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无糖尿病病名,但是有消渴病,跟糖尿病类似,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记录最早可以追溯汉代,因为张仲景就有白虎汤等治疗消渴病,而日本经过实验室研究发现白虎汤确实能降低血糖;在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当中记载有用黄连治疗消渴病,叫黄连丸治渴方。上二味绞地黄汁渍黄连出曝燥,复纳汁中,令汁尽,曝燥干为末,蜜丸如梧子,服二十丸,日三。食前后无拘。亦可为散,以酒服方寸匕。而我们抗疫英雄仝小林院士善用黄连降血糖,他认为黄连苦寒,能入心、脾、胆、胃、大肠经,可清泄中焦胃热,及诸脏之热,使热退则消谷减,火退则消渴愈,势除则可防止热耗气阴,从而阻断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仝小林教授认为,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不仅可以提高疗效,同时也是成果验证的最佳途径,现代药理证实,黄连治疗糖尿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葡萄糖代谢、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脂质代谢等方面。因此,从药理上讲,黄连是重要的降糖药物。仝小林教授用黄连,一是利用其苦寒之性,二是利用其明确的降糖疗效,“药性”与“药理”相结合,使疗效更显著。仝小林教授通过文献研究、药物实测、炮制方法、方药配伍、煎服方法、安全性及临床用药特点等方面考证《伤寒论》药物剂量,得出结论,《伤寒论》1两约合今之15.625g。《伤寒论》中用到黄连的方剂13处,《金匮要略》中用到黄连的方剂有7首,用量最小为1两,最大为3两,最大用量为黄连阿胶汤,用量达四两,按此计算经方中黄连的本源剂量应当在15g-60g之间,远大于药典所规定剂量。仝小林教授在临床运用黄连时尊崇伤寒论本源剂量,黄连使用剂量一般在15g-60g之间,最大使用剂量可达120g,可较好的缓解症状,降低血糖,因黄连运用频繁,用量大,有人将其称为仝黄连。今天介绍降糖主角不是黄连,是虫药僵蚕。国医大师朱良春虫类研究一书记载:糖尿病僵蚕具降糖之效,研粉吞服,每次4g,1日3次,可用于糖尿病。运用僵蚕为主药治疗糖尿病,适用于不伴有心、脑、肾及血管病变,空腹血糖未超过15mmol/L的患者,疗效明显。《本草纲目》记载僵蚕“为末饮服,止消渴”。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僵蚕体内含有一种特有功能的蛋白质,对肾上腺皮质有刺激作用,通过其作用调整了患者内分泌及代谢方面的平衡,使体内的葡萄糖利用率增加至正常,不良反应小,可长期服用,疗程越长,效果越好,且不易复发。方药:僵蚕适量。最好先把僵蚕抖干净晒干打成细粉,开始用小剂量(0.5至1克)服用,适应以后再慢慢的加量,5克为最大量。方法:口服:每次5克(最高),一日三次,饭前服。两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半个月,在进行第二个疗程。停服其他降糖药,但宜配合饮食疗法。临床平均45日,尿糖阴转时间为2~4个月,平均为3个月,血糖降至正常时间为3~6个月平均为4个月。功效主治:熄风止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主治糖尿病(重型)。马凤友报告52例。显效21例,有效2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1%。服药时间最短者2月,最长者7年,平均为2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20天~3月,平均为45天;尿糖阴转时间为2~4月,平均为3月;血糖降至正常时间为3~6月,平均为4月。(详见《湖南中医杂志》1990年第5期)僵蚕僵而不腐,得清化之气,又名“天虫”,味成辛而性平,入心、肺、肝、脾四经。本品对温邪感染最为适用,是故杨栗山之《寒温条辨》首推本品为时行温病之要药。因其功能散风降火,化痰软坚,解毒疗疮,故于风热痰火为患之喉痹咽肿、风疹瘙痒、结核擦病等症均适用之,治流感发热及风热型伤风感冒效亦佳。并能治癫痫、头风作痛、糖尿病、小儿惊搐、口眼喝斜等症。由于本品具有轻宣表散之功,对风热壅遏而痘疹不能透达者,最能表而达之。僵蚕主要含脂肪及蛋白质,白僵菌还含甾体11a-羟基化酶系,用于合成类皮质激素。是否因其能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和调节功能,而达到愈病之目的,尚待进一步探索。其醇水浸出液对小鼠和免有催眠作用,煎剂有对抗士的宁所僵蚕因异体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对有动物蛋白过敏者应慎用。尚有较强的抗凝作用,对有血小板减少、凝血机制障碍或有出血倾向者应慎重使用。
扫一扫添加作者私人微信以及关注公众号
相关文章
阳痿,单味细辛可治愈!
一味中药清热,祛湿,解毒,利尿,降压,治咳嗽!
急性腰疼,一味单方气死医生!
喜欢文章的话别忘记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个字或者分享朋友圈哦。
福利来啦:打开公众号点击历史文章,进入往期全部文章,顶部搜索输入“月经不调”“感冒”“脱发”“手脚冰凉”“胃痛”“肝气不舒”“伤精”“上热下寒”“脾胃”“失眠”“祛湿”“气血”“减肥”“便秘”“腹泻”“肾虚”“祛痘”“咳嗽”“鼻炎”“颈椎”“抑郁”获取相应调理方法或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