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在鄱阳湖中箭身亡,朱元璋为何不直捣武昌,而回师应天?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八月,陈友谅被困在鄱阳湖,时间一天天流逝,粮草消耗殆尽,却想不出丝毫办法解目前的困境。
陈友谅派出五百条船到都昌去抢粮食,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派人悄悄烧毁陈友谅的船只。陈友谅的抢粮行动没有成功,粮食断绝,将士们没有饭吃,心中的希望一点点破灭,士气更加低落。
走投无路的陈友谅决定冒死突围。
八月二十六,陈友谅率领仅剩的百余艘巨舰直奔南湖觜驶去,南湖觜濒临湖口;占领南湖觜,进入长江,陈友谅便能退回武昌。
但是陈友谅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朱元璋早在刚到鄱阳湖的时候,便已经派兵驻扎在南湖觜。
在南湖觜遭到阻截后,陈友谅又率军来至湖口,却发现朱元璋早已在这里等候多时。
常遇春、廖永忠率领舟师以火筏拦击,陈友谅军队被冲散。常遇春、廖永忠带兵追出数十里,战斗一直从辰时(上午七至九时)打到酉时(下午五至七时)。
陈友谅不得已又率军去泾江。泾江,又名禁江,连接长江和小孤山,朱元璋早已派戴德屯兵泾江口。
陈友谅遭到伏兵的阻击,拼力奋战,打不开生路,最后身中流矢而死。
太尉张定边、杨丞相等人用小船护送陈友谅的儿子陈理连夜逃往武昌。
历时三十多天的鄱阳湖之战宣告结束,朱元璋最终大获全胜。自此,朱元璋成为元末起义军中实力最强的武装力量。
消灭了陈友谅,朱元璋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再也不用日夜担心陈友谅随时可能发起的进攻。
但朱元璋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依然冷静。
很多将领建议乘胜追击,直捣武昌,但是朱元璋没有采纳,派一支偏师前去跟踪追击,自己则率领主力返回应天府。“诸将多劝上乘胜径捣武昌灭汉者,上心忧建康,恐张士诚乘虗入寇,不从”(《鸿猷录》)。
朱元璋这么做,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首先,担心张士诚趁机进攻。
朱元璋七月初六从应天出发前来鄱阳湖,到八月二十六已经五十天。
一旦张士诚趁机大举发兵,兵临应天城下。朱元璋就算能及时率师回援,万一和张士诚军队僵持不小,粮草得不到及时补充,那岂不是很危险?
朱元璋的担心不无道理。或许正是这种稳扎稳打的谨慎风格,使他在与元末群雄的争斗中最终胜出。
其次,担心遭到顽强抵抗。
也许,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式的胜利并不是朱元璋想要的,他追求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谋攻》)。
“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孙子兵法·军争》)
对陷入绝境的敌人穷追不舍,很可能激起对方的拼死抵抗,一旦双方陷入缠斗,必然造成大量伤亡,“兵法曰穷寇勿迫,若乘胜急追,彼必死斗,杀伤必多”(《明太祖实录》)。
同年十月,朱元璋亲率大军到达武昌,下令围城,封住出入城的通道。
十二月,朱元璋从武昌返回应天府,令常遇春统率诸将。临行前,朱元璋对常遇春说,“若来冲突慎勿与战,但坚守营栅以困之,不患其城不下也”(《明太祖实录》)。
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二月,武昌城被围四个月后,陈理出城投降,朱元璋封他为归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