盘。

▲清光绪 粉彩鹭莲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6厘米,口径27.8厘米,足径17厘米。

宋代宴饮必备:造型不一、釉色各异的瓷盘
宋代时人们的饮食习惯从此前的一日两餐变成一日三餐,烹调饮食也更为精致。
▲南宋 佚名《春宴图》(局部)
宋人在日常饮宴中十分注重膳食营养均衡,生活水平较高的人家的饭桌上往往菜肴、果蔬、茶酒一应俱全。
而瓷盘就经常被用来盛放菜肴和果蔬,当然也会用其他材质的盘,只不过瓷盘居多。这点可从宋人描绘的备宴图、饮宴图中窥探一二。

▲宋 佚名《夜宴图》局部

瓷盘作为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具,各大名窑均有烧制。
除常见的方形、圆形外,还见有菱形、葵花形、海棠形、六角形、八角形、桃形、荷叶形等样式。
丰富多样的造型与宋瓷极简的单色釉相得益彰,又兼各大宋窑风格不一,宋代的瓷盘艺术可谓百花齐放。
▲北宋 汝窑青瓷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3.3厘米,口径18.4厘米, 足径12.7厘米

盘敛圆口,弧形浅壁,盘面宽平;圈足外伸,因裹足的釉汁积垂而显得足缘卷起。

▲北宋 定窑白釉描金折沿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1.9厘米,口径18.7厘米,足径14厘米。

盘折沿,浅腹,圈足,胎体坚硬,里外施白釉,釉色洁白光润,上施金彩,均已脱落。

▲北宋/金 定窑刻牡丹纹折沿盘,纽约佳士得2018年拍品,成交价折合人民币约627万,口径10厘米

▲宋 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4.1厘米,口径20.2厘米,足径7.5厘米
盘呈六瓣葵花式,浅腹,坦底。腹壁向里凸出6道棱线,圈足亦随腹壁起伏变化。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圈足露胎处呈黑褐色。
▲金 定窑印花鸟纹盘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口径21.7厘米
▲宋 钧窑里天蓝外玫瑰紫釉折腰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3.6厘米,口径17.6厘米,足径6.4厘米
盘撇口,浅弧腹,折腰,圈足。里施天蓝色釉,口沿及器外施玫瑰紫色釉,釉面有“蚯蚓走泥纹”。
▲宋 钧窑天蓝釉卧足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2.3厘米,口径12.6厘米 ,底径3.8厘米
盘敞口,浅弧腹,平底,卧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露出黄灰色胎体。卧足内无釉。
▲南宋 官窑菊瓣盘,香港佳士得2014年拍品,成交价折合人民币约2059万,口径18厘米
▲北宋 汝窑天青釉浅盘,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高1.5厘米,口径17.8厘米
盘敞口、折沿、平底,中间凸起一圈圆环,高度仅1.5厘米,应是盛放茶杯的浅盘。
▲北宋 耀州窑青釉牡丹纹盘,富士美术馆藏
▲南宋至金,官窑葵瓣盘,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口径15.6厘米
宋代餐桌上的迷你盘:小巧雅致的瓷碟
碟的基本造型与材质种类都与盘大体相似,但碟的尺寸普遍要小一些、为浅腹平底,相比之下盘的腹部较深、有弧壁。
▲北宋「丙蔡」铭汝窑青瓷碟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碟陶瓷圆口,浅壁,平底无足。胎质较薄,满釉支烧,通体施青釉,釉色粉青微泛绿。底面三枚支烧点沿边排布,正背两面满布开片,中心后刻「蔡」、「丙」两字。
迄今发现的年代较早的碟,是浙江省德清县出土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原始青瓷碟。
宋代时,随着宴会格式的演变,瓷碟通常用来分放菜肴、佐料或搁置汤匙。而且由于碟多被用来盛放精致食物,因此在造型上就更要下一些功夫。

▲宋徽宗(1082~1135)《文会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与瓷盘相较,瓷碟的需求量较少,因此宋代名窑的出产量没那么多,不过当中也不乏一些精品。
▲宋 钧窑天蓝釉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碟平口外翻,浅弧壁,圈足。通体釉色呈天蓝色,是钧窑最具代表性的标准釉色。圈足底部无釉。
▲北宋-金 定窑白瓷印花蟠龙纹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2.8厘米,口径14.1厘米,底径9.1厘米
圆口,浅弧形壁,平底,矮圈足。全器施牙白色釉,釉色偏黄,外壁有流釉痕迹。口嵌铜釦,足缘施釉,故知使用覆烧法烧制。内壁上缘印回纹,下缘印卷云纹一周,底面饰云龙纹。

