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阳明病——六条大承气应用提纲
中药芒硝
阳明三十五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1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恼而烦者,胃中有燥屎者,此为实烦,此可攻之(本条阳明下后当愈,反有燥屎,或又是当汤反丸,是非其治也?)。若觉腹微满,是下后里虚,胃逆壅满,故见腹满也,腹微满者,初头硬,后必溏,此不可攻之,此非燥屎,而为虚满,烦也为虚烦。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
按;本条阳明病燥屎,心中懊恼而烦。注意区别太阳坏病,栀子汤证的心中懊恼而烦,在经之不同,心中懊恼之症同。
阳明三十六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气汤下之。若能食者,但硬耳。
燥屎结塞,浊气上冲,则不能食。
阳明三十七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得卧者,有躁屎也,宜大承气汤。
1 病人小便不利,当大便下利,而反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得卧者,此有燥屎也。燥屎堵塞,浊气冲逆也,宜大承气汤。泻其燥屎,决其内壅。
2 土湿当小便不利,则大便下利。土燥当小便利,则大便硬,此是一定之理。以大小便来辩在脾在胃。此又补充,辩证必问二便也。本条又来燥屎之杂象。对比太阳六十五,胃热上逆,气逆作呕,谷气下行,则头痛消散无余。一个道理。
3 本条为土燥克水,水枯则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土燥则时有微热,此是黄连阿胶汤证。若是失治,土燥热盛,则大便之乍难,则成,热结之燥屎,燥屎堵塞,故气逆喘冒,胃腑热燥,烁及心液,则不得卧也。
阳明三十八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1 此有燥屎堵塞,胃气郁遏,无下泄之窍,故绕脐作痛。
2 绕脐痛,多为虚证,寒疝也。此为燥屎,不为阴结。外感内伤不同,此不难辩。烦燥者,里实之烦燥,里虚之烦燥。烦燥者,三阳经有,三阴经也有。学完系统的六经,则知区别,坏病之烦,虚实之烦。
阳明三十九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1 大下之后,当热燥尽去,又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故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未消,被胃火练成燥屎,阻碍肠胃之窍。大承气汤,攻其燥屎也。腹满痛者,即是上条绕脐痛。
2 大下后有燥屎,言本有宿食故也。余觉又是当汤反丸,下不得法。
阳明四十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1 阳明与少阳合病,必见下利,是为一定之理;阳明病,胃逆不降,则戊土而遏甲木,胆经上逆,则心下痞结,少阳病,则以甲木而迫戊土,胃腑不容,则见吐利;互相克贼,胃腑不容,必见下利,其脉不负者,是为顺也,是虽有下利而仍见阳明之脉大,不见少阳之脉细也。甲木为贼,土气未败,虽见下利,其脉不负,不负则为顺(如葛根半夏汤,胃腑不容而呕利)。
负者,是为失也,是下利而见少阳之脉细(弦),不见阳明之脉大也。胃逆则胆郁,胆郁则贼土,是为互相贼克,下利而见少阳之脉细者,是名为负也。下利脉大者,利而亡津,胃中水谷,未及腐化,即成燥结,是为宿食。互相贼克,利而亡津则燥盛,是阳明之过也。
2 宿食阻格,经气浮荡,故脉滑数。宿食成实,宜大承气。利而亡津,阳明燥结,宿食阻格,必用大承气泻之。
3 复述;阳明二十八,少阳病则以甲木而迫戊土,阳明病则以戊土而遏甲木,经气不降,即相互贼克也。甲木与戊土,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脉大不负者,顺也;负者脉细,失也;少阳与阳明,互相克贼,负者,土败脉弦,顺者,土气不败,虽证下利,仍见脉大,利而亡津,则燥结水谷,停为宿食,阻碍经气,脉见滑数。
阳明四十一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1 太阳传阳明、少阳,阳明不实,而太阳、少阳之经邪未解,是为三阳合病。
2 太阳之脉浮,阳明之脉大,上关上者,少阳贼克阳明也,胆胃二气,郁于土位,故见上关上。
三阳合病,外有表闭之浮,内有少阳之贼,阳明胃腑不实。阳明阳实,阳明当令,则太少无权也。此太阳表闭不解,阳明腑郁不实,因有少阳之贼。
少阳贼克,阳明内郁,土气困乏,则欲眠睡,外感阳盛,经阳外蒸,故目合则汗。是因外感,阳明内郁,是因少阳贼克,而阳明不实,则三阳不解。是因少阳,则欲眠睡,是因太阳,目合则汗。(不可误认为盗汗)
论;本条师解胆气候于左关,胃气候于右关。319页,十八难;又解,肝脾见于左关,胆胃见于右关,此也为肝脾左升胆胃右降之理,也为肝胆属木之理,也为木郁贼土之理,故胆又言左关,又言右关之论,并不矛盾。见于右关,上关上,必郁甲木,见于左关,上关上,必肝脾不升,脾不升胃必逆,此未入三阴,故言胆左关位,胆本位于左,肝胆同气。此外感三阳合病浮大,胆胃不降之上关上,与内伤三阴湿寒之上关上(肝脾)不升之区别,虽关位同但理不同。浮大上关上者,太阳之浮,阳明之大,上关上者,土木之郁,出于关高于寸,或关高与寸浮平,或按则关高于寸浮。(虚证是出于关高与寸,因寸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