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风散治荨麻疹 湿疹 神经性皮炎等8种病 效果好

消风散,是治疗皮肤瘙痒的一个著名方剂。

可以消除皮肤之风邪,效果较好,而得名。

风邪是外感六淫之一。风为百病之长,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比如风疹块,即有皮肤瘙痒,位置不固定,起落无常。消风散就是针对风邪的特性,起到一个治疗作用。

消风散,最早出现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由荆芥、防风、川芎、羌活,僵蚕、蝉蜕、藿香,茯苓、人参、厚朴、陈皮、甘草组成。

原方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胶体烦痛,肌肉蠕动,目眩旋晕,耳啸蝉鸣,眼涩好睡,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瘙痒隐疹;妇人血风,头皮肿痒,眉棱骨痛,旋晕欲倒,痰逆恶心,及急慢惊风。

原方所治的病症比较多。治疗因为风、湿之邪上攻,或因为风、湿之邪流窜经络,或因为风、湿之邪外侵肌肤,引起的内、外(皮)、妇、儿各科的疾病。

现在常用的方剂,是陈实功《外科正宗》的消风散。

陈实功前辈的消风散,针对风湿热邪侵袭肌肤的特点,在局方的疏风除湿基础上,再兼以清热养血,制订出专治皮肤病的消风散。

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现在临床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广泛用于各种皮肤病。

消风散药物组成: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

荆芥味辛,性微温。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之功效。

防风味辛、甘,性温。有解表、祛风除湿之功效。

牛蒡子辛、苦,寒。具有疏散风热,宣肺,解毒透疹,消肿疗疮之功效。

蝉蜕味甘、咸,性凉。具有疏散风热,透疹之功效。

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共为君药。寒凉并用,散表之风邪,祛风以止痒。一起针对风邪之本。

苍术祛风燥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是通是针对湿邪,用来除湿以止痒。石膏、知母清热泻火除烦,是针对热邪的,清热以止痒。

苍术、苦参、木通、石膏、知母,这5种药物针对湿、热之邪,通过对湿、热之邪的清理,达到止痒的效果。5种药物共为臣药。

风热侵袭,容易耗伤人体的阴血;湿热浸淫肌肤,容易瘀阻血脉。因此方中加入养血润燥之品。

当归养血活血、生地黄清热凉血,胡麻仁滋阴润燥。

3药一起应用,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共为佐药。

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具有疏风养血、清热除湿之功效。

消风散以祛风之药为主,配伍祛湿、清热、养血之药,祛邪之中,不忘扶正,使风邪得散、湿热得清、血脉调和,则痒止疹消。

消风散一方的治法具备祛风、清热、除湿、养血四法。

祛风、清热、除湿、养血四法是皮肤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时根据患者的风、热、湿3邪的偏胜和血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加减。

要是风热之邪偏胜,患者口干、烦躁、大便干结,加入银花、连翘、大黄等,或者加重牛蒡子、石膏的分量,与药证相符。

要是湿热偏盛,患者胸脘病满,身重乏力,舌苔黄厚而腻,加地肤子、车前子、栀子等以清热利湿,或者加重苍术、苦参、木通的分量。

要是血分热甚,患者五心烦热,舌红或绛者,酌加赤芍、丹皮、紫草等,或者加重生地、知母的分量以清热凉血。

要是瘙痒比较严重,患者病情迁延难愈或反复发作,加虫类药物,比如乌梢蛇、全蝎、僵蚕等,用来搜风以止痒。

消风散现代常用于荨麻疹、湿疹、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和急性肾炎等8种疾病,中医辨证属于风湿热毒所引起的。

服用消风散期问,不宜食用海鲜鱼、鸡鹅辛辣诸动风发物和烟酒、浓茶等。要是风疹属虚寒者,不宜服用。

这个方剂是中医的治疗方剂,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加减,使药证相符,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