▲宋 湖田窑刻花碟,中国嘉德2017年拍品,口径17.2厘米

碟口沿以二十四个凹缺出使其碟身呈瓣状,碟身中心圆心处剃划一朵莲花,再以十二瓣莲纹装饰碟身。通体施青白釉,釉水清亮,白中闪青,剔划积釉处更显青翠,胎骨轻薄,整体造型古朴,素雅大方。

▲宋 影青花口碟 (一对),嘉德香港2015年拍品,成交价折合人民币约15万

碟成对花口,口沿外折呈六瓣花形,浅弧腹,腹壁亦做出凸出的棱线,与花瓣形口呼应,圈足。胎质细密,胎体轻薄,工艺精湛,通体施影青釉,釉似白而青。

▲宋金·官字款定窑印荷花纹碟一对,西泠印社2018年拍品,成交价80.5万人民币

(0)

相关推荐

  • 唾壶器型的演变(唾盂-唾壶-渣斗)

    唾液的容器,是卫生用具之一.吴.晋时越窑大量烧制青瓷唾壶,造型为洗口,短颈,丰腹平底.宋代定窑.龙泉窑.越窑都有制品传世,造型变为由下.下两截组成,上部为盘形,下为扁圆腹,浅圈足.北方宋墓壁画有仆人手 ...

  • 北宋官窑的传承系列四—圆洗

    人月圆 咏宋代官窑圆洗 宋人圆洗平凹底,弧壁巧成型. 支钉满釉,如蝉翼颤,碧翠天青. 南迁宋室,故京遗制,文脉传承. 灰青月白,轻拂若玉,开片如冰. 四 - 北宋官窑圆洗 说起圆洗应该从唐代就已经出现 ...

  • 龙泉窑青瓷瓶,究竟有几种类型?为何能成为国宝,拍出四千万天价?| 宋瓷图鉴

    龙泉窑青瓷于故宫博物院等国内大型博物馆中珍藏,世界各大博物馆亦极为珍视.日本认定的国宝中有八件中国瓷器,其中四件是建盏,另外四件,有三件为龙泉窑瓷器,分别是青釉直颈瓶.玉壶春瓶和凤耳瓶.在公开拍卖会中 ...

  • 龙泉窑青瓷拍卖前十排行榜 | 宋瓷名窑图鉴

    龙泉窑,宋元时期著名青瓷窑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的青瓷产地.其青瓷烧制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故宫博物院,海外知名博物馆均有列 ...

  • 定窑瓷可以卖多贵?拍卖排行前十见分晓 | 宋瓷名窑图鉴

    定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白瓷名扬天下:其作品造型规整.质坚色白,常以刻划花等技法装饰,所谓"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此外还烧黑釉.酱釉等色,称黑定.紫定.宋时曾为宫廷烧制官器,颇 ...

  • 玩极品宋瓷 , 需非凡品味与胆识 !

    高端艺术品拍卖信息平台,古玩艺术品市场深度分析!可关注微信号:guwan1998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就静静掩映在这浓浓淡淡的绿色之中.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美术馆由大阪市为了纪念住友集团2 ...

  • 回味无穷:宋瓷的朴素之美

    宋瓷名窑荟萃,树立起后世历代仰慕的经典,明清瓷的造型.釉色和纹样无不可以追溯至宋瓷.它崇尚自然.含蓄.质朴,更重视瓷器本身的胚胎.形体.釉色,稍加刻画,无论造型.釉色.纹饰都追求天然完美.它典雅静谧, ...

  • 外国藏家:中国人30年后才能懂得宋瓷的宝贵

    点击 vkb020(长按可复制) 只要您喜欢纯手工银壶,壶老头愿以心相交. "中国收藏家恐怕要过三十年才能懂得宋瓷的宝贵."2011年英国著名收藏家吉赛曾对周继海(国内资深鉴藏家) ...

  • 临宇山人收藏的宋瓷

    临宇山人自197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瓷器,近20年来尤其专注于宋瓷,是一位眼光独到,审美情趣极高的日本收藏家.临宇山人所藏古瓷多罕见珍品并来源有绪,形形色色都称得上是各大名窑的精品之作. 钧窑天蓝釉紫斑 ...

  • 肖绍帮,唐丝宋瓷两位老师作品欣赏

    <草根诗人>已新鲜出炉,正在快递中,不日将抵达贵处,请文友们注意查收! 另:<诗百家>一书征稿开始,欢迎文友老师们继续参稿留念!谢谢! 草根诗人 思归文集 <情蛊> ...

  • 浅谈宋瓷的情趣和精妙

    若干年后,当后人拾起宋代民窑残片的时候,也许就发现以后的时代都那么浮躁.那残片的断面露出的胎骨,如参天大树的年轮,高古苍凉.但那莹润的釉色历经岁月的洗礼,失去了刚出窑的火气,更加温润.生动的纹饰依旧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