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强推“特惠拼车”背后的焦虑
4月29日,有媒体报道滴滴出行App内出现了“特惠拼车”功能,该功能入口在车辆 呼叫页面的“拼车”入口左侧。报道称,相较于“普通拼车”,使用特惠拼车的价 格更便宜。
滴滴顺风车下线超6个月后,“特惠拼车”登场
众所周知,由于过度强调“社交属性”,对乘客安全性重视不够等问题,去年滴滴 顺风车业务在运行中连续发生了两起恶性事件。后在有关部门的介入下被责令下线 整改。
目前,滴滴顺风车下线整改已经超过6个月。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滴滴顺风车做 了一系列的整改,如上线人脸识别、录音等功能、添加紧急联系人、行程一键分享 、暂停深夜时间段叫车服务、加大自建客服团队规模等。只可惜,滴滴顺风车的整 改并没有让业务重新上线;处于无限停摆中的顺风车团队,在2月份进行了裁员。 据悉,滴滴顺风车裁员比例达20%,裁掉近140人。
持续整改,被裁员的滴滴顺风车团队并没有放弃。4月15日,滴滴顺风车总经理张 瑞在网上发出了一封“道歉信”,并公布了对顺风车业务的5点“反思”和“整改 ”措施。
从滴滴顺风车下线整改到至今已超6个月,这么长的时间的整改和“反思”,滴滴 顺风车还是未能重新上线。这是为什么?
这说明一个问题,滴滴顺风车想要上线压力太大。不管是滴滴自己还是其他。
在顺风车重新上线遥遥无期的情况下,滴滴“特惠拼车”上线了。
据滴滴方面介绍,特惠拼车功能是鼓励乘客尝试拼车的一种手段。该功能在特定时 段筛选超过10公里的特定线路,给乘客提供长距离拼车出行的优惠折扣。
目前,“特惠拼车”功能入口在滴滴出行APP的车辆呼叫页面“拼车”入口左侧, 很容易看到,乘客可以使用其来实现拼车出行。不过使用这“特惠拼车”功能需要 满足三个条件:早晚高峰或特定时段;行程起终点符合线路要求;预估行程长度超 过10公里。
虽然滴滴方面对“特惠拼车”功能进行了说明和限定,但其与“顺风车”极其相似的功能作用,再怎么解释也显得牵强。
滴滴为什么要推“特惠拼车”?
对于滴滴“特惠拼车”的出现,玺哥并不觉得意外。毕竟在顺风车重新上线时间未 知的情况下,推出“替换”业务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据滴滴出行公布2017年数据显示, 2017年滴滴全年为全国400多个城市的4.5亿用户提供了超过74.3亿次的移动出行服务(不含单车及车主服务)。其中,滴滴顺风车和快车拼车服务累计分享座位超过10.5亿个。此外,滴滴还曾在自查通报中称,顺风车业务上线3年以来,出行次数达到十亿多次。以此数据计算,平均每年的订单量超过3亿。
显然,如此强劲的顺风车业务,滴滴是不可能放弃的。
而且,顺风车对滴滴来说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顺风车是滴滴聚拢司机的重要工具。有了司机,滴滴才更有竞争力;其次,顺风车是一种真正的共享经济模式,它通过鼓励合乘、共享出行,既让司机节省了油费、挣到钱,也让用户得到降低出行成本的实惠,是管理部门认可、司机乘客欢迎的全新方式;第三,失去顺风车业务“保护伞”的滴滴,只能陷入与传统出租车的竞争泥沼。不断消耗掉自己的能量。
“特惠拼车”功能,是滴滴在顺风车功能重新上线无期的情况下,推出的“求生”之计。
滴滴强推“特惠拼车”背后的焦虑
自顺风车下线整改以来,滴滴的压力就在逐渐增大,并越来越焦虑。滴滴的压力和焦虑不仅来自于舆论,更来自于平台活性的下降,以及竞争对手的快速崛起。
在失去了高频使用的顺风车业务后,用户对滴滴平台的打开频次、停留时间都出现 了较为明显的下降。据极光大数据发布《2019年1月网约车行业研究报告》显示, 2018年6月-12月,滴滴出行DAU(日活跃用户数量)领跑网约车行业,不过其数据 有所下降。数据显示,滴滴出行2018年8月迎来用户活跃度的峰值,DAU超过1600万 。此后,受安全事故多发,社会舆论压力,政策趋严等影响,滴滴出行数据持续下 降,12月DAU均值为1105.7万。
而在滴滴被迫下线顺风车的这大半年时间里,以哈啰出行领衔的竞争对手们,已经 迅速填补了运力空白,改变了顺风车市场的格局。
哈啰顺风车在2019年1月25日上线后,以其杜绝“社交属性”、极其重视乘客安全 性、以及回归顺风车合乘本质的定位,得到了乘客、车主的认可。哈啰顺风车于1月25日正式上线。在正式上线前的1月17日,哈啰出行宣布其顺风车车主招募上线20天,注册数量已突破百万,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哈啰顺风车运营范围已扩展到 全国300多个城市,成了拥有全国覆盖能力的顺风车运营平台。
顺风车业务被下线的滴滴,平台活性在逐渐下降,竞争对手在快速崛起。无奈又无力的滴滴,很焦虑。
滴滴,希望通过“特惠拼车”重回顺风车市场,既能增加营收,又能为“自保”增加筹码。
只是不知滴滴这种变相上线“顺风车”的行为,是否会引发监管部门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