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创业三年,为什么我们越来越惶恐?
大约在10年前,我和动脉网的创始人李大韬,联合创始人老毕(毕元锋)在电脑报的单位宿舍一起睡了将近两年。
用老毕的话说,“那个年纪是交知心朋友最好的一段时光”。后来,大韬去了北京,我们每年总会相会,一起喝酒,聊天,谈人生的志向。
聊天的结果,最后总是:我们要一起做些什么事。
譬如我们想过,用笔去记录普通人的生活,写下现代的浮世绘。我们都受文人的影响至深,总想用笔来改变世界。所以我们在叫动脉网之前,想的名字其实是叫“铅笔头”,至今我的电脑文件关于动脉网的总名,还叫“铅笔头”。后来出了一个叫“铅笔道”的媒体,做事很认真,我们也很喜欢。
2014年,大韬和我最终确定了互联网+医疗这个方向,随后我们又引进了贝妮(我们三人起初的故事在另一篇文章有讲),这也是我们认识超过10年的好朋友。2015年,老毕进入,动脉网的初创团队正式完成。
然后我们就正式跌进了医疗这个“超级大坑”。
我们的思想根源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重庆是媒体界一个奇葩的存在。在北上广这些明星媒体辈出的地方,很难会有人知道,重庆有多家在全国排名第一的媒体。领头的就是电脑报,电脑报的创始人陈宗周,在90年代早期,全国绝大部分人民都不知道电脑啥样的时候,他开始普及电脑知识,创建出了一个庞大的媒体帝国,巅峰时的业绩,不在《财经》这些中国顶尖的媒体之下。
陈宗周带来的是西部媒体的一大特征,务实,普及性,垂直领域的专业性。动脉网提倡的专业,笨功夫,很大程度上源自于这里。
另一大特征是,虽身处西部,但目光却放在世界前沿。在做了电脑报如此超前的媒体之后,陈宗周又做了《科学美国人》的中文版《环球科学》,这是一个创刊170多年,横跨三个世纪的顶级科普杂志。最让人感动的是,在年届70之后,陈宗周依然在创业,在腾讯小程序正式发布的第二天,他就给我打电话,讨论小程序的应用场景,和APP的优劣对比,我们一起聊了将近一个小时。
除电脑报之外,重庆还有《微型计算机》这样的媒体,也是IT时代排名第一的杂志。动脉网的内容合伙人刘东还有资深编辑刘宗宇,就是出自这一媒体,刘东和刘宗宇最爱说的是,如果做出了很烂的文章,会觉得比吃了苍蝇还难受。他们在内容上的严肃,令人害怕。
重庆还有一家现在都发行量全国第一的商业杂志,叫《商界》,他们可能是国内拥有最多优质中小企业资源的一家媒体,也是最会讲商业故事的一家媒体,动脉网的资深记者罗美就是出自于这里。
其实,重庆还有好几家在各自垂直领域做到全国第一甚至遥遥领先的媒体,我就不告诉你们了。
动脉网最终将内容团队放在重庆,和我们对医疗本质的认识有关(和房价有关这个我是不会承认的),也是我们说的惶恐的原因。医疗这个行业,实在是太专业了,以北京一年一换的流动性,很难培养出真正专业的团队,而这正是西部媒体的优势。(不介意的话我想打个广告,欢迎北上广的同学来重庆,来动脉网,这儿空气好,氛围好,房价低,颜值高。)
我们有很洋气的世界观
我们世界观,如何看待未来医疗。
虽然我们说自己是低配的中国合伙人,也算是屌丝三宝,但我们还是有很洋气的方法论的。这主要来自于创始人大韬。我们对医疗偏向于哲学化的描述,都是源自于大韬的总结:
每一次革命性的底层技术的诞生都会带来要素资源的重新配置,并重构社会制度。而在每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演化过程里都会诞生一批伟大的记录者、思考者。IT时代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财富、自由、知识的普及,《连线》、电脑报这些IT媒体为一种新文明的到来而展开的宏大叙事影响了数代人,同时也为其投资机构带来了不菲的收益。
而在医疗层面,看病救人,最初是和“巫”相关,带着文明早期的蒙昧,是一项神圣的活动,现代医学体系到了19世纪才建立,医学才算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很显然,医疗这个行业,跟技术和认知更迭,息息相关,而且从来没有衰落过。
