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理赔到底难不难?用数据告诉你真相
◎本文作者 | 无羽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T博士教你买保险(ID:DrTbaoxian)
转载联系 微信ID:DrTbaoxian02
以前有段时间我想办个卡锻炼身体,但犹豫不决。
为啥?
各种媒体都在铺天盖地报道健身房倒闭的信息,于是我产生了一种刻板印象:喊你办卡的时候把你当大爷伺候,等到你想锻炼的时候却溜之大吉,找健身房办卡简直就是在给它们送钱。
大部分人对保险的印象就像我以前看健身房,每年大把大把的钱撒出去,害怕竹篮打水一场空,肉疼。
不信任保险,是因为觉得理赔难。
但保险真的理赔难吗?下面我们用数据说话。
保险公司理赔并不难
有个数据可以衡量保险公司理赔难不难——理赔赔付率。
理赔赔付率是指理赔件数占索赔总件数的比率。打个比方,理赔率50%,意思是说100个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的案件里,有50件获得了赔偿。
我们可以来看看保险公司的理赔赔付率: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可以看到,以上公布赔付率的30家保险公司,理赔率都在97%以上。换句话说,每100个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的案件,起码97件可以拿到理赔。实际上大量的保险公司理赔率超过了99%。可见保险理赔并不特别难。
不仅如此,我们还能发现,保险公司每年赔付的件数特别多,都是数以万计。一些头部企业甚至可以赔百万、甚至千万件。比如平安去年赔了447万件,中国人寿超1800万件。
而且保险公司理赔的金额也不低,一赔就是上亿元。去年的一整年里中国人寿赔了447亿元,平安赔了338亿,太保是150亿元……
除此之外,保险公司的理赔流程也很爽快,理赔时效大多在3天以内。
监管规定,保险公司要及时且一次性通知完应该补充的证明和资料。
来源:《保险法》
同时还严格限定了保险公司的核定及给付保险金的时间。
保险公司在收到我们的理赔申请后,就要及时作出核定。这里我补充一句,大部分保险公司都会规定5天内就作出核定。针对比较复杂的情形,期限会放宽到30天。核定以后,对属于保险责任的赔偿,10天以内就要给出。
来源:《保险法》
所以保险公司不仅是理赔不难,而且理赔效率也不低。
理赔难,很多时候是源于我们对保险公司的认知偏差。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晕轮效应。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身上某个突出的特征掩盖了他其他的特征,从而造成别人对他认知上的障碍。放到保险里也适合。
保险公司拒赔的数量和那些理赔成功的案例相比,显得微乎其微。假设理赔率是97%,等于平均100件申请理赔的案件里,只有2-3件没通过,可往往就是这些一星半点的拒赔案例,导致大家对保险公司产生了巨大的“成见”,以至于忽略了保险公司其他大量的正面结果。
而在很多人眼里,保险公司拒赔的理由堂而皇之,就是为了赚钱,实际上保险公司真正盈利是靠投资。
打个比方,假设你有1个亿,你肯定不会把它放保险柜里锁起来,看着它发霉,而是拿去理财投资,哪怕只有1%的收益率,一年也有一百万的盈利。保险公司每年的保费收入是几十亿,百亿,甚至千亿,其中大部分都会拿去投资,收益率也不止1%,也不止投资1年,所以收益可想而知。
大家可以看看平安去年2019年的年报,总投资收益率是6.9%,光靠投资就已经赚了1000多个亿……
既然保险公司不惜赔,那么它们拒赔的理由是什么?
首先得承认,每个行业都会存在素质低下的人员,保险行业也存在,有些拒赔案例的确是因为人员操作不当,但大部分都是事出有因。
保险公司拒赔的原因
保险可以赔什么,不能赔什么,都是按照条款来办事,那些被拒赔的案例,主要是以下3个原因造成的。
1、不在保险保障范围内
保险的类型有很多,纯保障型的保险主要有重疾险、寿险、医疗险和意外险,它们表面上都叫商业保险,但保障范围却大有不同。
寿险,保障身故或全残。全残什么概念呢?双目失明,或者是四肢关节功能全部丧失。如果没有身故或全残,寿险肯定不能赔。
意外险只能赔偿因为意外导致的身体伤害。意外是指以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和非疾病的客观事件为直接且单独的原因致使身体受到的伤害。
猝死、个体食物中毒不属于意外的条款范畴,不在保障范围内。
重疾险,保障重病的保险,但并非所有疾病都能赔,只有罹患的重疾达到了保险公司定义的条件才可以。像“非典”,不属于重疾险的保障范围。
医疗险的保障范围更大些,只要产生了合理的住院医疗费,无论是意外或者疾病都能报销。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每种保险既限定了保障范围,也有规定不赔的内容,这部分叫“责任免除”。
保险的类型不同,责任免除也不同。
寿险除外责任通常比较少,主要有:2年内自杀、吸毒、投保人对被保人的杀害、酒驾、吸毒、武装叛乱、核辐射等。
重疾险通常会在此基础上,增加艾滋病、遗传性疾病等除外责任。
意外险往往还会对高危运动做限制。
医疗险的除外责任就比较多,像整容导致的意外伤害等等,赔不了。
但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些,以为保险啥都能赔,结果被拒赔了。
2、隐瞒体况投保
隐瞒体况投保,也是保险拒赔的最主要原因。
我们在买保险前,往往会被要求填写一份“健康告知”,里面列举了大量的疾病,需要我们如实告知,保险公司以此来判断我们的身体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兜我们的风险。
《保险法》规定,一旦没有如实告知,带病投保被发现了,无论是隐瞒,还是其他原因,保险公司都有权利解除合同,如果是故意没有如实告知,既不赔偿也不退保费。如果是因为重大过失,不赔偿,但还会退保费。
不过面对这种情况,很多销售人员都会说只要熬过2年就能赔偿了,实际上并非如此。
来源:《保险法》
《保险法》原话:
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
注意了,这里只是说合同成立2年后,保险公司不能解除合同,但并不意味着鼓励隐瞒体况投保。
3、等待期内出险
买了保险以后保障并不能立马生效,往往要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等待期”,又被称为“观察期”。这样的设立也是为了防止带病投保。
目前医疗险的等待期是30天,重疾险通常是90天、180天,寿险有60天、90天、180天,也有无等待期的。毫无疑问,对我们来说,等待期越短越好。
等待期内出险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几种:
1、等待期内得了轻症、或者中症,轻症、中症的合同失效,但是重疾的保障还在。
2、等待期内发生重疾或身故,合同结束。
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呢?趁自己身体还好,尽早投保。
每个游戏都有它特定的规则,只有符合规则,这个游戏才能玩得动,所以大家一旦加入到保险这个阵营里,只要避开以上3点规则,大概率是可以获得赔偿的。
有的人家里40多张保单,出事了却一份也用不上。科学配置最重要。
5月14日(周四)晚20点,T博士将给大家分享:年收入30万的家庭,该如何科学地配置保险?
扫描海报二维码,添加小助理微信报名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