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德军 | 忆刘如松

【往期回读】

有客南方来   桑煜先生   奶奶的草窝

带父母进城   我是老前辈   二八大杠

独树一帜艺如松

——谈扬剧表演艺术家刘如松

江都  褚德军

褚德军先生:江都区宜陵镇人,笔名行健,1953年生。扬州市作协会员,江都区作协副秘书长,江都区扬剧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经营管理企业四十年,退休后全身心投入对地方民间故事的采编,所著《老扬州传说》被江都区政府定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诗词、散文、剧本、生活随笔等散见于报刊。

刘如松。他1935年出生于泰州,自幼学习香火戏,先工花旦,后唱小生,戏路宽泛,生旦净丑皆能,嗓音圆润,扮相俊秀,唱做念表出众,12岁时在江都一带走红,故艺名“十二红”。

看戏,是我与生俱来的兴趣爱好。儿童时代起,几乎每晚都进大会堂看戏,缘于父母在1958年由江都卫生局调往樊川镇医院工作,熟人多多,我是躲在他们身后进的场子,不然就要掏钱买票。

樊川镇旧称樊汊街,是水陆交通大码头,人流量极大,素有“小小樊汊赛扬州”之称。街心大会堂里的戏班子几乎终年不断,每家戏班来此演出,没有十天半月终难拔腿。高秀英的班子走了,周小培的班子到了,周小培的班子走了,“十二红”的班子跟着来了,剧团的称谓是后来的事。

那时年龄小听不懂戏文,只知道戏唱得好听,妆化得好看,表演耍得好玩,颇让人着迷。我和许多樊汊人一样,特别喜欢看“十二红”的戏,众口夸赞这位“十大爷”的戏演得实在是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十二红”根本不姓十,其真名为刘如松。他1935年出生于泰州,自幼学习香火戏,先工花旦,后唱小生,戏路宽泛,生旦净丑皆能,嗓音圆润,扮相俊秀,唱做念表出众,12岁时在江都一带走红,故艺名“十二红”。

解放后,刘如松参加江都扬剧团,并一直担任主演。1957年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上,演出《老少换妻》,他获得演员三等奖,当时获得一、二等奖项的可是高秀英、周小培等扬剧界泰斗级人物。

扬剧界建国后的小生行当中,业内评价有“三个半名小生”之说,分别是周小培、石玉芳、崔南笙,另半个名小生便是刘如松。他在《珍珠塔》中扮演的方卿、《梁祝》中扮演的梁山伯、《恩仇记》中扮演的邓炳如等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1964年起,古装戏在全国不再上演,清一色地演出现代戏,刘如松在《雷锋》中扮演的雷锋、《焦裕禄》中扮演的焦裕禄、《长江游击队》中扮演的朱秀清等人物形象,使人至今难忘。

文革运动开始后,刘如松不再担任主演,只在每出戏中配演些反派小角色,如《红灯记》中的特务皮匠、《沙家浜》中的刁小三、《杜鹃山》中的温其久、《江姐》中的小匪兵等。当年主角演员的技艺如何,早已记忆模糊,刘如松扮演过的小角色却让人难以忘怀。

记得戏中李玉和家门口坐着的特务皮匠在上鞋底,手持锋利无比的钢锥挖洞,用口衔穿针引线的猪鬃穿孔,双手反复起劲着拉牵鞋绳,因过于相像传神,引得观众不看主演,只看皮匠,气得主演欲撂挑子罢演,导演出面协商,要求皮匠第二天演出时背对观众。谁知第二天观众仍全神贯注地观看皮匠的背面表演。《沙家浜》中,刁小三强抢民女手中的包袱,还声称要抢人,危急关头,阿庆嫂及时出面劝阻,刁小三知其为胡司令的救命恩人,一时语塞,不敢硬抗,却又极度不满,遂用大眼珠骨碌碌不停地翻来转去借以泄愤。对小人物如此细腻地刻画,让观众顿感趣味无穷。《杜鹃山》中的内奸温其久,挑拨离间,阴险狡诈,被刘如松发挥表演得淋漓尽致,观者无不切齿。《江姐》中的小匪兵,在烈日盛夏的火炉城市重庆郊外站岗放哨,他随着树上的声声蝉鸣,极有节奏地大幅度夸张着以自己的衣角扇风,以此表现酷暑难当,虽不算高难度动作,却让人历久难忘。

文革结束后,刘如松迎来又一个艺术的春天。遗憾的是,因多年环境压抑,致其嗓音极度嘶哑难以恢复,而逐渐淡出舞台,一代名小生就此黯淡无光。但他在扬剧小生行当中别具一格的表演风格,当算独树一帜,不光标新立异,有些创新属独门绝技。有老戏迷向我叙述过,刘如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僧尼下山》中扮演小和尚,驮小尼姑过沙河脱僧鞋时,双脚先后将两只僧鞋踢向空中,不偏不倚端端正正地落在自己的僧帽之上,赢得观众热烈持久的掌声,如此练就的功夫,何等了得。

2020年春季,新X冠G病B毒D期间,刘如松悄然离去,享年八十有六。一代扬剧著名小生、独树一帜的扬剧表演艺术家,为观众留下了许多不被人知的绝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