当然,未知依然是医疗的常态,完全了解生命的本质,还有不可测的遥远。相对封闭的现状,需要新的技术、理念,以及闯入者,突破传统的藩篱,建设新秩序。
寻找这些改变医疗格局的中坚力量,并提供帮助,一起成长,这就是动脉网的世界观,也是出发点。从2014年创立以来,这个核心,一直没变过。
在这个世界观之上,我们也延伸了自己的世界观:就是我们坚信我们的价值来自于服务这个行业,帮助这个行业成长。而写公关黑稿、打击对手、写负面稿件收费等,并不是我们认可的服务。也借这个机会再次强调一下我们的这一核心价值观,也请个别朋友不要再利诱、挑战我们的价值观。
做为一个创业者,我们尤其理解一个企业成长的不易,更加尊重企业家的价值,每一个伟大企业成长的背后,都会有苦难的一面,乔布斯也曾被自己的董事会赶出公司,马云也曾在北京一再碰壁,马化腾也多次想卖掉自己的公司,企业的成长,本身就是一部辛酸史。因此,我们更愿意用发展的眼光、用期待未来的心态,去关注一个企业的发展沉浮,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们有很严肃的方法论
我们的方法论,编辑眼中的世界。
很多读者,朋友对动脉网的评价是专业。这既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也是我们最为惶恐的地方。所谓的专业,主要看适用的范围和阶段。
譬如在互联网医疗火爆的初期阶段,清华、北大、长江商学院不少教授也在引用动脉网的数据、报告,但这并不等于,动脉网比清华、北大、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专业,只是说动脉网去做了大家还没有注意到的事情。这里我要讲的就是动脉网的方法论。
我们创造内容的核心方法论,来自哈佛商学院提出的金字塔模型,底层是Data,上层是Information,再往上是Knowledge,顶层是Wisdom。从一个新闻事件,可以发掘企业做这件事情的一个商业逻辑、商业判断;从大数据中,分析细分领域的全貌;从对历史的掌握以及当下发生事件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对未来趋势的判断能力。信息大爆炸时代,真伪边界愈发模糊,动脉网要做信息的筛查和过滤器。
我们在反省自身的时候,就会觉得,我们现在更多还在Information阶段,偶而达到Knowledge阶段,目标是走向Wisdom阶段,这也是我在前面讲的我们的惶恐,我们觉得自己的专业度还很弱,还需要继续强化,而这种强化需要经验,需要时间。我们要让动脉网的记者,分析师成为专家,都要积累多年的经验。
在这个层面,我们也需要更多的专家,真正的专业人士来提供指导。庆幸的是,我们身边确实也有很多这样的好朋友,在默默地帮助动脉网学习,成长。
我们有很土气的价值观:下笨功夫
做一篇文章之前,要查阅不少资料。
圈内人士,看到动脉网呈现出来的特质,还是从《解构春雨医生》报告开始。两万多名医生,一个医生15个维度,大概30万条数据,九个人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手动录,数据清洗,制作表格,完成攥写。两个月时间,就是这样肯花“笨功夫”,完成将近100页的报告。
而我想说的,是这些报告背后的故事。
2014年12月,第一份互联网医疗企业报告《解构春雨医生报告》:这份报告,前后用了将两个月时间,中间几度想放弃,几度想做得简单一点,但最后逼自己做了出来;
2015年7月,第一份细分行业报告 《医学影像》专题报告:当时动脉网还不大的团队几乎是全员上阵,采访了几十家国内外公司,绝大部分是市面上没有的一手资料,贝妮躲在酒店里写了几天,不敢出来怕被影响;
2016年3月,第一份心血管领域趋势报告《国内外心血管智能硬件分析报告》:这份报告前后持续的时间将近半年,换了三人,要搜集的素材实在太多,最后才终于出稿;
