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自思量,毁誉由他去
古人云:“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世界上的是是非非,全凭自己去慎思辨别,然后根据自己的分析思维决定自己走的路;社会上必然有人赞扬,也会有人毁谤讥骂。
有一位禅师是善于绘画的高手,可是他每次作画前,必坚持购买者先行付款,否则绝不动笔。这种作风,使一些人颇有微词。
有一天,一位女士请禅师帮她作一幅画,禅师问:“你能付多少酬劳?”
“你要多少就付多少。”那女士回答道,“但我要你到我家去当众挥毫。”
禅师允诺跟着前去,原来那女士家中正在宴客,禅师以上好的毛笔为她作画,画成之后,拿了酬劳正想离开。那女士就对宴会上的客人说道:“这位禅师只知要钱,他的画虽画得很好,但心地肮脏;金钱污染了他的善美。出于这种污秽心灵的作品是不宜挂在客厅的,它只能装饰我的一条裙子。”
说着,那女士便将自己的一条裙子拿出来,要禅师在上面作画。禅师问道:“你出多少钱?”
女士答道:“哦,随便你要多少。”
开了一个特别昂贵的价格,然后依照那位女士的要求画了一幅画,画毕立即离开。
很多人怀疑,为什么只要有钱就好?受到任何侮辱都无所谓的禅师,心里是何想法?
原来,在禅师居住的地方常发生灾荒,富人不肯出钱救助穷人,因此他建了一座仓库,贮存稻谷以供赈济之需。又因他的师父生前发愿建寺一座,但不幸其志未成而身亡,禅师还要完成师父的心愿。
当禅师完成其愿望后,立即抛弃画笔,退隐山林,从此不复再画。他只说了这的话:“画虎画皮难画骨,画人画面难画心。钱,是丑陋的。心,是清净的。”
在我们常人的印象里,出家人出入尘世间通常都是行脚化缘,所以故事里的禅师被人误解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禅师面对误解,却没有任何辩驳,甚至没有说任何话。他的心里只有慈悲,只有苍生,没有荣辱,没有喜忧。不顾世俗见地,不忌人间毁誉,这就是故事中禅师的可贵之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