2016年4月,第一份综合性报告《VBR未来医健创投参考季报》:蛋壳研究院全员上阵,做了三月,非常强大的数据量,做得研究员怀疑人生;
2016年9月,第一份人工智能+医疗的报告《2016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创新趋势报告》,第一时间访谈了国内外的人工智能企业,当时国内企业还不多,主要的应用场景都是来自国外,资料也非常少,为了方便大家理解,针对这个报告还出了一个编辑版本;
2016年11月,动脉网蛋壳研究院和腾讯研究院推出了《 2016中国互联网医院白皮书》,首次明晰互联网医院的标准设定,模式设定,成为许多人研究互联网医院模式的范本。
但是这种折腾并没有停止,2017年第一季度,动脉网还将在基层医疗、连锁诊所、以及互联网医院领域,完成深度的报告。截止到目前,动脉网已经覆盖14+个医疗细分领域;发布40+份产业趋势报告;报道1500+个医疗创业企业,首发率超60%。
看起来这么厉害,为什么还惶恐?
医疗的专业性令我们很惶恐。
医疗这个水实在太深!这些内容做得越多,我们反而越惶恐,因为我们在不断地深入医疗这个领域,感觉到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
第一,专业知识的不够:医疗博大精深,学术渊源流长。进入医疗领域,感觉硕士都是不够用的,我们入这一行后,认识的博士比以前认识的硕士还多;
第二,产业知识的不够:医疗的产业链极其复杂,远不是TMT、O2O所能简单解释的,从医到药到保险,再到政策,再到社会伦理,也并不是互联网就能包办的;
第三,朋友依然还不够多。医疗这个产业,是一个长远的产业,所有的快钱模式,刷单模式,几年千亿估值模式,在医疗这个行业都难以实现,需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有坚守的勇气和坚忍的智慧,这就需要朋友,需要资源,需要一起来成长。
虽然说,动脉网的在产业界已经有超过30万的粉丝群体,也覆盖了最大群体的医疗创业者、投资人和产业链的人群,但是我们的关系依然不够紧密,我们的互动还不够强,我们的知识分享和资源分享还没有最大化。
我们所想到的解决这些惶恐的办法就是,让我们的粉丝变成我们的会员,成为我们的朋友,让动脉网和这个产业的人群有更亲密的接触,让动脉网有机会去更好的帮助这个庞大的人群相互认识,相互合作。
这就是我们2017年最重要的事情,建立起动脉网的会员密圈,会员密圈将要承载的主要功能是:
1、知识分享:把动脉网掌握的知识,动脉网的朋友们掌握的知识,在会员中进行内部分享,我们会员也成为知识生产的一部分,你的经验,你的知识,都很重要,而动脉网是一个聚合、输出的平台;
2、资源分享:我们建立起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良好的关系,就像我们过去在和辉瑞、平安、泰康等公司的合作一样,建立起普遍的产业合作关系,同时让会员们有机会更深度的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专业分享:动脉网正在建立起综合性的专业服务圈层,从咨询、法务、FA、投资等各方面,团结起一批优质的伙伴,为新企业提供创业服务,为传统企业提供转型、资源对接等服务。
为了这个事情,我们准备了很久,做了很多努力,有认可也有不足。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欢迎大家,和动脉网一起,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医疗创业朋友圈!
「推荐阅读」
银川互联网医院全套政策解读,申请互联网医院、在线多点执业必看【附文件下载】
蛋壳周报0319:华大基因再次递交招股书,互联网医院在银川迎来里程碑事件
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